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法制建设史
应客观认知中国反腐倡廉建设进程
发布时间: 2012-02-01    作者:夏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1-20
  字体:(     ) 关闭窗口

  ——访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李秋芳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反腐倡廉建设进展与效果的蓝皮书。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理事长及蓝皮书主编李秋芳。

  任何国家反腐败都难以“高枕无忧”

   《中国社会科学报》:反腐败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您如何看待发生在国外的腐败问题?

   李秋芳: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曾遭遇或仍在遭遇严重腐败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往往也是腐败现象的多发高发期。不少发达国家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上百年或更长时间,都曾出现过腐败严重甚至猖獗的历史时期。

   直到今天,包括被视为清廉指数较高国家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宣称在反腐败问题上可以“高枕无忧”。因为腐败与反腐败仍是世界各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突出矛盾:有些国家显现出立法和政策深层腐败;有些国家对金融机构监管乏力,酿成全球性灾难后果;有些国家反腐败机构叠床架屋相互掣肘,效能低下;有些国家财产申报流于形式;有些国家反腐败沦为不同政治力量的斗争工具;一些国家的严重腐败问题甚至引发政治危机、社会混乱和经济滑坡。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国面临的腐败问题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秋芳:一个时期以来,腐败问题的突出表现有:一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跑官要官或买官卖官,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利用干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土地资源支配权获取不当利益,或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或汽车,以赌博或变相赌博收钱敛财,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或委托理财名义为配偶子女和特定关系人谋取不当利益。二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未止,医疗服务中收受索要红包,医药购销收受回扣以及开大单提成“以药养医”导致药品价格虚高;一些学校乱办班乱收费,或隐蔽性高收费;一些基层干部刁难群众、吃拿卡要、执法不公;不合格食品药品、生活用水污染、企业违法排污、假冒伪劣农资等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三是极少数党政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矿产资源开采,甚至充当不法矿主的“保护伞”,造成资源乱开滥采,安全生产监管不严,引发特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其主要原因是,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处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面对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积累、利益关系巨大调整的社会背景,在“官本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文化的冲击下,由于体制机制制度不完善,对公共权力监督制约不力,一些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执政用权理念发生扭曲,消极腐败现象迅速滋生蔓延开来,往往是一些突出的腐败同题得到治理后,新的腐败问题又冒了出来。

  从被动遏制腐败到进行源头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介绍一下世界主要国家的反腐措施。

  李秋芳:在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下,针对带有共同特征又带有殊异性的腐败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治理措施。历史上,瑞典建立了监察制度,英国建立了审计制度,新加坡修《反贪污法》并设贪污调查局严惩贪污行为,香港成立廉政公署,强力治理贪污贿赂并面向公众普及廉政理念,对防治腐败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逐步走出腐败高发期。2003年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来,许多国家健全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制度,北欧国家公开行政机构信息,德国实行政府采购流程网上合同支付,巴西建立金融监控和税务稽查制度,西班牙规范职务消费和公共支出,日本出台公共事业道德法,韩国实行监察与审计合一的体制等。各国举措繁多,方法有异有同,都向世界昭示治理腐败需要作出不懈努力。当今世界,腐败现象纷繁复杂,治理腐败任务艰巨,客观审视与评价反腐败的状况,也成为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遏制腐败,我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李秋芳:党的十六大尤其是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清醒地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分析腐败问题发生蔓延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加大力度,进一步从被动遏制腐败到自觉实行源头治理,作出了艰苦而不懈的努力。以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历次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全会、国务院廉政会议以及各部门会议,都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总结评价和新的部署,推出了惩处、纠风、教育、制度、监督等一系列举措。包括陆续颁布或修订公务员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法律法规制度群;持续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行商业贿赂、小金库、公款出国境旅游、公务用车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以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加大办案力度,严惩严重腐败分子甚至不惜使用重刑;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法规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廉洁文化建设,加强社会诚信管理;努力探索监督制约权力的有效办法,推进行政审批、干部人事、财政管理、政府投资、司法执法和金融系统等多项改革,加强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产权交易等制度建设。各地各部门也从实际出发提出具有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思路,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从总体上看,全国反腐败的力度、深度、广度都不断加大。

  反腐斗争是一个制度文化和技术博弈的历史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知何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趋势?

   李秋芳: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反腐败任务依然艰巨。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源、资金、文化、信息等都在跨国快速流动和整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条件,腐败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比如:一些地方和领域腐败主体从个体向团伙蔓延,窝案串案较严重;腐败手段从显性向隐性扩展,曲线收钱、迂回敛财、花样翻新;腐败者非法所得从短期向长期演变,既贪图消费享乐,又追逐资本占有,还出现了期约腐败现象;腐败发生范围从经济政治司法领域浸染到社会文化教育领域,并出现了跨国腐败,对人民群众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伤害。必须看到,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仍然存在,反腐败体制机制制度改革仍需深化,我国反腐败斗争的推进将呈现一个不断与腐败现象进行制度、文化和技术博弈从而最终遏制乃至消除腐败的历史过程。

  反腐倡廉需要倾力推动的实践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反腐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您认为有效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需要哪些关键要素?

  李秋芳:当前,全社会对于反腐败斗争的关切程度与日俱增,在社会关注的诸多热点问题中,反腐败问题一直居于前几位,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反映出反腐倡廉建设深厚的民意基础。面对复杂的腐败问题和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细察党内和社会各界心态情绪,乐观信心十足者有之,悲观无奈者有之;严于律己持守廉洁者有之,放松要求随波逐流者有之;腐败泛化论者有之,对腐败高容忍度者有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健康发展与和谐发展,需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而有效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在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当然需要且不乏冷静的批评者,更需要倾力推动的实践者。对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进程,不仅需要关注,更需要参与;不仅需要议论,更需要行动;不仅需要批评,更需要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的关键词是“建设”。那么,对其应有清晰的解读:“建设”必须具有高度负责和求真求实的精神状态,“建设”必须有改变现状敢于创新的政治勇气,“建设”必须用实际效果考察干部谋划协调和做实事的真实水平。正是带着“建设”的思维,中国社会科学院反腐倡廉建设课题组经常多人或数次在一个地区调研,与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反复座谈。在调研中,课题组一直强化着这样的一种意识:用建设的心态去感悟反腐倡廉的建设状况,用高度的责任感去体会尽责的人们作出的实践探索,用客观求实的科学精神去分析有关举措的实际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在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您有何期待?

   李秋芳:中国处在全面建设小康、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诚地希望通过这样一部报告促进调查研究工作,以期提高对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状况的认知水平,为取得反腐倡廉建设令全党全社会满意的成效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因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将廉洁文化理念与行为习惯深深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支撑起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之魂,对于每位中华民族儿女来说,既是心底的热切期望,也是应尽的义务责任。

    1. 不忘初心 交出反腐倡廉的优秀答卷
    2. 徐玉生:反腐倡廉在系统全面推进
    3. 反腐倡廉在系统全面推进
    4. 汇聚反腐倡廉建设合力
    5. 疏通反腐倡廉的“毛细血管”
    6. 《反腐倡廉警示读本》在京出版
    7. 打造反腐倡廉的金规铁律
    8.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9. 吴自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10. 陕西以“两坚持两依靠”提升反腐倡廉建设水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