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的“诗歌外交”
发布时间: 2010-01-28    作者:伏霄汉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0-01-28
  字体:(     ) 关闭窗口

毛泽东“诗歌外交”的历史功能

“诗歌外交”是毛泽东外交思想和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发挥了重要的历史功能,可以概括以下几点:

()抒发外交理想。新中国外交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毛泽东在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里宣布:“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他把这种理想赋在诗歌里。例如:

《念奴娇•昆仑》(1935l0)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上阕从对寒气逼人的茫茫雪山写起,下阕发出奇想,欲求倚天宝剑,把为害人间的“昆仑”裁为三截。作者把帝国主义比作昆仑,寄托了抵抗列强、建设和平的美好愿望。“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成了中国人民表达世界和平愿望的常用诗句,被广泛引用。

又如:

《七绝•告马翁》(19581221)

人类今闲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餮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

毛泽东本人对这篇仿陆游《七绝•示儿》的绝句,解释说:“大陆的蚊子灭得差不多了”,“港台一带,餮蚊尚多,西方世界,餮蚊成阵。安得起全世界各民族千百万愚公,用他们自己的移山办法,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7]待到世界剥削阶级、反动势力消灭,公祭之时慰告马克思在天之灵,共产主义的理想跃然纸上。

()表达外交立场。独立自主,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以及后来的修正主义,是毛泽东确定的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其实,他在早期诗作《布告四方》(19291)就已通俗地表达了这一点,其中有诗句云:

“洋货越多.国货受困。帝国主义,哪个不恨。”

“外资外债,概不承认。外兵外舰,不准入境。打倒列强,人人高兴。”

不难看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些新中国外交的方针和立场,在这首四言诗里已明显初见端倪。

再如: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19)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此诗写作的时间正值1962年中共八大确定“坚决而彻底反对国际共产运动中主要危险的现代修正主义”的方针,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偏袒印度,中苏两党关系日益恶化,“九评”已箭在弦上,两国关系一派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气象。通过这首词,毛泽东表达了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反帝反修立场。他本人也特别重视该词的外交意义,所以特别题写了“书赠周恩来同志”几个字,派专人送交当时主管外交工作的周恩来。

()宣示外交政策。仔细研究毛泽东建国后的诗作,可以发现一些诗篇恰写在他做重要外交决策的前后,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的对外政策。例如:

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并在1025115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敌15000余人,取得重大胜利。毛泽东借和诗人柳亚子《浣溪沙》之际,专门填此词,庆祝志愿军的胜利,宣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方针政策: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11)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再如: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2)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首词表面上看,是赞颂女民兵的飒爽英姿,但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当时国际形势紧张,美国继续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东南方,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金门炮战已经打响;西南边境,中印发生领土争端;北疆步人多事之秋,苏联厉兵秣马,虎视眈眈。在毛泽东“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之下,举国开展浩大的大练民兵运动。考虑到这个大背景,这首词的深意也就不难理解了,其旨在昭示全世界:中国已做好军事上的各种准备,六亿神州皆为兵,连女性也爱“武装”,外敌胆敢来犯,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外交威慑的意味不言而喻。

()体现外交风格。海伦•斯诺说:“他(指毛泽东)总是建立政策和理论的广泛大纲,而把细节留给行政人员。”押金[8]他这个风格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对国际形势之高瞻远瞩,对外交战略之运筹帷幄,对外交决策之指挥若定。这些给许多国外领导人和友好人士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展现了新中国热爱和平、独立自主、主持国际正义,以及促进人类进步的良好国际形象。这在他的诗歌里多有体现。例如:

《七律•登庐山》(195971)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读罢这首词,一位漫看云卷云舒、胸怀豪迈、淡定从容的外交战略家形象呼之欲出。

又如: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这是一首很有特点的词,有趣而不失气势,既有词的韵味,又兼具杂文讽刺之效,毛泽东“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9]的外交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的诗歌内容丰富,背景深刻,意蕴深远,其外交功能往往不是单一的,一首诗词发挥多重作用,扮演多个角色,而且这些作用和角色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例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19)这首词表达了建设没有“害人虫”世界的理想,显示了他反帝反修的坚定立场,亦充满无限豪气。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论十大关系》
    2. 毛泽东生前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原因
    3. 毛泽东在政治上如何要求党的高级干部
    4. 郑有贵:从《寻乌调查》探析传统乡村凑份互助文化
    5.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改革探索及其价值审视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历史贡献
    7. 毛泽东要读的最后一部书:《容斋随笔》
    8. 建国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化
    9.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初语境与当代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