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百年经典著作编译史上的奠基之作
发布时间: 2012-01-06    作者:姚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2-27
  字体:(     ) 关闭窗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编译基础及过程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10余年的传播历程中,特别是在由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无不鲜明地体现和印证了她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或许有人问,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中的“脉”是什么,又在哪里?那么,我们会坚定地回答,这个“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理论中蕴涵的基本精神,它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著作和文本的字里行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都离不开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本身的研究和挖掘,而这种研究和挖掘更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翻译和理解。

  从刚刚诞生到不断发展壮大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文本的编译、传播和研究。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从《哥达纲领批判》到《反杜林论》,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早期阶段的几个标志性成果都与马克思恩格斯紧密相关。延安马列学院时期,当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初具规模性和组织化时,中国共产党人就集中力量编译和出版《马克思恩格斯丛书》十种、《恩格斯军事论文选集》等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论著。当然,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著作翻译成中文展现给世人,则是一项更为重要、更为浩大的工程。为了实施这项工程、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不懈地努力。因此,在中央编译局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党中央对经典著作编译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高质量地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

  1955年,由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2版第1卷问世。中央编译局立即着手以这个版本为母本,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19569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校译完毕,同年12月出版发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2版被世界公认是20世纪5070年代对马克思恩格斯著述编译和研究最为成熟的成果,是当时国际上占主导地位、收文最全、内容最新的版本。依照这个版本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也就成为其所处时代的权威性版本。不仅如此,为了保证译文质量,中央编译局在译校过程中还同时参考了德文等原文文本。

  195612月到19741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39卷正卷全部出齐。在艰难曲折的18个年头里,虽然各种运动频繁,但是中央编译局始终把编译和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事业而长抓不懈,奋战在第一线上的翻译家们更是精益求精、默默耕耘,将青春和才华奉献给这项伟大的事业。1956196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卷,即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文、讲演、专题论著等著作集已经全部译出,共1300多万字;除第20卷外,共出版21卷。19661969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工作的停顿时期,当时虽有译完校好的卷次,但不得不把这些译稿束之高阁。1970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这几年要特别注意宣传马列”的指示,周恩来总理开始整顿和恢复中国的图书出版事业。1971315729,在他亲自领导下,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在412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出,“水有源,树有根,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是根,我们不能忘了根”。由此,中央编译局继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翻译工作。为了弥补已经失去的时间,编译工作者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加紧工作。在19711974短短四年间,共译校出版18卷,其中包括13卷书信集、3卷《资本论》、13册《剩余价值论》、1卷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哲学著作。至19741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9卷正卷全部出齐,收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1500余篇,书信4000余封。

  19771985年,中央编译局又根据苏联新增补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2版补卷部分编译出齐了后11卷。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之际,503200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华丽地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它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第一部最完整、系统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集,并且也是目前在世界上能够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相媲美的重要版本。即便是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在编译整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本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上,也无法与中文版相比。20世纪50年代,民主德国与中国几乎同一时期开始启动编辑出版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MEW)的工作,在编辑体例上,民主德国主要依据的也是俄文2版,但是德文版只出版了正卷39卷、补卷4卷共43卷就停止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不仅翻译质量上乘、译文可靠,而且对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表述准确,“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理论宝库,它的编译和问世为我们党的理论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中国共产党人以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翻译出版工程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将继续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创立的科学理论指引下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的编译和问世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本基础,使马克思恩格斯所撰写的、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珍贵文献变成了中国人民可以直接享用的精神财富。只有全面和可靠地研究和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和观点,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真正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导实践,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

    1. 西藏自治区成立过程述论
    2. 真理标准讨论补课探析
    3. 中共临汝县委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总结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