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避不开价值论
发布时间: 2010-12-13    作者:陈东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2-07
  字体:(     ) 关闭窗口

  价值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容回避的话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研究者,对价值的理解认知不尽相同。他们灵魂深处抹不去的价值纠结,会或隐或显地渗透到研究工作中,影响着研究的选题、进程和对问题的最终判断。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烙印的存在。因此,那种试图在学术研究中遵循价值中立的行为注定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乌托邦。

  事实上,价值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关于价值概念,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和阐释。联系马克思对价值的理解,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价值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指外部客观世界(客体)对人(主体)的有用性或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及精神需求的意义。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换一种说法,就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责任担当和历史功用。其实,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张载的治学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是顾炎武的文须有益于天下也,有益于将来,无不渗透着自觉的责任意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担当。

  进入新世纪后,以价值因素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思想文化领域有着巨大影响,甚至具有引领价值导向的功用。既不能漠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也不能以糊涂哲学左右研究进程中的价值判断。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以中华民族为基点,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本质和最终价值。

  回顾文艺复兴时期思想领域的价值冲突,正是但丁、马尔西略、马基雅维利、圭恰迪尼、博丹、格劳秀斯等一批优秀的启蒙思想家高扬的意义和价值,用人本主义打碎了以为最终目的的价值体系,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这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较量中,价值摧枯拉朽的神秘力量可窥一斑。因此,我们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应该注重价值问题,应该在坚持中国立场和中国态度的前提下,总结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关注人的现在和将来。

  这就要求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对下述几点的诠释和观照。

  一是关注真善美。人人都在谈论真善美,但每个人谈论的却又不是一码事。休谟认为,对人有用的就是善行。今天我们能对这种观点找出一百条批驳的理由。黑田鹏信说:真善美,即人间理想。然而,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真善美。在我为真者,焉知在彼不为假?在我为善者,焉知在彼不为恶?在我为美者,焉知在彼不为丑?人间理想又是何等的不同!那么,究竟什么是真善美呢?这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要探寻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以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真善美标准,引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是关注自由、平等、正义。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受客观世界的制约,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实现自由的过程。所以,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平等是基于人的自然平等和尊严平等基础上,具有相等地位、享有相等待遇的权利。正义是自由、平等、权利的精神家园。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分配正义和校正正义,前者是基于不平等上的正义,后者是基于平等的正义。人们渴望自由平等正义,但如果没有适合的路径,结果会适得其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自由、平等、正义路径的追寻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是关注社会现实。人是群体性动物,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作为社会人的研究者,既脱离不了社会联系,又必须吃喝拉撒、柴米油盐。这就注定研究者不可能抛开现实,遁入虚无缥缈的幻境。当下即现实,中国最大的现实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和未来。宏观上发展方式的转变,中观上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安全、生态等问题,微观上个案研究。尽管视阈有别、观测点不同,但这些都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正视和密切关注的。

  四是关注个体心灵。心灵是人的精神存在,个体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社会的和谐源于个体心灵的宁静与超越。个体心灵的状态离不开其根源支点价值,价值观的无序、混乱和冲突会给个体心灵带来无尽的磨难。目前,社会流行的价值评判标准对金钱、权力、地位的青睐带来的浮躁与急功近利,导致个体心灵出现程度不同的扭曲。紧张、焦急、忧虑、担心、恐惧和不安逐渐成为困扰越来越多个体心灵通往愉悦和谐的障碍,不少人正在遭受心理问题的折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产的是头脑和心灵的粮食,理应输送滋润个体心灵的甘霖。

  总之,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我们的研究工作才能为人类的发展开辟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建与政治研究所)

    1.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打造自有品牌
    2.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3. 中国需建立本土化的社会科学研究体系——访哥本哈根大学中国学教授柏思德
    4.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5. 计算实验: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
    6. 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
    7. 社会科学研究助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8. 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9. 聚焦科研评价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10.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