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1956 焕发的朝气
发布时间: 2010-07-05    作者:李洁非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0-07-05
  字体:(     ) 关闭窗口

  从五六十年代文学的主流特征看,1956年的文学并不“典型”。当代文学史上那些“煌煌巨制”、“经典”之作,还没有哪一部是在1956年出版。《三里湾》、《保卫延安》、《红旗谱》、《林海雪原》、《红日》、《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要么早一点,要么晚一点,偏偏都绕过了1956年。这一年,不是出“大作品”的时刻,然而,却是充满锐气、一扫正统气息乃至令人惊为“左道旁门”的作品涌来的一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雨后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的一年。

  感受1956年的文学,最好的方式也许是把视线凝聚到一个特定的点上——《人民文学》杂志。这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官方刊物,全中国文坛德高望重的龙头老大。然而从1956年到1957年,它的表现与其“身份”可以说很不协调。这绝不是说它让人失望,相反,它让人喜出望外;因为它出人意料地放下所“应有”的庄重、持重,展现出朝气蓬勃的面貌。

  实际上,进入1957年,毛泽东内心的探索精神比1956年还要强烈和炽热。最高潮出现在2、3月间,他连续作气象非凡的讲话或思路极为放达的指示。1957年春天几次讲话中他飞扬的风采,能使每个在场者动容。就连颇富知识理性的傅雷,也情不自禁被感染。他在3月12日当场听了毛在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后,写信给傅聪传摹其情形,竟至于陶醉:“那种口吻,音调,特别亲切平易,极富于幽默感,而且没有教训口气。速度恰当,间以适当的pause。笔记无法传达。他的马克思主义是到了化境的,随手拈来,都成妙谛,出之以极自然的态度,无形中渗透听众的心。讲话的逻辑都是隐而不露,真是艺术高手。”

  1956年的中国,太像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1980年。经济和社会层面,还未及受到什么触动;求变图新,率先从精神与思想层面显现出来。在这一点上,两者惊人地相似。“改革开放”初期有真理标准大讨论、思想解放运动,1956年则有毛泽东所称的思想上“一场解放战争”和他亲自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56年则提出“向科学进军”、造就大量知识分子。

  身为文学研究者,对于1956年前后文坛态势的特别,体会尤深。其斑斓多彩,在“改革开放”前的全部当代文学中,岂止是首屈一指、鹤立鸡群;事实上,绝无仅有。

  到“文革”结束为止,当代文学无论我们给它怎样的评价,看得高一点,或看得不那么高,都有其理由,也都难免发生歧见。只有一条,不必争论,亦无可争论,即:这一段的文学,骨子里没有“探索性”。

  “探索”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想来无须赘言。它并不反映艺术的水准、质量,换言之,对艺术讲,缺少“探索”不是什么生死攸关的事情。它也不表示艺术的萧条与繁荣;即便不事“探索”,艺术生产照样可以运行,作品也能够源源不断产生,甚至丰收高产。

  那么,“探索”对什么有意义呢?对艺术的活性有意义。它是艺术创造力的指标,是艺术家激情、想象力、主动性的刻度———从而,代表和标识着艺术是生趣盎然、富于生机,还是僵滞沉闷、呆若木鸡。而在我们的体验中,一件虽然并不完善却富于探索性的作品,总是比看上去无可挑剔然而却四平八稳的作品,更招人喜爱。这不光反映着人的天性,也勾连艺术的本质精神。

  1949-1979,中国文学可能有一些“丰碑”,但确实看不到“探索”的踪迹。原因是在基本原理上,它禁止“探索”。“探索”,以创作自由、无禁区为前提,而就从这前提起,那时文学已被阻断了“探索”的前景。当然,这里是指公开存在、发表和出版的文学创作。越出于此,在民间自发文学当中,可以找到一些“探索”的现象,例如60年代初X诗社、“太阳纵队”这些地下文学团体,对于它们的讨论须置于别的题目之下。

  不过,以上唯一要排除在外的,是1956年的文学。从五六十年代文学的主流特征看,1956年的文学并不“典型”。在我记忆里,当代文学史上那些“煌煌巨制”、“经典”之作,还没有哪一部是在1956年出版。《三里湾》、《保卫延安》、《红旗谱》、《林海雪原》、《红日》、《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要么早一点,要么晚一点,偏偏都绕过了1956年。这一年,不是出“大作品”的时刻,然而,却是充满锐气、一扫正统气息乃至令人惊为“左道旁门”的作品涌来的一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雨后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的一年。

  沿这一线索,有一组“另类”作品和年轻的作者映入眼帘:刘宾雁和《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王蒙和《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林斤澜和《雪天》,耿简(柳溪)和《爬在旗杆上的人》,陆文夫和《小巷深处》,邓友梅和《在悬崖上》……视线略微延长,还将看到:流沙河和《草木篇》,高晓声和《不幸》,宗璞和《红豆》,张贤亮和《大风歌》,李国文和《改选》,刘绍棠和《西苑草》……80年代笔者曾在大小不等场合与他们中有些人一起参与文学会议,透过80年代的光线,打量他们自如的神态和身影,我不禁闪过一个念头:这些人当年似乎是提前出现了,他们其实属于另一个时代。

  感受1956年的文学,最好的方式也许是把视线凝聚到一个特定的点上———我指的是《人民文学》杂志。这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官方刊物,全中国文坛德高望重的龙头老大。然而从1956年到1957年,它的表现与其“身份”可以说很不协调。这绝不是说它让人失望,相反,它让人喜出望外;因为它出人意料地放下所“应有”的庄重、持重,展现出朝气蓬勃的面貌。 

    1. 1956年工资改革中国家、地方及部门利益博弈
    2. 抗美援朝战争大事记.1956年
    3. 在历史与审美之间——重读《红旗谱》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论十大关系》
    5. 毛泽东生前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原因
    6. 毛泽东在政治上如何要求党的高级干部
    7. 郑有贵:从《寻乌调查》探析传统乡村凑份互助文化
    8.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改革探索及其价值审视
    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历史贡献
    10. 毛泽东要读的最后一部书:《容斋随笔》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