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领导干部要重视理论学习,养成调查研究的习惯
要搞好调查研究,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满腔热忱,眼睛向下,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虚心而认真地了解情况、搜集材料。其次,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使人们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类似上述问题都是敏感问题,如果用“左”的思想去看,如果任意上纲上线,谁还敢发表不同意见?第三,这是我要特别强调的,在整个调研过程中,都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一大批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干部队伍自然科学水平显着提高,这是一个可喜现象。相对而言,干部队伍的社会科学水平却明显下降。一些同志谈自己的专业头头是道,谈社会科学、谈马克思主义连最起码的知识都没有,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担忧。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用社会科学理论代替自然科学理论,使我们吃到很大苦头;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总结经验,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社会科学或以自然科学理论代替社会科学理论,那么我们同样要吃苦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批评教条主义,因为教条主义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不顾现实,抱着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和过时的结论,不断给改革开放事业设置障碍,许多好的东西,经他们一“理论”就变成坏的东西。他们唱着革命的高调,动辄上纲上线。他们的理论不但不能支持改革开放的人们,而且使人们产生许多思想顾虑。因此,不批评教条主义,改革开放就无法顺利进行。但千万不能错觉,我们批评的是教条主义,并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很好地坚持。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并取得全面胜利。我们要时刻记住,特别是青年领导干部,在我们的国家,要想有所作为,要想为人民做更多的工作、更大的贡献,就必须下工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阶梯,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途径。不读书,实践再多,悟性再好,也不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虽然工作勤勤恳恳,就是不肯读书。照此下去,就会成为一个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领导干部是否认真读书,不只是个人兴趣问题,而且是事业心、责任感的问题。理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说来,地位越高,影响越大,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毛主席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毛主席的这段话已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对照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读书是大事,也是难事,更是苦事。有的同志说:“我知道读书重要,我也想认真读点书,可现在事情太多,时间太少。”我承认,现在确实很忙,但我仍然认为有个认识问题、重视问题、安排问题。世间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而我们许多同志最不珍惜的也是时间。不信你把每天24小时作息时间详细具体地记录下来,并连续记上一个月,然后仔细看一下,按照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生活的方法盘算一下,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你不经意地浪费了一大把时间。也有的同志说:“最难的问题是读不懂,记不住。”还有的同志说:“我很想读书,也鼓劲试过好几次,但总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以上所说的一些情况,确实是个问题,是不少人都碰到过的问题。怎么解决?很多人也谈过自己的体会和办法。我体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是:硬着头皮去读,咬紧牙关坚持。就像古时读诗词一样,先会背诵,后解其义。这样做当然很苦,读书怎能不苦?自古以来都叫“苦读”,“寒窗苦读”,“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你不动摇,不松劲,只要你能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终究会迎来“蓦然回首”的新局面。要勤于善于思索,“学而不思则罔”。读不懂读不进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思索。思维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获得理性认识必需的条件和过程。要坚持多思,学会善思,养成思索的习惯,这不但可以增进理解,还可以增加兴趣,增多学习的时间。要学会联系,联系实际、联系工作、联系生活、联系常见和熟知的事例去理解书中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任何事物也逃不出它的范围”,因而随时随地都可以联系。比如“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辩证法的“精髓”,何以见得呢?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事物、一个命题都可以得到证明。比如“人”、“女人”,相对其他事物,“人”是个性,在人这个领域,“人”又是共性;“女人”相对男人是个性,在女人这个领域又是共性。再比如“树”,相对其他植物是个性,在树这个领域又是共性。如此等等,万事万物都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我向大家介绍的苦读、多思、常联系的方法,即把读书、学习、工作、生活融为一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容易懂、容易记、容易活、容易找时间,因而也就容易坚持。这是我自己常用的方法,我希望同志们也试试这个方法。
调查研究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方法。实践证明,任何单位、任何行业要想搞好工作,少犯错误,都必须应用这个方法。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要想不犯或少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错误,就必须经常到实际工作中去了解情况、研究问题。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认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要想跟上时代步伐,避免官僚主义,就必须和群众保持紧密联系。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应用理论的过程。我们常讲实践产生理论,但实践不能自发地产生理论,只有将实践材料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加工改造才可以成为理论。在调研过程中应用理论,学习理论,检验旧理论,创造新理论,提高和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回答和解决面临的问题。这样反复应用,不断学习,就会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提高大家对调研工作的自觉性,从而在全市范围内,在领导干部中,形成一个大兴调查研究的风气。我希望大家团结起来为达此目的而努力。
(本文选自2010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瑞环着《务实求理》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