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研究
发布时间: 2010-04-16    作者:李正华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04-16
  字体:(     ) 关闭窗口

  7月23日下午,计委段云谈增强对外支付能力问题。华国锋讲了四点意见:扩大出口,外贸不只是外贸的事,各单位要想办法;军工潜力大;一机部要搞好通用设备;研究外汇流程。李先念说:引进要扩大;引进的规模要与国家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搞好来料加工;加大手工业品和工业品出口;把香港石油市场接过来。“引进专利,必要。但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买一个四个现代化,这叫什么路线?要考虑两笔账:一是引进一美元国内要负担多少人民币,一是八年中自己搞多少设备。不要说引进五百亿美元,就是四百亿美元,也不一定消化得了。用国外贷款四百亿美元,可不是简单的事,苏联也没有用到那么多吧!什么都引进,我们自己的机械行业就要失业、停工了,看来,首要的一条,还得自己干。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太低也不行。日本人看了我们渤海湾的石油钻探,说我们能做到这个程度,相当不错。”[3](p.1064)

  7月24日下午,三机部吕东谈航空工业问题。五机部张珍谈加速发展兵器工业问题。华国锋讲了话。

  7月26日、27日,冶金部唐克谈发展冶金工业问题。华国锋指出各部要引进技术,狠抓出口;谈了投资和积累包干的问题;强调要继续派人出国考察。李先念提出冶金工业要尽快解决选矿不过关的问题;他还谈了回收公司和物资部的协调问题。

  7月27日下午,财政部张劲夫谈加快积累建设资金问题。华国锋提出要搞好综合平衡;引进要防止盲目扩大规模;对地方和企业实行小额外汇贷款;基建要总结28年正反经验,搞出规定;要加强物资管理。李先念提出要认真研究国民经济四大平衡问题;引进本身也要搞好;追加基建投资要刹车;“五小”工业要支持。他说:“搞现代化的工业,不是孤立的。对这样超过过去二十八年总和的大规模建设,就得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计委要研究一下基本建设。现在规模,够大了,基建追加投资一律刹车。必须搞的工程投资要在本部内调剂解决。已经批准的工程要看有没有材料设备,如果没有,也要撤回。不管谁批的,计委有这个权。要计委、经委、建委、财政部综合机关团结起来,一致对外。”[3](p.1064)

  7月28日,胡乔木就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做了发言。华国锋说:要减轻农民负担;要重视2000多万职工与农民争口粮;要提高支农产品质量;要考虑调整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李先念说:要解决农民不合理负担;要解决职工与农民争口粮、待业问题;要改变农村干部粗暴作风;要提高支农产品质量;要调整工农业产品价格。

  7月31日,地质总局孙大光谈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资源保证和加速地质工作现代化问题。

  7月31日和8月2日,轻工业部梁灵光谈加快轻工业发展的问题。李先念讲了两点意见:要重视轻工业;手工业不能丢。

  8月2日下午,物资总局李开信谈物资工作。李先念说:劳动工资、物价、物资是经济工作中老大难问题;要加强物资管理;企业要清产核资。

  8月3日,姚依林谈农产品价格问题,论证了粮价调整的必要性。王震说:会开得很好;国内外调研;军工成绩大,遭到的破坏也大,潜力也大;全党出现了团结一致的新局面。强调:军队要整顿;大进大出,关心农民;开荒;开发边疆、建设边疆。李先念说:会开得好,解放思想;农产品提价很有必要,落实要慎重强调:调整农业政策;扩大引进,搞好平衡;搞好团结。他特别强调:“只要我们的党是团结的,我们的形势就好。国内稳定团结,就可以借到钱。只要国内能平衡得了,可以甩开手借。但要想一想自己的本领,一下子引进那么多新技术,能不能掌握和消化?不要搞成‘花子拾金'。我们搞经济工作的同志,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至于国民经济的平衡,不可能一下子平衡得好,但要做到八九不离十。我怀疑能否借到五百亿美元?借了五百亿外债,还不起,国际上对我们的观感就要变。五百亿美元也不是一下子全部用,我想先借二百亿美元,用点还点,还点用点,滚着用,所有部都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不能都照你们提的盘子办。”[3](p.1064)华国锋讲了几点:会开得好;赞成调整农产品价格;形势大好,巩固团结,“不要左一下,右一下”;全局性的问题要慎重,要摸着石头过河;中央地方要互相通气;社队企业要发展;军工企业要调整。

  9月9日下午,李先念作总结讲话。10日上午和11日上午,分组讨论李先念的总结讲话。

  从以上经过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是时间比较长。会议先后延续了2个月零5天,实际进行23天,其中7月18天,8月2天,9月3天。

  二是会议形式灵活、气氛宽松。会议基本上是每次进行半天,参加会议的人员与平时上下班一样,不住会。但也不像有些书中介绍的那样“星期天照常休息”,23天会议中,有4天都是在星期天进行的。出席会议的人数不完全固定,有时40多人,有时50~60人。出席会议的代表主要是国务院各重要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的程序是先学习讨论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在听取出国人员汇报时的重要指示,然后进行专题讨论。专题讨论基本上是先由各部门谈本部门的情况,然后大家就所介绍的情况展开讨论。会上可以自由发言,可以提问、插话。

  三是会议主要是务虚,未作决定。会议没有作出决议,但对后来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文件,一个是李先念的总结报告,一个是胡乔木的发言。会议的整个调子是要在不放弃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扩大开放,要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组织国民经济新的跃进。

  四是会议被高度重视。会议是由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倡议召开的,华国锋除一两次未参加外,均出席了会议,并经常即席发言。在23次会议中,他至少在13次会上作了发言。会议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主持,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具体负责会议的日常工作,几个副总理也经常参加。如会议正式开始时,李先念、余秋里、康世恩、耿飚、谷牧、王震、陈慕华等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院各经济部门负责人共47人出席了会议,李先念主持会议并讲话,谷牧传达了中央对开放的原则意见。

  五是会议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总结30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国外经济的成功经验,讨论如何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会议重点讨论了引进问题,特别是如何加强技术引进、扩大外贸出口、采取灵活方式利用国外资金等问题。会议开幕时,李先念讲话的中心就是如何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速度问题,讲了修改十年计划,特别讲了引进规模问题,点明了会议的目的和重点。外贸部、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家经委、一机部、建材总局、三机部、五机部、冶金工业部、财政部、地质总局、轻工部的负责人,都就引进及其相关问题,先后介绍了情况,发表了意见。

    1. 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
    2. 张玉凤忆1976年毛泽东选接班人
    3. 10月6日
    4. 科学的春天: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
    5. 1月21日
    6. 8月19日
    7. 10月18日
    8. 共和国历史转折的前奏
    9. 毛泽东五次选择接班人
    10. 解密:李先念与江泽民的9次通信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