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党的八大:50年后的审视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10-03-11    作者:张启华    来源:《总结历史 开辟未来》 2010-03-11
  字体:(     ) 关闭窗口

  四

  记者:如何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待八大的历史局限?

  张启华:八大在一些问题上的历史局限,是受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所限,“思想准备不足”的结果,比起它的历史功绩,是次要的。经过从八大以后至今50年的曲折探索,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发展过程。今天,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如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回顾八大后这段历史时所说:“正如七大以前,民主革命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教育全党掌握了我国民主革命的规律一样,八大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和八大的时候比较,现在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得多了,经验丰富得多了,贯彻执行我们的正确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加强了。”这段话充分表明了他对历史错误与人的认识进步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多次指出,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

  记者:今天,我们重温八大路线在实践中遭受挫折的历史,能得到哪些现实启示?

  张启华:这告诉我们认识历史的一个道理,失误并非多么可怕的事情。一则,它是认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二则,它是成功的先导。诚如恩格斯所说:“要获取明确的理论认识,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学习。”我们党就正是这样做的。我们党从来是在纠正失误、总结经验教训中发展壮大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设社会主义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解,从而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如今,在风雨锤炼中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已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回顾起步时的艰难探索,对于我们今后继续求索的漫长建设道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不要轻率地否定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在刚刚起步时的艰难探索。对这段艰难而光辉的历史,和创造了这段历史的我们的前辈,我们永远充满敬意。

  认真研究八大的思想,对于我们在今天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认真研究八大的思想以及八大以后的曲折历史,给予正确的分析和说明,是对八大召开50周年的最好纪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