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粉碎“四人帮”问题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 2009-09-06    作者:江燕    来源:国史网 2009-09-06
  字体:(     ) 关闭窗口

  粉碎“四人帮”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场尖锐斗争,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特殊方式进行的。整个决策和实施过程是在很小范围内酝酿、策划和组织的,详细的文字记载不可能有,公开文献更是缺乏。30年多来,学术界专门研究这一事件的著作并不多,范硕的《叶剑英在1976》、《叶剑英在非常时期19661976 》这两本书较为详细地涉及了粉碎“四人帮”的具体情况,当时很多对粉碎“四人帮”的研究多借鉴了这两本书的相关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的当事人开始披露一些情况,有些研究者经过查阅史料也发表了一些论著,其中有代表性是:张根生的《华国锋粉碎“四人帮”》、程振声的《李先念与粉碎“四人帮”》、吴德的《关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武健华的《粉碎“四人帮”的策划过程》、邬吉成的《红色警卫——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邬吉成回忆录》、尹韵公的《抓捕“四人帮”高层决策纪实》、程中原的《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1976年:从天安门事件到粉碎“四人帮”》、肖思科的《是谁发起、决策并参与逮捕“四人帮”》、金春明的《“四人帮”浮沉记》等。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于这一事件的过程和意义的研究虽然个别史实略有出入,但大体观点一致,但对于参与这一事件的历史人物的作用,争议较大。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在肯定历史决议基本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发展对国史上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认识。

  一、在酝酿阶段:谁最早提出解决“四人帮”的问题

  是谁首倡粉碎“四人帮”?对于这个重大而关键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叶剑英,一说是华国锋。

  1.叶剑英是粉碎“四人帮”的首倡者

  不少论者指出,叶剑英是酝酿解决“四人帮”问题的牵头人,在毛泽东重病之时,即与党内老同志一起酝酿如何“四人帮”做坚决斗争。毛泽东逝世后,叶剑英挺身而出,主动与华国锋、汪东兴沟通,统一对“四人帮”斗争的认识。

  莫岳云认为叶剑英是酝酿解决“四人帮”问题的牵头人。他认为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病重并先后逝世,在中央最高领导层中,叶剑英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资最深、威望最高的成员。他和邓小平、陈云、李先念、乌兰夫、谭震林、邓颖超、康克清以及军队一大批领导干部商量和“四人帮”作斗争,在酝酿除害斗争中发挥了牵头作用。[]

  丁家琪指出:叶剑英到中南海看望了病重中的毛泽东以后,回家途中,绕到华国锋住地拜访。叶剑英以“有的人要成立全国民兵指挥部,把民兵搞成第二武装”这一话题试探华的态度。当然知道“有的人”是指王洪文他们。他对这种做法也不赞成。毛泽东去世以后,叶剑英从分析时局入手,同华国锋交谈,但华国锋总是不明确表态。丁家琪指出,他在1996114与另外三位同志一起访问汪东兴时,这样说道:“华国锋‘四人帮’问题一开始态度不明朗,他的办法就是不做声。”后来,叶剑英再三地找华国锋谈话,事情终于有了转机。这说明在粉碎“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叶剑英是首倡者。[]

  范硕认为,叶剑英是粉碎“四人帮”的首倡者,他在书中写道:毛泽东99逝世后,叶剑英有意识地主动接近华国锋,逐渐说服了处于犹豫不决、彷徨不定的华国锋,并帮助和促使华国锋下定决心,与叶剑英一道结成联盟,指挥其他参与者,粉碎了“四人帮”。例如,在为毛泽东吊唁期间,叶剑英就曾恳切地对华国锋说:“请你放心,我支持你,老同志支持你,只要你站出来,大家都会支持你的!”。听了这些话,华国锋表示只要有老同志撑腰,有军队撑腰,就好办。最后说:“不过,事情很复杂,究竟怎么办?让我再考虑考虑。”[]从以上记述看,叶剑英是主动,华国锋是被动;叶剑英态度坚决而明朗,而华国锋决心未定。

  2.华国锋是粉碎“四人帮”的首倡者

  依照一些亲历者的说法,华国锋才是真正的首倡者。华国锋之所以主动出击,是被“四人帮”逼出来的。根据武健华[]、邬吉成[]等人的回忆:毛泽东逝世的第二天,王洪文不经中央授权,便指示秘书米士奇以中办名义通知各省、市、自治区发生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和请示;报告和请示,均与米士奇直接联系。此事对华国锋触动极大,于是他立即委托李先念联系叶剑英。

  张根生指出,199939日上午华国锋详细地向他介绍了当时的情况。华国锋于1976910日下午,首先找李先念来家中密谈,特请李先念亲赴西山叶帅交流看法、沟通思想。文章认为,在毛泽东逝世的第二天,华国锋就开始主动出击了。没有任何人的劝说,他就下定决心要搞掉“四人帮”。[]

  程振声从一个侧面支持了华国锋本人的说法。他认为,华国锋任代总理后即到李先念家探望,并建议他不去外地休息,就在北京养病,有什么事也好商量。911,华国锋以到医院检查身体为由,突然来到李先念临时住处。向李表示:解决“四人帮”的时候到了。李问:“你下决心了吗?”答:“下了,现在不能再等待了。问题是什么时候解决好,采用什么方式好,请你考虑。如果你同意,请你代表我去见叶帅,征求他的意见,采取什么方式、什么时间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文章引用李先念在19771月的一次会议上的发言“去年十月,粉碎‘四人帮’这是经华国锋同志提议并征得中央多数同志同意后实施的。” []说明华国锋是粉碎“四人帮”的首倡者。

  另外,根据吴德口述:华国锋曾亲口告诉吴,当时叶剑英为了商议解决“四人帮”问题,曾先后两次去家。[]尹韵公查证,实际上有三次,第一次是在921,另两次分别是在102105。这三个时间表明,叶剑英已不具备在最高层首倡的机会和条件了。除了华国锋有资格、有本钱首倡之外,还无第二人能做。历史选择了华国锋首倡粉碎“四人帮”[]

  生指出,华国锋最先提出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华国锋是当时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是中国实际的党政第一号领导人。解决“四人帮”问题非由华先提出不可。[]

  程中原指出,918开过追悼大会之后,两种力量围绕着毛泽东的文件保管问题展开了尖锐的斗争,华国锋深感江青一伙猖狂之极,下定了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四人帮”问题的决心。文中认为是华国锋做出了粉碎“四人帮”的决策。[11]

  二、在决策与实施阶段: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的作用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起了重要作用。”决议的这个判断,是站得住脚的。学术界分歧在于,在粉碎“四人帮”中,华国锋和叶剑英究竟是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李先念是否参与了粉碎“四人帮”的重大决策,汪东兴究竟起到怎样的历史作用?

  1.叶剑英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等研究者认为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叶剑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范硕研究了19861029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在叶剑英的追悼大会上所做的悼词,悼词评价:“在这场斗争中,叶剑英同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是叶剑英保持同党内、军内老同志的密切联系和交往,统一思想和行动;是他积极支持和扶助华国锋,形成粉碎“四人帮”的领导核心和最高指挥部;是他经过充分酝酿,制定决策和措施,最后下定决心,亲临指挥,将‘四人帮’一网打尽。所以,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叶剑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2]

  张江明、曾建昭具体分析了八点理由说明叶剑英的决定性作用。第一,保护大批领导干部,为日后粉碎“四人帮”保存了一批可靠的领导骨干。第二,叶剑英上西山把反对“四人帮”的力量团结起来。第三,叶剑英主动走出去,争取政治局的多数来粉碎“四人帮”。第四,叶剑英耐心做华国锋、汪东兴的工作。第五,叶剑英提出粉碎“四人帮”的三个方案,做出“智取”的决策,“一破一立除四害”。第六,叶剑英审时度势,决定提前解决“四人帮”,“以快打慢”。第七,叶剑英亲自到现场指挥,坐镇怀仁堂,把“四人帮”一网打尽。第八,政治局紧急会议宣布粉碎“四人帮”,叶剑英做了的报告。文章还引用王恩茂的话指出:“我们取得粉碎‘四人帮’斗争的胜利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但是叶帅起了主要的作用。事实上,叶帅是粉碎‘四人帮’的主要领导,是粉碎‘四人帮’的总指挥。”[13]

  2.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中的历史作用

  尹韵公认为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4]华国锋首倡粉碎“四人帮”后,亲自出面做工作,争取到了政治局的多数同志。华国锋给李先念布置完任务后,911又亲自找汪东兴谈话明确的态度。916,他召集李先念、吴德、陈锡联、纪登奎、陈永贵等人在国务院会议厅开会,形成反对“四人帮”的政治联盟。华国锋还曾多次与陈锡联上将、苏振华上将商谈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华国锋敲定粉碎“四人帮”解决方案和时间。926日晚,国务院小礼堂电影放完后,华国锋留下李先念和吴德,商量解决“四人帮”的实施方案,认为“采取隔离审查的办法才是上策”;在时间问题上,华国锋提出了“早比晚好,越早越好”的行动方针。三人初步议定国庆节后,准备10天,然后再动手。[15]华国锋主抓了方案的落实及具体措施。根据吴德口述,930日晚,华国锋、李先念、吴德等人再次商谈了解决“四人帮”的时间和可能发生的问题。102日当晚要求赶快拿出一个具体执行措施。据吴德回忆: l02日这天,华国锋来到吴德住处,要求北京市委积极配合中央解决“四人帮”的行动。华国锋秘密召见了北京卫戍区司令吴忠。104日下午华国锋、吴德、汪东兴商定:由华国锋、叶剑英坐镇中南海怀仁堂指挥,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问题的名义,通知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到会,届时由汪东兴负责抓捕“四人帮”。[16]104日这天,《光明日报》发表了梁效的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华国锋决定改变原定国庆节后准备10天再动手的时间,提前到6日晚8时对“四人帮”进行隔离审查。

  是否能说,即使没有华国锋,叶剑英也能粉碎“四人帮”?尹韵公认为,凭借叶剑英当时联络、团结和掌控的力量来说,要拿下“四人帮”可能不成问题。但是,没有华国锋的首倡,粉碎“四人帮”的行动不会来得这么快;没有华国锋的参与,既会增加解决的难度,还会使这个行动缺乏权力秩序的合法性。华国锋的地位和身份,保证了采取这种特殊手段的合法性,也方便了我们对后人、对历史做出负责任的交代。张根生《华国锋谈粉碎“四人帮”》中,也充分肯定了华国锋的作用。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