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述论
发布时间: 2009-08-28    作者:张星星    来源:国史网 2009-08-28
  字体:(     ) 关闭窗口

当代中国研究所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1991年,成立了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管和主办,以出版当代中国丛书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国史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的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创办了团结海内外一切从事国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热心国史工作的人士,共同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宣传和教育事业的学术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4年,主要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成果的专业学术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双月刊)创刊。国史学科的体制化建设与学术研究的繁荣,在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中取得了新的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稳步上升,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和视角愈益多样化,学术成果的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在1999年新中国成立40周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全面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单卷本专著有十余种,还出现了数卷以至十数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等大型丛书,各领域、各时期的专门史或专题史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等,覆盖的领域更加广泛,研究深度和学术质量也有一定提高。19996月,《当代中国》丛书在1998年基本完成之后出版了该书的电子版,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当代中国》丛书暨电子版完成总结大会。江泽民、朱镕基、李岚清等会见了出席大会的代表,极大地鼓舞了国史研究和编纂工作者。

进入21世纪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和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20011210日,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当代中国研究所20012004年科研规划》,对加强和搞好国史研究作了重要指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编纂和研究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主要的新进展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2001年,当代中国研究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陆续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开始招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为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学科建设愈趋完善。二是学术研究更加深入。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原则同意的科研规划,当代中国研究所组织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编年》(每年l卷,已完成19491951年卷),为加强国史研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各种题材和形式的学术著作、学术论文,数量稳步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三是学术交流更加活跃。当代中国研究所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原则同意的科研规划,自2001年起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术年会制度,至2008年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国史学术年会,有力地促进了国史研究的学术交流,使学术空气更加活跃,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得到健康发展。四是学术影响愈益扩大。20052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审定,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在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增设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内容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这一重要举措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地位更加突出,影响愈益扩大,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主要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是伴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而逐步兴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而同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历史学科。3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发展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编辑出版档案文献,为开展国史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档案文献和历史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史料。一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系统编辑出版了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如《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0)、1《三中全会以来》(2)、《十二大以来》(3)、《十三大以来》(3)、《十四大以来》(3)、《十五大以来》(3)、《十六大以来》(3)①等重要文件选编,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二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部门编辑出版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选集、文集、文选、文稿,主要有:《毛泽东文集》(6-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军事文集》(6)等,②《周恩来选集》(下卷)、《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周恩来经济文选》《周恩来外交文选》等,③《刘少奇选集》(下卷)、《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等,④《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军事文集》等,⑤《陈云文选》《陈云文集》等。⑥三是由党和国家领导机构、政府机关编辑出版的部门或领域的文献汇编、选编,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辑的《人民代表大会文献选编》、财政部办公厅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料》、教育部原部长何东昌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司法部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历史文件汇编(1950198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合编的《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共中央组织部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等,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档案馆合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年,19531957年,共21),收录了相当丰富的档案史料。

   ___________________

   1《建国以来重要丈献选编》(19491965年,共20),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

   ①《三中全会以来》至《十五大以来》(14),人民出版社19822003年版;《十六大以来》(3),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8年版。

   ②《毛泽东文集》第67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年版;《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③《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④《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⑤《邓小平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邓小平军事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⑥《陈云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陈云文集》第2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⑦《人民代表大会文献选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料》,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198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历史文件汇编(19501985)》,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