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理想的问题。理想是思想的高度,决定着一个社会将从普遍意义的角度形成了什么样的价值观的问题。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问题。
理想是一个时代的价值刻度,有什么样的理想,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是形成价值观的定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孕育产生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这些思想体系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观。
价值观决定着道路形成方向的基本要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道路,也就有什么样的理想元素。中国梦的理想维度首先是决定一种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要素,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想的确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要做好“三个必须”的工作,这是凝聚理想的现实基础。这三个必须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也是其的理想高度,那就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者既是相互联系的,又以各自的理由做理论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有一句座右铭性质的表述,就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现在,我们改变世界的格局正从中国道路的立场上形成方法,即人的城镇化的建设,并把此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主体。用这种主体释放改革红利,用普遍的方式保障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把中国梦抽象成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结合体,使中国梦形成为一种理想的属性,上升为一种思想状态,成为一种能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过程和哲学范畴。
用中国梦孕育理想,关键是形成一种思想体系,用这个思想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行动指南,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旗帜。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结论,更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哲学表述,在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上的具体抽象。
二、一个时代的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具备批判的品质,他的理论构成就包含了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各种环节的理性介入。
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容得下尖锐批判作为其思想品格和理论创建的基本属性。历史证明,每一种理论体系从意识形态和形而上学中的形成,都有一种历史周期律的必然反映和过程。就是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形成,必然在另一个同类阶段会产生另一种类似现象的出现,这绝不是偶然因素,是必然的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周期律。马克思说:“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但是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这就表明,人的活动总是一种实践,实践的意义才是产生历史周期律的前提条件。
历史表明,每一种思想体系的确立,首先是一种信仰方向的建立,这种信仰方向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共同思想基础。现在,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就是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顶层设计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对中国改革普遍层面的总结,从而对它以科学发展形成的推动,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一种原理的如何践行的问题。现在,中国梦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信念,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成为我们要奋斗的历程和必然的历史性使命,我们应该从理论形态上建立一种机制,形成文化建设的精神底色,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脉络,促进这种具有动态特征、持续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使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体系,从而成为一种思想体系,用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普遍性在于把握规律,这种规律自然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如何把握,实质在于科学发展,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用中国梦从马克思主义的战略高度形成一种新的思想体系,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普遍相结合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最高意义就是实现中国梦。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尤其是要更加凸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意义,才是中国梦实现路径的最好方法。
改革开放的定位有其必然的历史因素,也有其在发展中碰到和形成的带有自然属性状态的矛盾,当然,也有人为因素的偶然性,还有各种成分共存致使某一格局成为某一利益群体把守的阵地的现象,尤其是现在,经济社会承载着双重转型的压力,思想观念面临着多元多样性问题的碰撞,利益格局从某种条件上讲已成为一种固化的东西。这些因素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气候中形成的一种局部现象。分析其历史原因,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社会因素导致的人的浮躁性、迷惘性和急功近利性,以及思想信仰的历史价值观的缺失性。
这已经是一种存在的社会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使我们难以用理想凝聚人心,尤其是房价居高不下引起的物价通胀的社会现象,更使一些人的理想加剧动摇。腐败的存在也在某种程度上动摇着人们的理想信念,使人们相互之间产生了不信任感,团结这根联系人们感情的纽带有些松弛。
对此,党中央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上,结合中国国情,为新思想的产生导入新元素。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给时代确立一种真理,第一要素是实践,第二要素是探索,第三要素是反思。而给时代确立一种真理,最大的原理就是从意识形态的批判角度,从形而上学的批判角度,从理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终极意义的解释的角度,创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用以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科学发展,形成和谐社会,最终达到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以凝聚的中国力量实现理想。而这个时代的理想就是对中国梦的阐述,对中国梦的理解,对中国梦的科学定位,从而对它的理论总结就是形成本质意义上的历史的结论,这也是哲学历史意义的基本表现方式。
三、一个时代的新思想
历史不是偶然因素的构成,有其必然的规律。这种规律的脉络就是历史的结论。习近平同志说:“每一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表述和发展结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他首先是历史的经常的结果,人只有作为历史的经常的结果,他才成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成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在于有历史的经常的结果,这是从历史规律的角度上形成历史结论的必然的前提。而确定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必须要凝聚历史得失,这是一种社会结论在哲学上的反映。更为主要的条件是,要容得下尖锐批评,敢于承担历史的责任,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毛泽东同志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一种思想体系的形成,自然的、必然的要素是和国情相结合,从实践的运动中探索出形成新思想体系的必然规律。对此,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的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是对实践的深度思考,不管在任何时期,我们的工作不能离开实践这个社会主体,不能脱离思想是社会实践之一的主体。毛泽东同志又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一种思想体系的形成,要从创建思想的角度,凝聚各种社会力量,使之的智慧成为一种创建思想体系的共识,让思想更具理性,更具科学发展的品格,更具有时代气质,更具有时代意义的普遍性。
一种思想体系的形成,既要有国内的经验,也要有国际的经验。这种经验就是战略思想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是思想成立的立足点。中国梦理论体系的构建也不例外,它遵循历史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规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勾画出新思想的轮廓,不仅为一种新思想的创建进行了理论准备,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顶层设计进行了实践上的先行先试。
中国梦的国际因素主要体现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原则中,主要体现出一个大国勇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甘于承担国际义务的精神,习总书记说:“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二战战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只有国际和平了,世界才能繁荣,只有世界繁荣了,中国梦才能从完整意义上实现。
中国梦的国际意义是用中国的力量联合世界的力量消除三个主义的蔓延。现在,国际社会严重存在着新霸权主义、强权主义、新干预主义,妨碍着当前世界的和平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些人身子是进入了21世纪,但是脑袋却还留在冷战时期,还留在零和游戏的那个时代”。这显然是鞋子不适合脚只有脚知道的一种逻辑关系的成立,也是鞋子适合不适合只有脚知道的一种辩证关系在历史和时代意义上的统一,从而揭示了国家的独立意义和坚持国情发展是一个主权国家根本立场的辩证关系与基本规律。从维护国际秩序上提出的反对三种主义倾向的新思想,不仅是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倡导,也是维护和发展世界和平正义的一种新方法和新思想,必将是世界和平发展的一面新旗帜。
从哲学原理的角度上讲,中国梦不仅是一种奋斗方向,也是一种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这种理论的形成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顶层设计上的指导思想,形成我们在复兴中华民族大业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终极意义的探索和解释,是一种思想价值在精神、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各种层面上的理论原理的确立。中国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表述,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顶层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孕育。
决定中国梦的历史航向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人民的力量凝聚改革的共识,使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汇聚成科学发展的正能量,直至成为一个时代的力量,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方向,中国梦才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最理想的梦想。(李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