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梦 >> 媒体聚焦
光明网:执政座右铭唱响中国梦
发布时间: 2013-04-09    作者:薛宝生    来源:光明网 2013-03-18
  字体:(     ) 关闭窗口

  3月1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750个座位全部坐满,来自中外的各路记者高兴地接受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会面。李克强务实、睿智、幽默地回答记者们提问的举动,无一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中国人大、政协“两会”相继闭幕之后,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首次举行的记者会。李克强首先以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的独有见面风格,开场就讲明了新一届政府面临的使命和如何履职的承诺。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

  如此的开场白,让富民强国的中国梦再一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而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依然以依法履职、忠实于人民为至高无上,敬畏法律,敬重人民,造福于民生,建设强盛中国,则是共和国总理执政心声的释放。

  当凤凰卫视记者在提问中希望李克强谈谈从政生涯一路走来,从最基层到最高层的个人情怀时,李克强的回答更让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大增,从中透彻出的执政座右铭,也更唱响了中国梦。

  “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讲述个人的经历,我想说的是,在我个人的经历,在读书、做事、文化熏陶当中,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九个字不是什么典籍的原话,是我的心得。我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当今的中国正需要这样的政府想事管事干事和做事。实现中国梦并不遥远,只要多做利国利民之事,就可以梦想成真。如果言行偏离大道,甚至违背宪法、法律,违背大政方针,违背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不能将国家利益与人民所望统一起来,进而转化成为一个个的实际行动和现实,那就会远离中国梦。

  这涉及政府和官员的执政心境是否健康,行为是否端正,责任是否落实。如果做人不正,办事不公,那就会让中国梦破碎。因此,“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九个字无疑是新政府执政胸襟的开阔表现,实现中国梦的坚定意志和智慧行动,同时也让民本理念的展示更具有丰富的内涵,进而坚定了人民的信赖之念。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是李克强个人的心得体会,也是中国政府的共识与行动。在中外记者会上,我们聆听到李克强的声音是那么坚定有力,震撼神州,震撼世界。新任总理该如何继续践行“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已经给出了许多精彩的回应。

  如何搞好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实现预期目标,李克强阐述了两个让大家可知可感的关系,那就是机构改革作为政府内部权力的优化配置,转变职能就要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

  这两个关系,都涉及简政放权的敏感问题,也就是纯属于做减法的“削权”。从自己身上割下肉,势必会很苦、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不过,我们的总理还是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的执政座右铭直击问题的要害。

  那就是“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瓶颈,靠决心和行动打破,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一定还会再起宏图。

  第一,是持续发展经济,第二,是不断改善民生,第三,是要促进社会公正,这是李克强回答记者提问讲得最具体,也是最长的问题。“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很明确,我们的政府是民生政府,要负责解决好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短板问题。当然,这些民生问题的最终解决,靠的是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人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

  在总理的眼里,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社会公正这个环节的跟上。“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如何成为社会公正的守护者?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建设一个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

  为政清廉是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关键。为此,李克强强调:“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他告诫所有的政府和工作人员,“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我们愿意接受全社会、接受媒体的监督。”这是李克强的又一次承诺。而他关于“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的执政态度和计划,以及关于“更重要的是,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的鲜明意见,则让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廉洁力量的保障。

  我们注意到,中国梦的核心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全面的小康生活,更具有幸福感。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确实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阻碍,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大业。针对这个问题,李克强再一次地给出了鼓舞人心的回应。

  他说:“我们还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前一段我收到财政报告,1—2月份,中央财政的收入增幅只有1.6%,可以推想,未来财政再保持高速增长的收入态势不大可能了,但是民生支出是刚性的,不能减,只能增,那就需要削减政府的开支。”

  “这里我们也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个“不得新建”,两个“只减不增”,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节俭为民,政府再苦也要凸显民生的中央政府,已经率先走在放飞中国梦的路上。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是唱响中国梦的希望所在,也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更是执政者的座右铭。但愿举国上下形成一股股敬畏法律、敬重人民的强大力量,把日子过好,过出中国人民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感,为现代人类增色。 (薛宝生 吉林)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