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治国理政进行时 >> 权威解读
论习近平的网络空间治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发布时间: 2016-09-27    作者:黄庭满    来源:宣讲家网 2016-09-26
  字体:(     ) 关闭窗口

  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网络空间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新空间,网络空间治理成为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新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互联网与人类社会发展、互联网时代中国和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网络空间治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中国关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主张等诸方面,发表许多重要论述,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时代性、实践性的理论观点,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网络空间治理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源于人类社会信息革命和人类实践,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顺应人类社会历史潮流、推动互联网时代发展、引领互联网时代前进方向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016年4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网络空间治理的时代基点 

  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和国家发展实践的展开与时代特征是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习近平从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历史阶段、人类社会全球化、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空间、中国前途命运、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的影响五个维度,提出一系列论述,对当今新的时代特征作出总体概括和科学说明。这些时代特征是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的时代基点,是认识网络空间治理问题的思想前提,是制定网络空间治理战略的基本依据。 

  1.互联网与人类社会历史阶段。习近平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视角,审视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影响,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提出“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历史阶段”的新判断。习近平从生产力角度指出,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习近平高屋建瓴地提出,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这些论述是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特征的科学诠释。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意味着人类社会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性质变过程中。这一阶段性质变过程与信息革命和互联网紧密相关。 

  2.互联网与人类社会全球化。习近平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横向视角,审视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影响,提出“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特性”的新观点。习近平指出,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这些论述是对当代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特征的科学诠释。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而开启。互联网打破人类活动的时空限制,实现人类点与点的对接和全球范围的交往,成为人类广泛联系的又一个“新大陆”,意味着人类社会全球化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与信息革命和互联网紧密相关。 

  3.互联网与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空间。习近平从空间视角,审视互联网对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空间的影响,提出互联网是“人类生活新空间”“国家发展新疆域”“国家治理新领域”的新论述。习近平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习近平还进一步指出,互联网这块“新疆域”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互联网“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这些论述表明,习近平不只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技术来看待,更是将互联网作为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新空间来审视。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展开。互联网引起了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空间革命”,网络空间成为与包含传统领土、领海、领空和太空在内的现实空间并行存在的一个新空间,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利益的新所在,是实现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目标的新依托。必须树立网络空间思维,使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共同有效地服务于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 

  4.互联网与中国前途命运。习近平把互联网与中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以高度的清醒意识,提出互联网是“历史机遇”和“最大变量”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我国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在今天信息革命时期,我国正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正处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这个大潮之中。“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习近平认为,互联网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给各行各业创新带来历史机遇。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习近平深刻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党长期执政所要面对的“最大变量”。如果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认真应对。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互联网是一个新兴领域,也可能是实现国家超越式发展的捷径。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需要紧紧抓住,挑战需要认真应对,要不断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让“历史机遇”成为历史动力,让“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5.互联网与世界各国前途命运。习近平把互联网与世界各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以高度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引领互联网时代发展方向的行动纲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认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他还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一个富含中国智慧、全球视野的新概念。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的“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网络空间治理上的合乎逻辑的延伸,是“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新内容,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划时代发展。 

  网络空间治理的新理念 

  网络空间治理理念是网络空间治理主体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观点,是网络空间治理的价值取向和指导网络空间治理的根本原则,决定着网络空间治理的总体方向和最终成效。习近平在网络空间治理各领域提出的丰富理念,可以集中概括为“造福人民”“担当”“新发展”“同心圆”。其中,造福人民是核心价值理念,担当是政治责任理念,新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同心圆是关键使命理念。 

  (一)造福人民是核心价值理念。网络空间治理为了谁,是网络空间治理要明确的首要问题,决定着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价值。习近平明确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习近平在论述网络空间治理时将“为人民服务”表述为“造福人民”,提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人民。这表明“造福人民”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担当是政治责任理念。网络空间治理要有怎样的责任感,是网络空间治理要明确的中心问题。习近平将“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执政理念的核心内容提出,并明确指出“担当就是责任”。在论述网络空间治理时,习近平多次强调网信战线要敢于担当,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要有国家担当、社会责任,为促进国家网信事业发展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表明担当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政治责任理念。 

  (三)新发展是第一要务理念。网络空间要追求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是网络空间治理要明确的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对网信事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先行一步”的要求,指出,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这表明新发展是网络空间治理的第一要务理念。 

  (四)同心圆是关键使命理念。网上网下两个空间思想共识建设问题,是网络空间治理要明确的关键问题。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是国家发展所依托的两个空间,国家在两个空间的奋斗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目标方向确定后,思想认识就是关键。网络空间如果没有和现实空间在奋斗目标上的共识,就会分散精力、牵扯力量、阻碍前进。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表明同心圆是网络空间治理的关键使命理念。

  网络空间治理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治理思想是网络空间治理理念的系统展开,是彰显网络空间治理理念的主张和思路,也是实施网络空间治理战略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新思想,涉及网络空间理论和实践范畴、网络政治空间、网络经济空间、网络文化空间、网络生态空间、网络国防空间、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网络空间技术建设、网络空间人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基本问题,各个理论观点紧密衔接、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网络空间治理思想体系。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关于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历史阶段、人类社会全球化、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空间、中国前途命运、世界各国前途命运影响等方面的论述,也是网络空间治理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 

  (一)关于网络空间理论和实践范畴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反映其固有属性、特性以及它们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基本范畴。网络空间范畴是网络空间治理思维的逻辑形式。分析范畴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习近平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揭示网络空间一系列基本范畴的辩证关系,为正确认识网络空间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推动网络空间科学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 

  1.虚拟与现实。虚拟与现实是关于网络空间属性的一对范畴。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习近平还指出,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们都是有形的。这些论述揭示了网络空间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由此揭示出网络空间的社会性。 

  网络空间是人类以技术为基础建构的空间,以信息的方式实现其存在,具有鲜明的虚拟性特征。在网络空间,人虽然以符号化形式出现,但其活动是现实人格和现实利益的反映。现实人格和现实利益是虚拟的基础,虚拟则是现实人格和现实利益的延伸。网络空间基于现实空间、反映现实空间,又反作用于现实空间,使现实空间呈现新的特点,重构现实空间秩序。虚拟与现实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因此,网络空间的虚拟是相对的,网络空间本质属性是形式上的虚拟性和本质上的现实性的结合。 

  人类(包括各种社会力量)在网络空间中从事各种活动,使网络空间就不单单是一个物理性质的技术空间,而是附加了一系列历史的、现实的、甚至是想象的社会性元素,成为一个充满着复杂社会关系的社会空间,具有了政治、经济等不同的价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空间可分为一国自身网络空间和国际网络空间。一方面,网络空间内部诸种关系不是无政府状态。现实人格和现实利益是虚拟的基础,而人总是在国家这一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生存;国家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中“人”、“网络设备”、“软件产品”的管理者,这就决定了国家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国家是一国自身网络空间建构的核心主体和最终控制主体,也是维护网络空间个人权利和尊严、处理网络空间国际级事务的核心主体。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法律关系必然是网络空间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内部诸种关系也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虚拟是现实人格和现实利益的延伸,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活动延伸至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不断融合,使网络空间内部诸种关系也表现为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社会关系、军事关系等具体内容,网络空间成为一个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军事的空间。 

  可以说,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网络空间的社会性,是关于网络空间和网络空间治理的认识论前提,是认识网络空间其他范畴、构建网络空间思维和网络空间治理思维的基础性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构建对网络空间治理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网络空间,使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良性互动,共同造福人类。 

  2.自由与秩序。自由与秩序是关于网络空间价值的一对范畴。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这些论述揭示了自由与秩序之间的辩证关系。互联网使人实现了超越时空交流和服务的自由性,但自由是相对的,如果每个人都不受约束地自由行事,不仅使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甚至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挑战。没有秩序,自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脱离了自由,秩序是“一潭死水”,网络空间因为没有活力而将停滞不前。良好秩序是人们创造力迸发和潜力发挥的基本前提,只有在良好秩序下才能培养健康的网络空间活力,促进网络空间发展与繁荣。良好秩序主要通过法律、制度和道德来规范和保障。网络空间治理应该构建体现自由的法治秩序,谋求自由与秩序的协调发展,实现自由与秩序的和谐统一。 

  3.一致性与多样性。一致性与多样性是关于网络空间矛盾运动的一对范畴。习近平指出,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这一论述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习近平同时指出,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这些论述揭示了一致性与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三共同”(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着眼的是凝聚共识,是一致性问题。“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着眼的是包容差异,是多样性问题。网络空间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是在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一致性和多样性相互存在、相互作用,多样性的丰富为一致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一致性的增强为多样性的发展提供方向保障。网络空间治理就是不断增进一致性、正确对待多样性的过程,在增进一致性基础上,正确对待多样性;在正确对待多样性基础上,善于在多样性中加以正确引领,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促进和凝聚共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4.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是关于网络空间行为规范的一对范畴。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同时,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一个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这些论述揭示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法律是国家强制力规定的人的行为底线,属于他律的范畴。道德是人的行为价值取向,属于自律的范畴。法律与道德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功能互补、相互促进,更是发展融合。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的有机统一,既坚持法治思维,依赖国家强制力的硬性手段保障,又将网络道德建设作为补充和助推器,依赖人的道德义务的支持,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文明。 

  5.安全与发展。安全与发展是关于网络空间运行状态的一对范畴。习近平指出,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习近平还从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和信息化的关系、国家间网络安全等角度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在发展新技术新业务时,必须警惕风险蔓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安全的涵义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概念,安全的跨国性、综合性和联动性日益突出。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各国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这些论述揭示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确保安全基础上的发展,离开安全前提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之间紧密关联,没有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越快,造成的危害就可能越大;而没有信息化发展,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将大大受到限制,已有的安全甚至会丧失。发展与安全相互促进,要在追求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新本领,加强网络安全治理,确保国家安全。 

  6.自主与开放。自主与开放是关于国家网络空间发展方针的一对范畴。习近平认为,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他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向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不断前进。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同时,他指出,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中国开放的大门不能关上,也不会关上。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鼓励和支持网信企业走出去,深化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到“国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覆盖到哪里”。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发展空间。外国互联网企业,只要遵守我国法律法规,我们都欢迎。习近平还将“促进开放合作”作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四项原则”之一,指出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些论述揭示了自主与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自主与开放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自主是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网络空间发展道路的性质和基本趋势,只有增强自主能力,才能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领域获得主动权,才能不断增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任何时候都必须把自主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开放是增强自主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开放才能推动互联网信息自由流动,实现国际合作和交流互鉴,更快地增强独立自主能力,更好地推动互联网造福人类。 

  7.主权与民主。主权与民主是关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民主化的一对范畴。习近平提出,国际社会应该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不搞单边主义,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习近平认为,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都不应受到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他还将“尊重网络主权”列于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四项原则之首,指出“《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产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覆盖国与国交往各个领域,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这些论述揭示了主权与民主之间的辩证关系。“网络主权”是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一个富含中国智慧、全球视野的新概念。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然延伸和表现,是国家主权的新内容。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民主化是国际关系民主化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然延伸和表现,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内容。尊重网络主权是国与国和平共处、建立国际网络空间民主治理机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网络主权,各国就无法平等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无法实现网络空间的对话合作和民主共治,无法有效解决互联网给全球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同时,离开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民主化,就难以限制奉行单边主义者的“无限主权”损害一国网络主权,公正、合理的国际网络空间秩序就无从建立,互联网造福人类的崇高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关于网络政治空间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是政治空间。人类在网络空间传播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从事政治实践活动,形成了网络政治。网络政治促进新型政治沟通,丰富和提升人们的政治认知,也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执政能力在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网络化对加强网络空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习近平认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他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要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习近平高度重视政治工作创新问题,强调要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特点和规律,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网民来自于人民,网民也是群众。习近平提出“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习近平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习近平对党的统一战线提出做好特殊群众工作的新要求,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习近平还对群团组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出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群团组织要提高网上群众工作水平,实施上网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群团网站,推进互联互通及与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的合作。加强网宣队伍建设,综合运用维权热线和网络论坛、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上引导和动员。 

  互联网搭建起一个平等交流的技术平台,拓宽了政治参与渠道,成为民主政治新的生长点。习近平洞察这一历史趋势提出,要让互联网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要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习近平还希望人民政协丰富协商形式,指出,人民政协要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建立健全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等多种协商方式,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国家治理能力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对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网络空间也是国际政治博弈的新空间。在网络空间,国际政治行为是对话还是对立,决定着网络空间国际关系和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不同走向和前景。对此,习近平倡导对话协商,培养网络空间政治互信,促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他提出,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习近平指出,中美双方理应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就网络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中国愿同美国建立两国共同打击网络犯罪高级别联合对话机制。

  (三)关于网络经济空间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是经济空间。网络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为核心资源的人类社会新的经济形态。人类在网络空间从事经济活动,使社会生产首次出现在现实空间和网络之间的大分工,意味着数字化、网络化的生产方式兴起。网络生产方式广泛深入地融入传统经济,推动传统经济发生深刻变化,成为传统经济转型的引擎。 

  习近平指出,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建设网络强国,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要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向着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进。 

  互联网信息服务惠及人类生活,也能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使信息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习近平指出,中国自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一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网络经济,推进信息惠民。习近平要求,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习近平重视互联网对促进产业变革和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作用。习近平认为,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面对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同制造业的结合,推进“再工业化”,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他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要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要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发展智能制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习近平强调,我们重视发挥互联网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实施互联网+政策,鼓励更多产业利用互联网实现更好发展。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习近平还提出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的主张。他认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习近平指出,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愿意同各国加强合作,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区等,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互联网新兴产业是竞争高地,互联网企业是新兴产业的载体。习近平指出,要出台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充分发挥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创业探索。鼓励和支持企业布局前沿技术,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创造和把握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竞争,拓展海外发展空间。 

  (四)关于网络文化空间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是文化空间。人类在网络空间从事文化活动,形成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文化形态,实现了文化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手段和文化观念的全方位创新,具有大众性、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和丛林性等特点。一方面,网络空间是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极大地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开阔人们视野,促进个性培养,提升人类智慧;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锋和角力、民心民意争夺的新领域。一些非主流的、歪曲事实的、不稳定不成型价值态度的信息碎片化地扩散传播,混淆视听,涣散和弱化主流文化,解构人们的认知、情感、观念,容易导致出现文化盲从现象,加剧文化认同危机,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历史信仰形成巨大冲击,给国家的文化安全带来严重挑战。 

  对此,习近平深刻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他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有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习近平就如何建构网络主流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 

  ——关于网络文化性质和方向。文化性质和方向是价值观问题。文化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标准,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安全。习近平认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习近平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网络空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网上舆论工作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网络文化根基。文化根基是民族认同和凝聚问题。民族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民族凝聚与发展的深层动力。民族文化弱,民族凝聚力就弱。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汲取营养,获取力量,赋予时代精神。要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 

  ——关于网络文化基调和格调。文化基调和格调是导向问题。文化基调和格调是文化在价值观、审美观、情感观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总体倾向,体现文化建设的趋势、走向。好的文化基调和格调,赋予人们好的价值判断、道德追求、审美情趣。习近平提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要求。他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他强调,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做好网上舆论工作,要“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网络空间要“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关于网络文化话语权。文化话语权是影响力问题。话语权是指以话语为载体,提出并阐释自身观念,并使他人接受、认同并影响其行为选择的能力。话语权决定社会舆论的走向,也具有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功能,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认为,目前,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我们也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方面还没有话语权。习近平提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创造性论述。他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认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关于网络空间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共同进步问题。只有超越“文明冲突论”,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才是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推进国际文化新秩序建设、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习近平认为,如果说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是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刚力,那么人文交流则是民众加强感情、沟通心灵的柔力。只有使这两种力量交汇融通,才能更好推动各国以诚相待、相即相容。习近平将“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作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之一,指出,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关于网络文化建构的重点工作。建构网络主流文化,要求国家力量正确使用信息手段,以协调网络空间文化认知的冲突并取得明显优势。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而且,新闻信息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具有重要的引导、教育和动员人的功能。文史哲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形成起着基础支撑作用,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必须做好网络空间新闻舆论、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和历史文化工作。 

  1.网络空间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非常多,集中体现在他对互联网媒体属性、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舆论引导、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等若干重大问题的认识上。 

  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互联网的媒体属性和网上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他认为,很多人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习近平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就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把握好“时、度、效”的方法论。他指出,做好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习近平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创新。习近平认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他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2.网络空间文艺工作。习近平认为,在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途径方面,“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他认为,对新的文艺形态,我们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这方面,我们必须跟上节拍,下功夫研究解决。习近平指出,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3.网络空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认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他指出,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 

  4.网络空间历史文化工作。习近平认为,学习党史、国史,是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他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习近平还对共青团引领团员青年就网上侮辱邱少云烈士的现象进行抨击提出表扬,称赞团员青年的行动压住了歪风邪气,弘扬了正能量,做得好。 

  (五)关于网络生态空间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是生态空间。人类在网络空间会合聚居,交流思想和物品,进行多样化的接触,形成新型的人化公共空间——网络生态空间。网络生态是现实社会生态的延伸和反映,和现实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一样,很容易受到污染。网络空间的公共性使维护网络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他认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出“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他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要本着对着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习近平还向国际社会呼吁和指出,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建设清朗网络空间,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习近平认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并指出,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这些重要论述同样适用于指导网络空间生态治理。网络空间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开放性与动态性。清朗的网络空间不是死水一潭,“死水一潭”的网络空间因为没有活力而必将停滞不前。但网络空间的活力不等于无序发展,更不等于“暗流汹涌”,无序与“暗流汹涌”不仅对网络空间健康活力造成巨大危害,甚至使网络空间丧失发展的可能。有序而充满活力的网络空间才是清朗网络空间的要义。 

  (六)关于网络国防空间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是国防空间。国家网络空间是国家的“网络领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网络空间是国家安全新领域,与其他领域的安全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的全局。网络空间成为国际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不少国家都在发展网络空间军事力量。因此,国家防务自然地延展到网络空间,网络国防成为互联网时代国防的新内容。 

  习近平认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互联网这块“新疆域”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建设网络强国要向着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网络空间对军事安全影响逐步上升。做到军事安全保障有力,必须把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世界军事发展的深刻影响,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习近平认为,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发展变化,以信息化为核心,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作战思想、作战力量、组织体制和军事管理创新为基本内容,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正在推动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习近平指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军事创新这个优良传统,努力建立起一整套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新的军事理论、体制编制、装备体系、战略战术、管理模式。推进军事创新,要勇于改变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想观念;改变维护传统安全的思维定势,树立维护国家综合安全和战略利益拓展的思想观念。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把信息安全工作作为网络强军的重要任务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保底工程。 

  习近平要求,对“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指出,要加快网络空间力量建设,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斗争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遏控网络空间重大危机,保障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网络空间是国防的新领域。维护网络空间安全需要各种力量共同参与。习近平指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 

  全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网络空间面临的挑战和威胁越来越多,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习近平认为,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习近平主张,各国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各国应该共同努力,防范和反对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的恐怖、淫秽、贩毒、洗钱、赌博等犯罪活动。不论是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应该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予以坚决打击。各国应该携手努力,共同遏制信息技术滥用,反对网络监听和网络攻击,反对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对恐怖主义的应对手段要新,着力加强网络反恐,坚决打击利用新媒体等渠道策划和煽动恐怖活动。 

  (七)关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方面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是国际社会空间。互联网使信息、观念、资本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国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系统效应。全球互联网领域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现有的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国家是国际网络空间建构、处理网络空间国际级事务的核心主体。如何推动和控制网络空间建构的进程,确保网络空间的和平利用和国际关系的和谐互动,实现网络空间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塑造一个更美好、更理想的家园,是各国应共同回答的课题。 

  习近平认为,当今时代,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从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互联网无处不在。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治理互联网、用好互联网是各国都关注、研究、投入的大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习近平从人类整体利益和共同命运的高度,树立共同发展和共同责任的时代思维,提出全球网络空间建设“四大目标”和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建设“三大目标”。习近平指出,中国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习近平表示,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习近平就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提出应该坚持“两大理念”,认为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他还就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提出应该坚持的“四项原则”,即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 

  这些新论述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主权”等新论述一起,都是中国打造的全球共通的互联网治理话语体系组成部分,向全球传达了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主张。“中国主张”把一国网络空间利益同各国网络空间利益结合起来,把一国网络空间发展同各国网络空间共同发展联系起来,奏响了实现各国网络空间共同发展繁荣的时代主弦律,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国努力完善全球治理、与各国携手应对互联网挑战的自觉担当,是中国在互联网全球治理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 

  (八)关于网络空间技术建设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是以技术为基础的空间。网络空间由相互关联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网络构成,其边界不是固化的物理存在,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没有技术就没有网络,技术不精就无法发展。网络空间治理过程是技术不断演进的过程。 

  习近平认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互联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要想富,先修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是网络空间发展的前提,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支撑。没有泛在、智能、安全、高效的网络支撑,拓展网络空间就是空话。习近平认为,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只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才能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要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的目标不断前进。要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核心技术是网络空间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核心技术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网络空间的主导权,是网络空间安全利益的保证。习近平极为重视互联网核心技术问题。他认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和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以及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领域,我们同国外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能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很有可能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也就是要把最强的力量积聚起来共同干,组成攻关的突击队、特种兵。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习近平认为,技术要发展,必须要使用。在全球信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我们不拒绝任何新技术,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不拒绝。 

  (九)关于网络空间人的建设的新思想 

  网络空间是人类建构的新的生存空间。一方面,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目的和水平建构网络空间,认知、目的和水平不同,对网络空间发展的影响不同,不同的网络空间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全新作用机理颠覆了人类的传统生存方式。在网络空间,生存环境变化与人的适应性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二者相互作用中容易出现“二律背反”情况。这些都对人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人的建设问题将一直伴随着网络空间治理的进程。 

  “人民群众”是网络空间发展历史的创造者。人运用互联网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网络空间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在网络空间中的任何生存活动本质上都是对网络空间的一种“社会建构”,必须树立社会化生存意识,成为具有自律品格、理性意识、社会责任感、良好网络素养的网络空间“好的创造者和建构者”。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全党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发动全社会参与维护网络安全,培育“中国好网民”。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专业人才在网络空间历史发展、网络空间治理中起着引领作用。要重视和加强专业人才建设。习近平认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他指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网信领域可以先行先试,抓紧调研,制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办法。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人才流动上,国外那种“旋转门”制度的优点,我们也可以借鉴。在人才选拔上要有全球视野,下大气力引进高端人才。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断提高我们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习近平还对新闻舆论工作人才建设提出要求,指出,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网络空间治理的新战略 

  网络空间治理战略是为彰显网络空间治理理念、贯彻网络空间治理思想所确立的战略目标、战略举措和战略保障。习近平对网络空间治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谋划、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网络空间是国家发展的新空间,是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必须以国家意志来加强顶层设计。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由习近平亲自任组长,成为中国互联网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习近平指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从战略上解决中国过去互联网管理体制存在的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权责不一、协调不畅等弊端,开启以国家意志对网络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和系统治理的新时代。 

  (二)网络强国战略 

  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也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讲话中,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并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将“网络强国战略”写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作了部署。网络强国战略,是一项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擎画国家未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部署。 

  (三)“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 

  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加快融合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态,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在深刻世界,让各国站在科技革命的同一起跑线上。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作了部署。习近平认为,如果实现了通过互联网平台汇集社会资源、集合社会力量、推动合作创新,形成人机共融的制造模式,那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将给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方式带来深刻影响。浩瀚的数据海洋就如同工业社会的石油资源,蕴含着巨大生产力和商机,谁掌握了大数据技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资源和主动权。“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是两项把握历史机遇、抢占世界科技革命先机、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部署。 

  (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互联网带来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信息传播特征和舆论生成影响规律。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战略部署。 

  (五)世界互联网大会 

  网络空间是个人、组织、国家等各种力量共同建构的空间,网络空间治理需要集中各种力量的智慧。2014年,中国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做出政治创新,倡导并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每年举办一届。习近平指出,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希望搭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一个平台,共同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项引领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创新、推动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新格局、凝聚共识共同应对互联网挑战、让互联网造福世界、彰显互联网大国担当的战略创举。 

  (千龙网总裁、总编辑 黄庭满)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