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高扬,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
一次艰难而伟大的复兴航程,95年前,从嘉兴南湖那艘红船起锚。
筚路蓝缕,一程又一程——
“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年多前,在庆祝人民共和国65岁华诞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满怀豪情地向世界宣告。
长风万里,破浪前进。
承载着5000多年灿烂文明和近现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伟大复兴的梦想,承载着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力量,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挺立时代潮头,引领“中国号”巨轮,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前进……
一幅蓝图正在铺展——3年多来,以中国梦为统领,不断完善治国理政顶层架构,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境界
习近平:“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年多前,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让全世界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3年弹指一挥间。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的境界。
3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历史方位清晰可辨——
2016年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
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5年冲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史无前例。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日可待;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毅前行。
“一个梦想、两个百年,是对‘三步走’战略思想的重要发展,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架构的逻辑起点。”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
登高望远。伟大的宏愿,催人奋进;美好的景象,激动人心。
从各行各业迸发出创新创业的激情活力,到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从两岸领导人实现跨越66年的历史性握手,到全球华侨华人泛起深沉的家国情愫,中国梦犹如苍穹北斗,引领中国格局呈现千年未有之大气象。
3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次第铺展——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时代课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全新的战略思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牛鼻子”,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实践逻辑更加严密。
3年多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内涵不断深化——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落下帷幕。历经艰苦谈判,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终于诞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大会开幕式上,出现了习近平的身影,响起了中国声音,为协议达成注入了中国动力。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是问题倒逼出的答案,也是中国发展理念革故鼎新的缩影。
发展速度在换挡,发展方式在转变,经济结构在调整,发展动力在转换。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掀开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年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运筹帷幄、总揽全局,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全方位推进,治国理政新成就举世瞩目,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写下人类发展的新篇章。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3年多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党中央牢牢把握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习近平:“风物长宜放眼量。分析中国经济,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
2014年7月8日,中南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开启中国梦新航程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号”这艘航船行稳致远的主发动机。
时迁势移。如今中国经济航船行驶的海域中风高浪急,暗流涌动。
放眼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已经7年多,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发达经济体走势呈现分化,新兴经济体增长反复波折。
审视国内,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增长新动力不足和传统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速从2012年起放缓至8%以下……
沧海横流,首在掌舵。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在较大下行压力情况下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
胸怀全局,牢牢掌控发展主动权。
“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201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作出重要判断。
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首次提出“新常态”,到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系统阐释,再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论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怎么看”和“怎么办”,经济宏观调控思路进行重大创新,打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理念上更加清晰——
过去依靠粗放式发展实现高增长的模式一去不复返了,转方式调结构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必须摈弃传统发展思维,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谋划发展。
行动上更加坚决——
加减相伴,破立并举。简政放权、结构调整、改革创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强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方向清,任务明。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无论是在国内调研时,还是在参加国际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经济形势总是强调“定力”和“信心”二词。
定力,来自对发展态势的深刻把握。
信心,来自对经济工作的高超驾驭。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一系列开创性重要会议的召开,无一不体现出党中央对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精准眼光和驾驭能力。
3年多来,党中央以智慧和勇气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注重需求侧到强调供给侧,对症下药,推动经济发展乘势而进。
创新驱动,催动新生活力——
产品未上线,就获得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上线两个月,又获得1亿元的融资……在杭州梦想小镇里创业不到一年的“空格”APP公司,正创造成长奇迹。
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蔚然成风。
各种模式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新动力在不断成长。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日均新登记企业超1.1万家,创新创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格局重塑,打开发展疆域——
三大经济战略,以气象万千之势谋划经济新蓝图:“一带一路”让中国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长江经济带横亘东中西,预计能撬动数万亿元的投资大市场。
同50多个国家一道积极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丝路基金;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以开放思维重塑新格局,不断凸显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担当”。
结构优化,凸显充沛后劲——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60%,服务业占比超过50%,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正在迅速崛起,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之锚”。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年经济总量,当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仍居全球第一。
风帆启航再驰骋,大海扬波作和声。
一种动力强劲迸发——3年多来,攻坚克难,蹄疾步稳,党中央领航“中国号”向改革深水区挺进
习近平:“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时,摆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是一道严峻的改革考题——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攻坚克难,成为执政党面临的一场新的赶考。
——上任伊始第一次出京考察就奔赴改革开放前沿广东,显示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决心;
——半年后赴湖北就全面深化改革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要把握的5大关系、需要深入调研的6个重大问题;
——近一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纵览过去3年多岁月,人们不难发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矢力推动,蹄疾步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涉及15大领域、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的宏伟蓝图迅疾铺展开来,令世界为之瞩目。
“这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空前的!”海外观察家发出感叹,“习近平的谋略和胆识让中共在改革的顶层设计上又实现了一次新飞跃。”
顶风破浪,中国改革义无反顾向着深水区挺进。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定下了一个有温度的基调。
截至2015年12月,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已经召开19次——每次会议都是总书记主持,都聚焦改革任务,审议通过一个个改革方案,提出一项项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
3年多来,一系列难题、禁区在党中央的统筹谋划中被攻破——
730天、审议90多份文件、制定出台近100项深改方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帅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两年来的工作单。
在深改组的统筹谋划、强势推进下,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纷纷破题。
改革没有禁区,改革就是要“动奶酪”。
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央企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足球改革……以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一一砸开。
3年多来,新格局、新气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指挥的攻城拔寨中被开创——
改革路,强国梦,虽千万人吾往矣!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改革创新社会体制,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冲破利益固化藩篱,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引领中国打开了发展的新格局。
2015年底,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一锤定音。“军队改革的落地,标志着习近平缜密构思中的强国布局基本完成。”一家国际知名军事评论机构如此写道,“中国正变得越来越自信。”
前进路上的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下劈波斩浪;3年多的实践,改革之势,如滚滚春潮席卷神州大地,深刻改变着国家面貌和人民命运。
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一年后,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天津、福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先行先试的探索性试验,到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化道路,中国改革扎实向前。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宣告终结,近4000万“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同“体制外”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中国的改革正加速促进着各群体间的权利公平,增进着社会的稳定和谐。
2015年10月1日起,全国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企业登记模式,不再发放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企业登记手续大大简化,不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程度在改革中稳步提升。
“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一份情怀始终牵挂——3年多来,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指向,党中央始终与人民心连心
习近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民者,国之根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更是治国理政的应有之义。
湘西十八洞村60多岁的苗族大妈石爬专,深深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对她说的话“你是大姐。”
“吃得饱吗?”“有果树吗?”“养猪了吗?”……总书记揭开米仓盖子察看,走进猪圈看老人养的两头猪。
“为了谁”——一个执政党“吾日三省吾身”的根本课题。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的提出,是治国理政方略的与时俱进和人民幸福的新飞跃。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2012年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以来,脱贫攻坚他“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
住窑洞、睡土炕、忍叮咬,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陕北岁月,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青年习近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这份终身难忘的黄土情结,伴他从西北山村到华北县城,从东南特区到执掌一省,从直辖市市委书记到掌舵“中国号”巨轮……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他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丈量着中国大地;用真切朴实的话语,熨贴着困难群众的心。
见微知著,枝叶关情。
“老书记”“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人们对习近平亲切称呼的背后,讲述着这样的真理:你与百姓有多近,百姓就对你有多亲。
数据无言,却最有说服力:从2011年到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2亿人减少到7017万人,累计减贫5221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的总量。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央领导是人民的大勤务员。”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纷纷深入基层,他们念兹在兹的是亿万人民的小康生活。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破浪前行的“中国号”巨轮,所有乘客都是“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印记深深铭刻:
——“梦想”成为最澎湃的动力。
中国梦,人民梦。今天中国人所需要的,不仅是衣食住行的保障,更是人生出彩的梦想。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由千千万万个微小的梦想共同托起。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中央大政方针与基层创造精神共振激荡,交汇为激昂的时代主旋律。
——“共享”成为最基本的发展要求。
改善民生不是一时一事的政策安排,而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当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形之手”不仅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民生指标却稳中有升;企业养老金连年上涨,退休人员共享发展成果;织就世界最大的养老、医疗、教育三张“全民保障网”,不让一个百姓“漏底”……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
——“尊严”成为最核心的价值关切。
一个国家的分量,来自于这个国家每一个个体的质量。
有尊严,才有幸福。司法改革深入推进,公平正义的阳光洒遍中华大地。“身份”鸿沟不断填平,“新市民”与“老市民”、“体制内”与“体制外”共享同一片蓝天。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日益清晰。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
五大发展理念首先坚持的是人民主体地位。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力量源泉。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营造,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起最强正能量。
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福利到权利,3年来,“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被续写发展的新篇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写下生动注脚,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中国梦的里程碑上。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每当风雨来袭,党中央与全体人民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一个核心更加坚强——3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确保航向正确,党中央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关键是抓好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7月11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细雨蒙蒙。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凝重深远。
执政60余载,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一往无前。
今天,世界第一大政党领导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正努力破解世界最大的发展难题、走出一条人类历史上从未走过的道路。与此同时,党内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
正是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思想、组织、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项建设全面推进,打出一套治党管党“组合拳”,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境界。
这是从“我”做起、以上率下的3年——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新一届党中央上任伊始即向全党承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
从身体力行八项规定,到全程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带头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中央用“讲认真”的精神、“有担当”的行动,使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高度结合,形成了巨大的“头雁效应”。
这是“严”字当头、动真碰硬的3年——
从严治党能有多严?3年多来的实践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力:
严查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案件,打破“刑不上大夫”的猜想;实现中央巡视、派驻两个“全覆盖”,打消“反腐有禁区”的疑虑;累计超过14万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问责,扭转“法不责众”的心态……
一个“严”字,体现在严格执纪、严肃问责上,体现在严明纪律、严守规则上,贯穿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方方面面,使我们党在不断试错、纠错中修正自我,在不断自省、自警中永葆本色。
这是完善制度、依规治党的3年——
前不久,党中央“一揽子”修订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项法规相互配套、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的完美结合。
修订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一个五年规划,首次开展党内法规清理,制定出台30多件重要党内法规……党内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30多项改革举措,党建制度改革扎实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着力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使之成为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治党方式。
这是从“小”抓起、持之以恒的3年——
谁也没想到,一张贺卡、一盒月饼、一顿饭局这样的“小事”,一抓就是3年,不仅没有“一阵风”,而且“越往后执纪越严”。
抓小事恰恰体现了大智慧。这些作风上的“小事”,不抓就会成为无形的墙,将党和人民群众隔离开来;较起真来,就会成为我们党徙木立信、改进作风的第一步。
一步迈出去,永远在路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3年,规范内容大大拓展,至今仍然动辄则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一年,收尾不收场,“四风”问题继续得到整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让抓作风成为习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党管党上既有想法,也有招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均取得丰硕成果。
全面从严治党,横扫陈垢积弊,使全党重拾强健体魄——
一大批腐败分子被清除出党,近千名副处级以上“裸官”被调整岗位;尊崇党章意识越来越强,敬畏党纪之弦越绷越紧;抵制“四风”问题、不搞团团伙伙成为一种共识,忠诚组织、坚守信仰成为一种自觉……
全面从严治党,吹散政治“雾霾”,提升治理能力——
歪风邪气少了、吃拿卡要少了、“甩手掌柜”少了,与此同时,朴素之风多了、服务意识多了、求真务实多了……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使之成为各项事业根本保障——
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以非凡定力适应新常态;专题研究扶贫、城市、外交等工作,为各项事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高规格召开民族、宗教、统战、群团会议和“新古田会议”,把社会各界和广大官兵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
历史大潮奔涌向前,执政之考从未停止。
在固本培元、激浊扬清的实践中,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不断成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一个历经近百年的大党正以崭新姿态,勇立潮头,掌舵扬帆。
一种视野宽广深邃——3年多来,纵览风云,经略八方,党中央积极统筹两个大局,为实现中国梦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习近平:“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手笔布局,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个承前启后的外交新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号”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
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统筹全局的战略思维、主动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大国胸怀……3年多来,“中国号”领航者的新气度、新风格,令全世界印象深刻。
大块头,有大格局——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从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至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党中央治国理政尤其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全过程。
从在莫斯科4个方面阐述“这个世界”,到联合国峰会阐述“五位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总布局和总路径,从中国梦、世界梦的反复阐释,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对发展中国家作出“坚持正确义利观”的郑重承诺,3年多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赢得共鸣。
大格局,体现在理念上,也体现在实践上。
“计利当计天下利。”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到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参与。
建立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并启动项目运营;中欧班列“换挡提速”、增开新开,互联互通加速推进;从中巴、中蒙俄到孟中印缅,一条条经济走廊抓紧建设;一大批多边双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一带一路”犹如两条彩带,将44亿人口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块头,有大进取——
习近平主席在到访国报刊上发表19篇署名文章,主动介绍中国;与印度领导人开启“家乡外交”新形式;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得到50多个国家响应;从G20峰会到上合峰会、金砖峰会,积极提出中国主张……
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更加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积极进取的外交风格。
4次、7次、8次……习近平主席3年出访19次,历时124天,足迹遍及五大洲40个国家。
3年里,1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中外领导人互访越来越频密;从亚信峰会到APEC北京会议,一场场“主场外交”异彩纷呈。
积极推进大国关系创新,精耕细作周边外交,积极运筹多边外交,深化拓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扩大同各国利益共同点,为“中国号”巨轮远航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大块头,有大智慧——
庄园会晤、瀛台夜话、白宫秋叙……中美元首3年里3次独具匠心的会晤,定格在历史画册里。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种富有远见的替代性模式,即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是一种富有智慧的政治远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
“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
生动隽永的话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增进了外界对中国的理解,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合作。
访非时同11个非洲国家领导人和非盟委员会主席举行早餐会,到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时同加勒比9国领导人会晤……习主席开创“一对多”式的会晤安排,访问一国辐射一个地区。
大块头,有大胸怀——
裁军30万!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告。
“胜利日外交”,彰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胸怀。
这份胸怀,体现在对全球性挑战的应对上: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从西非埃博拉疫情到尼泊尔地震,第一时间派出专家,送去物资;承诺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这份胸怀,体现在一笔笔真金白银上:设立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设立首批资金100亿美元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
讲故事、评历史、谈文学、用典故……一次次演讲生动亲切;
聊足球、品咖啡、进农家、吃烤鱼……一次次访问朴实自然。
3年多来,一个自信大气、从容淡定、沉着平和的中国领航人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
3年多来,中国声音广被倾听,中国倡议备受瞩目,中国作用更被看重。
——“朋友圈”越来越大:同67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72对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基本成型。
——积极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同韩国、澳大利亚等签署自贸区协议,“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议逐步生根发芽。
——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紧锣密鼓推进,到获准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中国号”同各国相向而行。
——从“中国高铁”到核电“华龙一号”,中国品牌、中国高端制造进一步走向世界。
——中国领导人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既坚持底线,捍卫利益,也加强合作,管控分歧。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英国首相卡梅伦感叹,中国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际体系的看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越来越有分量的“中国号”,同其他国家一起千帆竞发,跨洋过海……
时光的年轮,跨进2016年的门槛。
这一年,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将聚首中国杭州,共商世界经济巨轮的未来。
88公里外,南湖红船静静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