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实践 >> 新实践新成就
黄庆:关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认识和思考
发布时间: 2016-05-03    作者:黄庆    来源:国史网 2016-05-03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思想,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认清落实“十三五”规划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理解《建议》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借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各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创造更好条件。

  一、必须充分认清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面临的新形势

  《建议》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期间,国际国内环境的基本特征出现了新的变化,对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国际形势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成为推进全球变革的重要力量。全球经济总体低速发展,增长态势减弱,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对市场的争夺愈加激烈。国际经济秩序也进入新一轮重构和调整期,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试图通过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控制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和制定权,增加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本。此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发展速度、发展动力和发展优势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尤其是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迫切和艰巨。从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水平上看,总体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无论贸易还是投资领域都存在“短板”。对外开放战略布局还不够合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济贸易争端和摩擦以及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参与和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需要提高。

  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调整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必须看到,“十三五”时期,要保持经济稳步发展,必须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有效化解国内的矛盾。必须认识到,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既是中国适应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积极应对全球规则竞争日趋激烈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中国继续进行改革开放、执行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在要求。

  二、必须正确理解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和部署

  一是需要准确理解坚持开放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深刻内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融合的新阶段,历史发展进程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发展,最根本原因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开放发展,中国的未来也取决于改革开放,取决于坚持高质量的开放发展。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建议》提出了坚持开放发展的新理念,立足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极大地丰富了对外开放的内涵,对我国开放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不断打开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丰富对外开放的内涵,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十三五”时期,我国坚持开放发展,仍将一如既往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二是需要准确理解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在坚持开放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建议》在明确开放发展的总体要求时,将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视为开放发展的核心内容,并进行了深入阐述。《建议》强调,“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建议》从六大方面对开放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包括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建议》把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置于促进开放发展的首要位置,这也充分体现了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在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首先就是要在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上加强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可以预见,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将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将进入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三是需要正确理解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和部署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要在双向开放以及把握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加大力度。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外开放的布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要深化开放程度,提高开放水平。在新的条件下,找准着力点是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关键。《建议》指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需要“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建议》在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和完善投资布局几个核心环节进行了全面规划,使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总体思路更加清晰,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此外,还应看到,打开对外开放新格局也是构建广泛利益共同体的过程。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合作发展,再到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就是着力挖掘、寻找各方战略对接点、利益契合点和优势互补点,达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促进国际国内的联动与发展,实现互利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三、必须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关键是要丰富对外开放的内涵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总体格局下,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和对外投资布局。通过夯实基础,提升标准,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首先,在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上,需要加强国内各区域对外开放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针对内陆沿边和沿海地区的不同基础和特点,对外开放规划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习近平曾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中指出,“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在内陆沿边区域建设上,《建议》指出要“加强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在加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大跨境通联建设的投入,以提升对外开放的产业支撑能力为重点,探索建设外向型产业集群,打造新型对外开放基地。在沿海区域发展上,《建议》提出“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具有良好的基础,要利用现有优势,实现对外开放转型升级,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建设和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也应加强协调与合作,实行相互开放,实现国内产业的有序转移,使各省、各地区之间也能够实现互利共赢。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内陆沿边区域和沿海区域共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水平。总之,通过创新开放模式,促进内陆沿边和沿海区域开放的优势互补,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

  其次,在完善对外贸易布局上,需要加快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中国虽然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这些都影响了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建议》提出“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目标。为此,要在巩固传统制造业中心和传统贸易大国地位的同时,必须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和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建议》提出了完善对外贸易布局的具体目标和重点方向,包括“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巩固出口市场份额,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在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方面,发展服务贸易是实现贸易转型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较低,因此,提高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质量是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迎来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对外开放到以服务业为主对外开放的转变过程。未来开放重点是服务业的改革发展、对外开放及与国际接轨,为了稳步推进服务贸易,需要在自贸试验区不断探索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此外,发挥优势企业在出口过程中的带头作用也是贸易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出现了如华为、海尔、联想、三一重工等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企业,也出现了如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应该引领这些具有国际声望的企业通过品质提升,增强出口竞争优势。

  再次,在完善投资布局上,需要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投资上协调发展,推动利用外资政策创新,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既要重视吸收国际投资的质量,也要注意提升扩大对外投资的效益。在积极引进外资方面,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引进资金和技术质量的水平,重视吸收国际投资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把吸引资金与引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国际化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建议》明确提出,要“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要根据国内的发展需求,在引进外资的领域上加强引导,增加利用外资的形式,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尤其要鼓励外资进入生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可大力吸引外资进入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金融保险等领域。可扩大服务业开放、有效利用外资的先行先试,逐渐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探索服务业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试验,进一步创新利用外资模式。在扩大对外投资方面,应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促进重点行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为此,《建议》指出了扩大对外投资的发展方向,包括“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跨国企业”。目前,我国个别重点行业出现富余产能,这也制约了生产和发展。为化解矛盾,需要加强产业规划,有序推进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积极走出去,如支持机械制造、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纺织等优势产业,进行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产能合作项目,努力在“一带一路”沿线,在那些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有市场需求、政局稳定的国家建成若干产能合作示范基地,进一步带动装备、技术和服务的输出。推动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展跨国生产经营,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骨干和支撑。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