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名家解读
梅哲:开启中国之治的崭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0-03-19    作者:梅哲    来源:红旗文稿 2020-03-1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之治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再到开山引路、积厚成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出发,在顶层设计上科学擘画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深入回答了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必将开启中国之治的崭新篇章。

  一

  新中国70多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奇迹的非凡成就,体现在中国人民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从物质领域到精神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令百姓充满底气、让世界刮目相看。7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新中国史证明,中国制度的治理效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能够持续推动14亿人口大国的发展进步、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自近代以来的伟大复兴。可以说,在古今中外罕见的大国治理中,中国制度经过不断的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创新,展现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质量最优、覆盖面最广、受惠人数最多的治理绩效,必须沿着这条良法善治之路一步一个脚印、蹄疾步稳地坚毅走下去。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扎实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充分吸收人类制度文明中蕴含的共通经验,总结国际国内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抓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个牛鼻子,进行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前沿思考、前瞻布局、前端先行,才能举旗定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让世人认清认同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历史和现实、当前和长远、理论和实践、守正和创新出发,支撑架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四梁八柱”,将静态的制度与动态的治理有机结合,充分阐释了中国之治的制度蕴含。

  《决定》首次深刻阐述、深描细绘出中国之治13个方面制度的宏阔格局,标志着这些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体系基本成熟定型,未来的制度建设要在这个全面系统的“大盘子”里统筹协调、配套衔接、添砖加瓦、集成联动、分层对接,把制度的“整合效应”发挥出来,保证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

  治理之所以不同于管理,是因为治理更强调市场、法治、自治等理念的融入。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治理范围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鲜明对照。

  制度体系与治理方式不是两张皮,而是交互为用的过程,当前迫切需要激发制度潜能、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制度监督、补齐制度短板。一要坚持从人民最迫切需求出发,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成熟的抓紧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二要抓住“关键少数”,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把党的领导优势、人民当家作主优势、全面依法治国优势和民主集中制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三要把制度的正面辐射传导与负面限定制约结合起来,让制度的“主血管”在治理过程中生发出无数“毛细血管”保障治理举措,确保精准细、接地气、合民意。

  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绝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要落实和体现在各方面、各环节、全要素、全过程。《决定》创造性地将党的领导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其他各方面的制度。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6大制度,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执一驭万、执简驭繁,把党的领导制度贯穿于实现中国之治的总体目标。

  中国之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使各方面制度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一方面要重视地方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切实从群众身边事做起,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实现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治理下沉,变自上而下的行政思维为自下而上的治理思维,强化阵地,牢牢把握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导权;眼睛向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要加强精细治理,特别是民生治理,从政策创新入手,找准切口、及时见效,围绕解决民生领域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治理实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制度自信在人心中生根。

  《决定》开启了中国之治的崭新篇章,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含金量能不能不断提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掌握科学方法,增强制度意识,用好改革红利,抓好抓牢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重大改革任务,多抓有利于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改革举措。另一方面要培养一大批懂制度、善治理的人才,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做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具有定力耐心,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上经受历练考验,能打硬仗、啃硬骨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之治接续斗争、永远奋进。

  作者: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

  来源:《红旗文稿》2020/05。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