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历史回眸
走进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故居:千古绝唱《与妻书》
发布时间: 2011-10-24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1-09-27
  字体:(     ) 关闭窗口
   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故居坐落于福州三坊七巷最北端,飞檐黛瓦,粉墙青砖。100年前,他就是在这里深情地与亲人告别,义无反顾地投身反清救国的烽火战场,也留下了一篇堪称千古绝唱的《与妻书》。

  为天下人谋永福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1911年4月24日深夜,香港滨江楼,林觉民就着房间里的微弱灯光,在一块洁白的丝帕上奋笔疾书。3天后,林觉民与族亲林尹民、林文等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攻打广州两广总督署。寡不敌众,起义失败,林觉民因伤重力尽被俘,几天后英勇就义。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红花岗,后改名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广州起义失败后,搬往光禄坊早题巷5号避祸的林家人看到了从门缝下偷偷塞进来的两封信,一封是林觉民写给父亲的《禀父书》,另一封是他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与妻书》。林觉民把信交给朋友时曾说:“我死,幸为转达。”

  在故居的一面墙上,张挂着一幅放大的《与妻书》手迹原文。在另一个房间的玻璃柜中,还有一份与原件同样大小的复印件。原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负责人李厚威先生告诉记者,《与妻书》原件现藏福建省博物馆,是林觉民的遗腹子林仲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捐献的。

  重兴祖国虽死犹生

  1887年,林觉民出生,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巨变的前夜。少年林觉民,入学有辛亥革命摇篮之称的蒙学堂,接受民主革命思想与自由平等学说。14岁,林觉民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青年林觉民,思想活跃,极善演说。一次,林觉民在福州城内七星君庙作“挽救垂亡之中国”的演讲,场下听众无不动容。

  1907年,林觉民赴日留学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当时在日福州籍同盟会会员中最活跃的分子之一。

  1911年4月9日,林觉民奉命带第一批10余名先锋队员(即敢死队志士)从马尾登船取道香港转赴广州。25日在从香港赴广州船上,他对身旁的同志郑烈说:“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当可感动同胞……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宁有憾哉!”27日,广州起义失败,林觉民被俘。清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亲自主持会审。林觉民力劝两人,“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将来国家安强,人民乐利,则我之死亦瞑目矣”。张鸣岐叹息:“惜哉!此人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如雪,真奇男子也。”

  199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福州光复日80周年,林觉民故居暨辛亥革命纪念馆开馆。

  

    1. 坊巷起风雷
    2. 革命的人,有情有义有大爱
    3. 以最大诚意向历史致敬
    4. 名人故居遭毁是沉痛的文化之殇
    5. 文物保护应加大投入
    6. 将文物保护纳入城乡规划管理
    7. 胡也频与丁玲的往事
    8. 跨越六十余年的情缘
    9. 铮铮铁骨铸忠魂
    10. 蔡元培:教育本质在人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