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历史回眸
“秘书长”胡汉民“大才干”获孙中山赞赏
发布时间: 2011-10-21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2011-09-30
  字体:(     ) 关闭窗口

 

胡汉民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

英国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馆藏的胡汉民照片。

  多年以后,从纷繁浩瀚的电函中寻觅胡汉民的踪影,人们会想起孙中山评价胡汉民的那番话:“胡汉民先生为人,兄弟知之最深……迹其平生之大力量,大才干,不独可胜都督之任,即位以总统,亦绰绰有余。”
  1879年,即日本侵占琉球群岛、爱迪生发明电灯的那一年,一批日后影响中国历史的政治性人物出生。胡汉民即其一,这位幼年生活贫苦的番禺人,日后在中华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起义筹款不多“甚为焦虑”
  在中山大学向南方日报披露的电函中,胡汉民是以黄花岗起义筹款人的身份出场的。
  1910年12月30日,胡汉民在给孙中山的电函中道出了筹款的艰辛——有人不愿出钱,“惟资本家情愿出力运动,及其自己出资,仍不肯大有割舍”;有人愿意出钱,但数目却太小,“李贵子仅出二百,源水、螺生、孝章三人大约合出一千,即自以为非常”,“星洲惟沈联芳出银千,陈先进出银千,祯祥五百,馀俱小数,大约不过四千元”。
  筹款的目的是为了发动黄花岗起义。1906年12月,同盟会推动和领导了规模巨大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1908年,同盟会又在西南边境地区发动了6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因准备不足,都归于失败。1910年2月,同盟会员倪映典率广州新军3000人起义,又遭失败。
  连续的失败使少数革命党人失去信心,转而走上暗杀道路。只有孙中山等人不气馁,仍对革命成功充满信心。1910年秋,孙中山在马来亚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同盟会接受历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在起义发动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筹款购械、组织联络都有专人负责。
  电函显示,为了筹款,胡汉民一路去了马来西亚的太平、坝罗、金宝等地,但筹款尚不及万元。胡汉民于1911年2月11日给孙中山的电函中写道:“其时英属除庇能、日厘外,所认定之款不满星银万六七千。弟此时甚为焦虑。”胡汉民又由新加坡赴西贡、暹罗等地筹款,尽心尽力,不畏辛劳,“筹得之款,竟溢乎原定之额”,保证了黄花岗起义的发动。
  黄花岗起义将领大半是文人
  胡汉民在给孙中山的电函中,不少涉及黄花岗起义的具体计划:“其实行之计画,以选锋八百人起于内,而新军自外入。”
  他们计划以广州新军为主干,另选革命党800人组成“选锋”(敢死队),首先占领广州,然后由黄兴率领一军入湖南,赵声率领一军出江西,谭人凤、焦达峰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然后会师南京,举行北伐,直捣北京。
  电函显示,起义日期经一再更改后定为1911年4月27日,但胡汉民考虑到在港同志多无发辫,大批人到广州易被发觉,须陆续抵广州:“群众多已剃发者共百八九十人,势不可以同上;且料城中选锋剩者寥寥,四乡来者知经其遣归,势难骤集。”因此,胡汉民建议延迟一天。
  但黄兴根据情况决定还是按原计划在27日举事。27日上午,广州革命党人170余人齐集小东门机关部。胡汉民计划在晚上到广州。下午5时30分,黄兴率革命军攻打两广总督府,与防守的清军展开激战。战斗中,不少革命党人牺牲,黄兴右手亦伤二指,战至独自一人,不得不在一洋货店躲避。
  胡汉民自香港抵广州后,在海珠酒店得知起义已失败,仍想进城,经陈璧君前往探视,见城门已闭,只得返回香港。此役牺牲100多人,其中的72名烈士被葬在广州黄花岗。
  事后,胡汉民在电函中总结了起义失败的原因,“选锋只恃将领数十人,余者俱不能战(所谓“将领”大半犹是文人),则病在未曾训练”;“又担任务者固有不尽力处,然统筹者究无知人之明”;“张、李二贼设伏设坑,而我昧昧投之,是不止势力之战败也。”胡汉民痛苦地感叹:“所谓‘疏’之一字尤为此次之大病。弟以为向来做事,未有疏于此次者。”当然,这只是胡汉民在起义刚失败时的总结,有历史研究者认为,这并不能确切地说明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原因。

    1. 从举人到革命党的胡汉民
    2. 胡汉民本质上仍是一个书生
    3.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将于11月11日上午在京举行
    4. 张振飞: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5. 孙中山“真假平等”观浅议
    6. 孙中山与共产国际的合作与摩擦
    7.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8. 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主义
    9. 孙中山的史学观
    10. 辛亥革命与亚洲视角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