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历史回眸
孙中山的"姐妹花"保镖:拔枪灭灯 发暗器击伤刺客
发布时间: 2011-10-20    作者:刘继兴    来源:天津日报 2011-10-10
  字体:(     ) 关闭窗口

   几天以后,孙中山再遇险情,又是保镖“姐妹花”出手相救。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乘坐火车,从上海出发赶赴南京,并于当天晚上十点举行临时总统就职典礼。第二天下午,他带着一名文职秘书,走出总统府,沿街体察南京民情。其间,尹氏姐妹混在不远处的人群中,严密观察周围的动静。在夫子庙内,孙中山看到,象征共和的五色旗已经取代封建王朝的龙旗。触景生情的他,站在一张椅子上,开始进行他出任临时大总统后的首次演讲,呼吁废除封建等级、礼节和称谓,传播“国民是主人、官吏是公仆”的观念。孙中山侃侃而谈,市民们则奔走相告。很快,街头的人流向夫子庙拥去。
  此时,危险再次逼近了孙中山。在奔向夫子庙的人群中,藏有三名来自广东的刺客。他们是清廷江南提督张勋逃离南京时留下的散兵游勇。听说孙中山正在街头发表演讲,他们当即决定展开刺杀行动。他们相信,若能成功行刺孙中山,清廷一定会对他们论功行赏。此三人中,官阶最高的“哨官”(相当于连长)带着一支左轮手枪;“棚长”(相当于排长)带有一支状元梅花笔(一种锋利的兵器);“骁勇”(普通士兵)的绑腿中插着匕首。他们以为南京街头的人听不懂粤语,便肆无忌惮地商量好了分工:“骁勇”负责行刺,其余二人负责掩护。但他们没料到,懂粤语的尹氏姐妹不仅早已盯上了他们,还将他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姐妹俩互相递了个眼色,很默契地完成了分工。尹锐志负责对付“哨官”和“棚长”,尹维峻盯住“骁勇”。“骁勇”离开同伴后,尹锐志立即走到两名刺客面前,双手齐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二人的手枪和状元梅花笔。跟踪“骁勇”的尹维峻则发现,对手似乎有些功夫,便决定智取。她乘“骁勇”不备,将其绊倒在地,并眼疾手快地抽走了他身上的匕首。不一会儿,“骁勇”挤到了孙中山的身边,伸手去摸绑腿,却发现匕首已不翼而飞。他吓得掉头就跑,哪里还顾得上动手!
  临时政府陆军部长黄兴得知此事后,高兴地称赞尹氏姐妹为“革命女侠,民国功臣”。
  民国二年(1913年),尹锐志、尹维峻姐妹去北京探亲,袁世凯企图笼络收买她们,但被她们拒绝了。妹妹尹维峻1914年与浙江同乡、光复会会员裘绍结婚。惜天不假年,尹维峻于1919年7月16日在汕头病逝。姐姐尹锐志1916年与同乡、光复会会员周亚卫结婚,次年,周亚卫被选送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尹锐志同往。两年后回国,定居北京,此后长时间不参与政治活动。抗战期间,尹锐志在重庆先后担任妇女工作队副队长、抗日军工烈属工厂厂长,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1948年1月10日,尹锐志卒于重庆。

    1.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将于11月11日上午在京举行
    2. 张振飞: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3. 孙中山“真假平等”观浅议
    4. 孙中山与共产国际的合作与摩擦
    5.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6. 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主义
    7. 孙中山的史学观
    8. 辛亥革命与亚洲视角
    9. 孙中山对近代道德重建的探索
    10. 《孙中山民生思想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