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是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所做的中共十九大报告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提出了新思想、新方略、新目标、新部署。本文采取文本解读的方法对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诸多新提法、新判断的内在逻辑关系做出初步阐释,以期加深对中共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学习理解。
一、新成就、新矛盾揭示新时代
(一)新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造了前提性条件
中共十九大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总结了五年来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思想文化、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布局、全面从严治党等领域的新成就,用“重大成就”、“重大突破”、“重大步伐”、“重大进展”、“不断改善”、“成效显著”、“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深入展开”、“成效卓著”等极具肯定性的词汇进行了评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勇于变革,矢志创新,进行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1]
从文本的角度来看,第一部分的经济、民主法治、思想文化、人民生活、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对应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上军队工作、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建工作,与后面第五至第十三部分的各个领域部署形成了相互对应、逻辑递进的关系。第一部分是总结成就、反思不足、分析困难和挑战,后面几部分是阐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指导思想、施政方略、新征程、新目标与新部署。第一部分中的“全面深化改革”虽然没有在后面的内容中单独列为一部分,但是暗含、分解在各个部分之中。真正的改革必然是以“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目标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钉钉子”的实干精神矢志改革,“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
正是这些新成就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开篇即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1]这是报告提出的第一个“新”——新时代。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判断是其他决策判断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成就是所有“新”的基础。当然,新成就的取得不仅仅是这五年的功劳,而是“经过长期努力”才有了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才得以实现。
(二)新时代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新方位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的阐释使用了“三个意味着”,即“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做了科学评价。报告还使用了“五个是”,即“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对新时代的内涵与外延做了明确界定。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需要我们从中华民族、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视角予以深刻认识。
对新时代最本质、最深刻的把握,也是其最重要的因素,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性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这次新矛盾的判断,从宏观上而言是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矛盾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总体时代特征相吻合,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地位相契合。从更深层次来讲,这一矛盾将成为中国未来改革和制定政策的基础与依据。当然,新矛盾的判断并没有改变我国继续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总体国情的判断。总而言之,无论是从文本、实践,还是理论的维度,新成就、新矛盾都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二、新时代催生新使命、新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历经坎坷建立了新中国,并探索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必然有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1]。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并着力解决好当前的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这就催生了新时代赋予我们使命的新内涵,亦可称之为新使命。
中共十九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整体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党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中,“进行伟大斗争”明确宣示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治国理政;“建设伟大工程”明确宣示了我们“以什么样的主体力量”治国理政;“推进伟大事业”明确宣示了我们治国理政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伟大梦想”明确宣示了我们“朝着什么样的目标”治国理政。唯此,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定当指日可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定能圆满完成。
(二)新使命催生了新思想
勇于担当新使命,就必须继往开来,直面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做出新指导,创立新思想。这个新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是从中共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总结出来的,是从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成长而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四个伟大”实践土壤中生长出来,并将指导夺取“四个伟大”的新胜利。“八个明确”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3]
三、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部署
(一)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中共十九大报告的第四部分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也就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也就是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这个新征程是在新思想的指导下,把新使命具象化,既结合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国家长期发展目标的规划设计,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现有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要求,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期待。
(二)新征程需要新部署
中共十九大报告的第五至第十二部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军队与国防、港澳台问题、外交八个方面就如何开启新征程做了新部署。这些新部署与新思想、新方略、新征程等存在着高度一致、互相呼应的逻辑关系。具体的新部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是先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态的新期待,供给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科技创新是中国在经济上真正崛起的新保障。
政治是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最广泛是相对于古典民主而言的,具有更为广泛的阶层范围;最真实是相对于西方民主而言的,具有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情怀;最管用是相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实行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言的,最适合中国国情。
文化是关键一个大国的崛起更是文化文明等软实力的崛起,而非仅仅是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崛起。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必须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础上,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得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同建构、共促进、齐发展。
民生是根本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解决新时代新矛盾的宗旨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核之一。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就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
生态是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目标,构筑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描绘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
此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建设、港澳台问题、外交新理念与新战略也是新部署的重要内容。走中国特色强军道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以“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战略来谋划建设,这都是中国“强起来”的保障与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同,都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自信。
这些新部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正在稳步得到贯彻实施,中国必将在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胜利。
四、新征程、新部署需要新保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严管党治党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新部署、决胜新征程的根本保障。习近平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4]中共十九大报告的第十三部分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指导思想不仅仅是政党自身的思想理论,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时代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及如何实现伟大梦想的具体路径与方法”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又一重要成果。因此,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
(一)必须巩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新时代呼唤新的领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担当,殚精竭虑,执政为民,正率领全国各族人民昂首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我们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领袖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二)必须持续加强以反腐败为切入点的党的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强化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战斗性
虽然当前我国反腐败工作成绩斐然,深得民心,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1]。除此之外,还必须从根本上“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等等,才能够真正让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凝聚作用,充分发挥其凝聚力、战斗力。
(三)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党员干部的执政本领
作为长期执政的政党,能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是一个长期的考验。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握当前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认识是干事的基础,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是行动的先导,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创新是事业的生命,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发展是永恒的理念,要增强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治国是基本的要求,要增强依法执政本领;群众是服务的对象,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落实是工作的根本,要增强狠抓落实
本领;风险是工作的常态,要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总之,中共十九大报告既是一个行动指南,也是一个思想宝库。它既充满创新精神又逻辑缜密,既内涵丰富又生动鲜活,既理论深邃又极具实践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原原本本地学,培养研读意识;观照理论渊源,培养理论意识;紧密联系实践学,培养问题意识。进一步学懂弄通落实中共十九大报告精神,有助于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引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3]何毅亭:《伟大思想理论从何而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渊源》,《光明日报》2017年11月17日。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作者简介]柴宝勇,政治学博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系,100089;白少飞,博士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0088。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研究”(2015YZD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郑珺、周进]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