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学者热议
韩庆祥:读懂十九届五中全会蕴含的三大逻辑
发布时间: 2020-12-07    作者:韩庆祥    来源:《瞭望》 2020-12-07
  字体:(     ) 关闭窗口

  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  

  “这是我们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实现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战略擘画。”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表示,这一重要战略蕴含三大逻辑,即定位、定标、定法的框架逻辑,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的实践逻辑,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逻辑。

  《瞭望》:如何把握“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框架逻辑?如何理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

  韩庆祥:“十四五”规划《建议》蕴含的框架逻辑,就是它体现出“定位、定标、定法”的总体思路。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首先就是要搞清楚“我在哪里”,只有搞清楚“我在哪里”,才能进一步搞清楚“我从何而来”“现在何处”“走向何方”。

  搞清楚“我在哪里”,就是把握历史坐标和坐标点,亦即历史方位,这就是“定位”。在什么样的历史方位,就会提出什么样的历史任务。把“定位”搞清楚之后,接下来的逻辑就是进一步确定“走向何方”,从治国理政基本思路来讲,这就是“定标”,即确定所实现的奋斗目标、所完成的历史任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所解决的根本问题。确定战略目标之后,必然进一步思考“走法如何”,即寻求实现战略目标的路径方略,这就是“定法”。所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在基本思路上,就是要明确“定位、定标、定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定位、定标、定法”的典型样本。既指明了“定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明确了“定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从“定法”角度回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方略。

  “定位、定标、定法”,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同样鲜明地呈现出来了。

  “新发展阶段”,是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之后,对我国发展的世界坐标和历史方位的准确定位。

  研判当今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需要全面且辩证理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就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面临鲜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对此,我们既要抓住机遇,也要应对挑战;既要坚定战略自信,也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懈奋斗。

  “六新”,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标,其总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由以前注重“有没有”转向今天注重“好不好”。

  具体而言,“六新”是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的,

  一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六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积极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运用新发展理念集中解决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且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积极自觉主动推进创新,积极自觉主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扬奋斗精神并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是“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的定法。这一定法可概括为“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练好我们自己的内功”。

  就外部环境而言,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严峻性、挑战性的一面在上升,世界处在“动荡变革期”。对此,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积极塑造有助于实现强起来的和平国际环境。

  就国内而言,要实现“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着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尤其五件大事最为重要。

  一是运用新发展理念,集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即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新发展理念和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具有一体两面的关系;强调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就是更侧重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强调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更侧重于要解决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

  二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且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进而实现民族复兴的有力保障。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应对风险挑战进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自觉主动推进创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因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创不强,创新是大国成为强国的第一动力、第一支柱、第一标准。

  四是积极自觉主动推进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五是充分发扬奋斗精神并做好我们自己的事,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目标是靠奋斗来实现的。

  根据唯物史观,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要还原到两个最根本的原点,一是需求,二是供给。因此,我们应围绕“需求—供给关系”这一分析框架来把握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是“需求—供给关系”中的双循环,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使各种需求全面协调和绿色健康,构成良性循环系统;二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完整的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使供给全面协调高质量;三是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积极构建内需和供给的良性关系,使需求和供给关系畅通、快速、便捷。如果需求畸形,供给扭曲,需求和供给关系不畅且质量不高,就难以形成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质,就是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靠国内市场以实现经济发展,由“传统国际大循环”走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系统。

  抓住主要矛盾的实践逻辑

  《瞭望》:如何理解“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到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韩庆祥:“十四五”规划《建议》蕴含着一个实践逻辑,就是它体现出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基本思路。

  在根本上,社会主要矛盾是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际上,需要和供给及其关系状况,与人类社会一切活动密切相关,也从根本上反映着整个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状况。

  揭示一个社会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其深刻意蕴就在于,要搞清楚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要到社会主要矛盾当中去寻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善于抓住工作重点,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住“牛鼻子”,从而做到纲举目张。抓住治国理政的工作重点,其方法是要到社会主要矛盾所蕴含的根本问题当中寻找,解决好这一根本问题,就是治国理政的工作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这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化,是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出来的。这意味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首先要破解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需求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供给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中央治国理政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工作重点。

  围绕“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的轨迹,就能理解和把握“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实践逻辑。规划《建议》的突出特点,就是运用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从各个领域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以重点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这显然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以解决“好不好”以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把安全发展贯彻到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这些战略性和创新性举措,更加聚焦根本问题和补齐短板,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即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

  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逻辑

  《瞭望》:为什么“十四五”规划《建议》特别强调坚持系统观念?

  韩庆祥:方法取决于问题的本性。坚持系统观念本质是一种方法论,之所以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系统性之本性决定的。

  “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是有深意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其目标是全面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目标系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运用新发展理念集中解决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它涉及到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发展环境、发展基础、发展空间、发展着力点、发展目的等,这是导引系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方略系统;需要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这是保障系统;需要既激发经济创新活力,又保持社会平衡和谐稳定,还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治理系统;需要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这是动力系统;需要全面解决并处理好方方面面的矛盾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系统;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相统一,需要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统一起来,需要解决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需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这是系统应对。这些系统彰显出的全面性、整体性,正是系统性的特点。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世界多样、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超越线性一元决定论思维方式,确立非线性多元相互作用的系统论思维方式,即系统辩证法。这种系统辩证法强调整体全局的主导作用,同时注重调动各方积极因素。

  从治国理政角度看,系统辩证法要求树立主客体辩证法,从战略谋划角度讲,系统辩证法要求树立战略辩证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战略全局,它内在要求强调整体全局的主导作用,同时发挥各方积极作用。正因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重共商共建共享,强调合作共赢,强调多方参与的国家治理,全方位把中国共产党锻造成为一个深得人民拥护的强大政党。

  深入挖掘、提炼、概括这些思想观点,就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系统辩证法。系统辩证法强调整体全局主导,同时注重发挥其他各方积极作用;系统辩证法注重系统各要素共同发挥作用;注重多向相互作用、共同发力;注重系统中各要素聚焦并服从整体全局;注重协调各要素畅通并构成良性循环;注重协调各要素共生共进共享。LW

  (刊于《瞭望》2020年第48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