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 专家解读
乌玛尔·朱沃诺:“四个全面”将强化中国经济特有优势
发布时间: 2015-04-10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5-04-10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坚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是获得成功的秘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影响中国,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社会越繁荣,中国经济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改革和转型越成功,亚洲地区就会越受益。

  中国正处于向更为成熟的经济体制迈进的转型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够确保中国经济转型成功。2015年,中国制定了7%的中高速增长目标。中国经济转型还表现在消费与投资结构调整上。当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时,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这会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中国有能力发展出一种政府和市场机制相互协同的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竞争提高效率。与此同时,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提供法律依据和确保经济发展公平公正。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试图采取这一举措,但并未成功,原因是它们放任经济自由发展,结果与其初衷——建成成熟的市场经济——背道而驰,最终发展成为寡头政治集团主导下的收入极度不平等的经济模式。还有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顺利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是因为其资源和技术能力不足以支撑创新经济。除此之外,不健全的法律体系也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

  所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中国避免重蹈其他国家经济转型失败的覆辙具有重大意义。“四个全面”将强化中国经济的特有优势:在国家的合理指导下逐步完善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依法治国以及合理配置资源等。这些优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实现由生产率提高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增长。

  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会给亚洲地区带来更多益处。中国将减少大量低端商品出口,转而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在其他国家进行投资,以此实现贸易平衡、共同繁荣。

  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中国获得成功的保障。在政治发展中,中国不会实行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让公开的冲突和短视的政策阻碍经济发展。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通过加强党纪和问责制有效惩治腐败。问责制度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是典型的正相关关系。在对待国有经济的态度上,中国也坚持了自己的主张。实践证明,消除国有经济不是一个好的决策,很多国家做过尝试,结果一败涂地。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政府掌握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此同时,实现经营管理透明化、责任化。

  国际社会正在密切关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实施。甚至连那些通常建议经济和政治自由化的评论家也在说,如果能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就有成功的可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坚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是获得成功的秘方。

  (作者为印度尼西亚信息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席。吴玥翻译)

    1. 中国经济增长成功的三个具体原因
    2. 中国经济四十年市场化改革的回顾
    3. 2017中国经济:更显新常态特征 更具新时代韧性
    4. 世界经济稳健复苏中的“中国贡献”
    5. 重塑中国经济的思想伟力
    6. 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7. 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8. 曹远征:中国经济将在平稳中实现动能转换
    9. 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健康增长
    10.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