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 专家解读
孙杰:净化政治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
发布时间: 2015-03-27    作者:孙杰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15-03-27
  字体:(     ) 关闭窗口

  净化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目标。第一,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治病树、拔烂树,反腐败要除恶务尽。斩断利益链条,防止利益输送,发挥反腐败的震慑作用,全力清理官场腐败,做到不敢腐,是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净化政治生态,必须加大对圈子腐败的查处力度,尤其是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防止破窗效应,严厉查处腐败案件和腐败分子,让参与圈子的腐败分子在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心理上后悔莫及。第二,净化政治生态,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纪律和规矩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坚强有力的基础。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与党同心同德,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只有把政治规矩立起来,把政治纪律严起来,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才能解决政治生态问题。第三,净化政治生态,必须铲除圈子文化滋生蔓延的土壤。净化政治生态,必须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培育我们的精神家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慎欲,带头守好底线、防线、界限。只有对待权力如履薄冰,才能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历史。同时,要持续不断地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持续不断地改进学风、文风、会风,保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第四,净化政治生态,必须破立结合、突出重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有破有立,就是要让干部有一种新境界、新担当。净化政治生态,必须从严治吏,尤其是要从严管理干部。领导干部要树立从严治党意识,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要带头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的法治观念,自觉在党纪国法约束下履职行权。同时,要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不能默许纵容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第五,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深化选举和干部制度改革,是净化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为此必须提高干部工作中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责任追究制、倒查制等。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解决权力监督和滥用权力问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解决权力寻租问题;深化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解决权利制约权力问题。(内蒙古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

    1. 守住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2. “为政以德”让政治生态清风常在
    3. 良好政治生态 助力精准扶贫
    4. 坚持标本兼治 净化政治生态
    5. 重塑风清气正的兵团政治生态
    6. 净化政治生态与净化经济生态协同并进
    7. 程德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8. 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9. 陶治国:坚持问题导向,净化政治生态
    10. 深化政治巡视维护政治生态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