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天花板
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却是中国纺织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数据显示,1980—1989年,我国被诉反倾销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的4.6%;1990—1999年达到13.2%;2000—2009年,我国被诉反倾销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的26.3%,其中2005—2009年更是达到了34.7%。
孙淮滨坦承,虽然推动全球化条件下的自由贸易成为一个主流,但是贸易壁垒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并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
世界贸易组织(WTO)今年10月27日公布的一份半年度报告指出,经济压力正在诱使20国集团(G20)政府寻求保护主义,以错误方式保护国内市场。报告发现,尽管上次G20峰会上各成员国都坚定地承诺要限制保护主义,但贸易限制措施的局面并未好转,各国也没有进一步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举动。
可以预见的是,除去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都会成为中国纺织企业的拦路虎。
“配额全面取消之后,中国纺织竞争力的高度释放,就引发了一些国家对我们的不满,而且上升到了政府层面。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各种各样的贸易摩擦、贸易壁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孙淮滨表示。
孙淮滨表示,这说明我们的实力在增强。“你越强越有人盯着你,越有人盯着你越容易出现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所以我们要正视这样一个问题,也要藐视这个问题。”
“贸易壁垒的背后是代表着不同国家、民族、社会集团的利益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在这种多元化的利益面前,怎么样合法合理地规避,另外就是要规范自身的贸易行为,来进行应对,这对于我们也是个考验。”孙淮滨表示。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纺织企业要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取胜,必须依靠质量,而不是数量。“中国纺织企业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积极推进纺织企业国际化经营,改善中国纺织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配”,相关专家表示。
新国际化
5年前,洪天祝决定到越南投资。
作为中国棉纺行业10强企业——天虹纺织集团董事局主席洪天祝一直在思考纺织企业如何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
对洪天祝来说,把棉纺产业进行国际化转移是一个重要的路径。到目前为止,天虹在越南的规模已经达到4000万纱锭。“事实上,天虹在越南所贡献的利润跟整个营业收入超过了国内规模。”
越南纺织服装协会主席黎国恩说:“如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在提高,相比之下,来这儿开工厂,中国的品牌服装在我们这里生产后运回中国内地销售,其中节省下来的人工生产成本足以消化相应的运输支出。”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怎么创世界名牌?只有跨国配置资源的能力增强了,才有资格去创所谓的世界名牌。我们现在已有企业开始这样做了,像天虹就已经开始跨国经营了,但我希望它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跨国,而应该是产业链的跨国。”
相关专家表示,我国是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培育、扩大自有品牌服装出口是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也是使我国由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大国转变为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强国的必经之路。
“安踏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的一句话更是中国纺织企业国际化野心的表现。
不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坦承,目前国内纺织企业的国际营销渠道还很落后,这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王天凯看来,未来十年是我国从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的关键时期,在这其中纺织业的国际化是最重要的环节,“但现在国内纺织行业的国际化还没有形成气候,进程还太慢。”
“关起门来是建不成纺织强国的,国内企业做强还是要到国际上参与竞争。”王天凯表示,建设纺织强国要有一批有一流品牌、一流人才、一流营销能力、一流科研能力和一流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化纺织企业。现在虽然已经有一些国内的纺织龙头企业开始把销售渠道做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效果并不理想。“总的来说还是因为企业的国际化营销渠道太落后,能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