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文化建设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 支芬:高碑店村的女当家
发布时间: 2012-08-20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2012-08-20
  字体:(     ) 关闭窗口

  编者按

    按照中央部署和党章等党内有关规定,日前,2270名十八大代表已经全国40个选举单位全部选举产生。他们将带着全党嘱托,肩负神圣使命,光荣地出席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八大代表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他们中,很多是来自基层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光明日报从今天起开设“十八大代表风采录”栏目,重点介绍当选代表中来自基层一线的先进模范党员的事迹,以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十年的高碑店之变,坚定我们文化富村的信心。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我愿一生去追求!”

  ——支芬

  “我就是一农村干活儿的!”还没落座,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脱口而出。今年50多岁的她一副邻家大姐的模样,皮肤黝黑,一头短发显得非常有精神,说起话来嗓音洪亮,“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意味着我要更加努力地干活儿,要把活儿干得更好!”

  打开北京市地图,在北京长安街东延长线,距离天安门约8公里处,坐落着千年古村——高碑店村。现在,喜爱古典家具艺术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个高碑店村。

  走在高碑店村的路上,一排排明清风格的小楼惹人注目,这就是村民们的住宅、经商两用楼,每户主体为二层、局部三层的庭院式风格,而一层全部用于商业经营,出租给古典家具经营企业,年收益在15万元左右。

  “这是我活了大半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情啊!”今年2月,年过古稀的司德顺老人搬进了自家的小楼,在环境优美的社区里享受晚年生活。“要说感受最深的就是最近十年的变化,多亏了我们村的领头人支芬书记啊!”老人连连称赞。

  从垃圾遍地、破烂不堪的小村庄转身成为声名鹊起的文化特色新农村;从“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成为“发展有后劲,人人有事干,生活有乐趣”的“三有村”,这其中的变化凝聚了支芬太多心血。

  “到这里来工作,我就是高碑店村的媳妇,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面对赞誉,支芬总是连连摆手。

  2002年,支芬来到高碑店村任村党总支书记。如何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如何对得住村民的期待?经过走访、座谈,一条文化产业发展之路逐渐在她脑海中清晰起来。

  整修道路,绿化环境,按照明清建筑风格统一改造门面,雷厉风行的支芬说干就干,历史上古漕运时的平津水闸风貌重现高碑店,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一下子变了模样,各地古典家具商户接踵而至。不理解的声音逐渐少了,支持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变化也越来越大,千年古村复活了。

  “我们的村庄美,我们的村庄好,环境整洁家园美,精神文明好风尚;总支领导来决策,打造富民小康村,高碑店村我的家,我们都很热爱她……”耳边响起的《高碑店之歌》唱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如今的高碑店村,已成为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国际民俗接待产业、非物质民俗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集聚地,而“小媳妇”支芬成了名副其实的“女当家”。面对未来,支芬充满信心:“我们要挖掘老北京文化,擦亮老字号名牌,把文化致富路走下去。再过十年,高碑店会给大家更多惊喜!” (光明日报记者李 可)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