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舞蹈诗《黎族故事》
《黎族故事》是由海南省歌舞团挖掘创作的大型原创舞蹈诗,是一部追溯海南黎族祖先发源、发展的故事传奇。该剧经海南省民宗委、海南省文体厅及有关专家反复遴选,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该剧最终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音舞类剧目金奖。
《黎族故事》以海南岛上黎族祖先传说为线,以四千多年前黎族先民渡海迁徙海南岛的情、景、梦为魂,通过歌、舞、诗、画等艺术形式,表现了黎族先民开天辟地,生息繁衍的发展历程,抒写了一曲黎族儿女勤劳、智慧、团结奋斗、开创家园的生命赞歌。全剧由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黎之美》等篇章组成,以歌舞等艺术形式诠释了黎族古老的文化传统,重点描述黎族的先祖来源、刀耕火种、黎锦纺织、图腾崇拜以及奔放的爱情等原生态文化元素。(新华社发)



海口:打造“四宜”“三养”之城
自“十一五”期间提出从工业型城市转变为宜居型城市以来,海口在城市发展定位上,沿着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最精最美省会城市,“养眼、养身、养心”最佳人居地的脉络,着力以提高城市品位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海口是省会城市,是一个功能复合型城市。海口的城市功能比较完善,是全岛政治、经济、金融、交通、物流、文化、教育、医疗中心,将海口建成全国最精最美的省会城市,突出热带滨海和宜居旅游特色,突出城市品位,打造品位海口,才能提升海口的核心竞争力。”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曾如是说。
作为省会城市,海口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文化艺术体育消费群体,但要实现资源和消费群的对接,需要大力加强环境和平台建设。针对城市环境“脏、乱、差”现象,海口于2009年6月率先在全省启动以“清洁、整洁、规泊、安静、打违”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以推进数字化城管、建立疏导点等创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从外至内提升城市品位。
现在,骑上一辆自行车,就能访山探海,这是海口绿道慢行独有的魅力。
海口市从2010年开始绿色慢道休闲系统建设,到去年5月,总长100公里的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市民、游客低碳出行,开展户外休闲运动,提供了新的空间,使海口旅游业向休闲化、生态化、国际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并带动了琼北地区休闲旅游发展。海口还在国内首次将全市纳入绿道慢行系统规划。
海口在体育赛事、会展演出文化等方面进行尝试,引进和打造了一批品牌文化活动,力求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11月24日至27日,第56届高尔夫世界杯比赛在海口观澜湖球会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在海南举办的档次最高的体育盛事。通过举办一系列有影响的高尔夫球赛事或主题论坛,让更多人通过高尔夫运动了解了海口,使海口逐步向一个更高层次的国际文化体育交流平台靠近。
到今年,海口已连续两年举办游艇经济论坛,开办游艇展览;海口在国内率先完成游艇产业的总体规划,现已建成游艇泊位250个,明年将达到600个,成为全国游艇产业发展最快的10个城市之一。
三亚:营造度假天堂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完成的一项报告显示:过去10年,在全国294个地级市中,三亚城市成长速度位居第三。
可以说,三亚在过去10年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尤其是2010年以来,三亚抓住难得历史机遇,打造“卓越三亚、和谐三亚”。去年,三亚旅游过夜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依托旅游,三亚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夏日的三亚亚龙湾。 CFP
2007年至2011年这5年里,三亚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9%,2011年达286亿元,2012年上半年为16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8.6%,2011年达50多亿元,2012年上半年为32亿元。
三亚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奋力前行。亚龙湾旅游度假区诸多高端酒店相继投入使用,国际声誉显著提升。海棠湾“国家海岸”规划先行、快速推进,成为全省建设的新亮点。
国人“离岛购物免税”等政策成功落地,提升了三亚旅游的吸引力。三亚凤凰国际机场201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成为全国地级市中航空运输的领头羊。
积极引进和支持高端酒店发展,已有48家国际品牌酒店进驻三亚,先后开通国内航线130条,国际和香港、澳门、台湾等航线38条,显著提升了三亚酒店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和三亚在度假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
过去5年来,三亚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实现了倍增,新增就业岗位近12万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万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左右。
2011年末,三亚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3%,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全国一流。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支撑。
一直以来,旅游业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是三亚的两大支柱产业。然而,无论是旅游业还是房地产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出现市场波动,直接影响全市经济。另一方面,旅游城市的资源效应还有扩大的空间。因此,三亚今后的发展,既需要发挥好三亚原有的经济成长动力,也要积极培育新的成长动力。
今年,三亚立足地方实际作出战略选择,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谋划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融合,打造顶端优势,形成适度多元的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光明日报通讯员 萧 真
光明日报报道除特别署名外,均由光明日报记者王晓樱、魏月蘅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