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在绿色中崛起
1. 探索全省共识的发展之路
海南,顶着全国最大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的名头,坐拥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
1988年建省以来,海南先后提出过贸易兴省、旅游兴省、工业兴省等发展战略,但一直存在争议和摇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特区原先拥有的特殊优惠政策在全国“普惠”,政策优势不再。
海南发展何去何从?
2007年,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建设国际旅游岛作为海南未来改革开放的主要目标,第一次正式作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决策,为新形势下海南的发展找准了方向。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海南迎来了又一次重大战略机遇期。
“经过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的发展,以人均生产总值4429美元为标志,今天的海南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更有条件、更加自觉地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手中的财富足以保障生存和温饱,现在更有条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更有条件保护生态、普惠民生,更有条件深化开放改革、加强社会管理。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为,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在省第六次党代会上,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这样明确表示。
这一发展思路,立刻得到全省各界的热烈响应。
五指山市委书记宋少华说:“绿色崛起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海南的具体实践和具体化,是一条有海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也是对海南过去这些年科学发展道路的新概括、新总结。”
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表示:“绿色崛起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是基础,经济发展是动力。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最大的本钱就是保护好环境,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发展的本钱。”
文昌市委书记裴成敏说:“海南要可持续发展,打造成国际旅游岛,要想实现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没有绿色崛起肯定不行。”
系列数据也表明,今天的海南已经进入了更有条件、更加自觉地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过去5年,海南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由1617美元增加到4429美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实现翻番,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全省覆盖、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标志,民生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理性思维和实施能力显著提升。
至此,海南人的目标真正确立。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为主线,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的部署,吹响了全面建设中外游客度假天堂和全省人民幸福家园的新号角。
制图:郭红松
2.生态立省引领科学发展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海南建设者们的脑子里,始终紧绷着这根弦。
海南生态省建设10多年来,省人大和省政府一共出台了61项有关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保护环境。海南每年投入2.7亿元用于生态补偿,通过财政、社会和企业等多渠道投入环保的资金达到了260多亿元;生态文明村从2006年的6316个增加到2011年的12230个;完成25个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环评,环境污染在源头得到防范;淘汰立窑水泥生产能力319.8万吨,关停落后企业200余家,全省工业污染企业排放达标率达到96.6%;否决或暂缓审批了25个与产业政策及环境功能区划不相符的项目,环保“过滤器”作用凸显;产业结构实现突破性优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1.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6%,城市清洁化程度显著提高……
2007年7月,全省海防林建设植树活动在沿海7市县同时启动,1万余人参加了这场“誓师大会”。从此,海南海防林建设史上规模空前的攻坚战,在环海南岛海岸线的每寸土地上打响。短短3年时间,共投入资金3.2亿元,完成基干林带造林16.5万亩,退塘还林1.9万亩,基本实现断带合拢、窄带加宽、残带增强的目标,形成更厚、更茂、更美的“绿色长城”。
2011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启动“绿化宝岛”工程,全民参与,在道边水边、房前屋后植树造林,巩固天然林和海防林保护建设成果,打造一批城市森林公园、城郊湿地公园,营造全岛天然大氧吧。海南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造林绿化143万亩、森林抚育25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海南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和谐发展。在全省GDP从2006年至2011年的5年间增长1.4倍的同时,各项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继续保持优良水平。
2011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5%,比2006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82.8%的监测河段和94.4%的监测湖库水质达、超地表水Ⅲ类标准,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占88.9%。
出海归来的海南渔民梁亚珍和孙女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侯建森摄
3.绿色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
日前,由汉能控股集团投资兴建的海南汉能硅基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基地(一期)在海口正式投产。该基地总投资达175亿元,一期25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1000兆瓦,年产值超过20亿元;“十二五”期间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像这样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在海南发展方兴未艾。仅以2011年为例,全省166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769.8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7.8%。2012年3月1日,省政府与国务院国资委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51个央企项目落户海南,总投资达2288亿。51个项目涵盖了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城镇化等七大类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海南的项目大家庭中,国际创意港、生态软件园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已呈异军突起之势,引领着海南经济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迈进。
今年7月17日,海口市委、市政府批准通过了长影海南电影产业项目——“环球100”概念规划设计。该项目占地约7000亩,包含有三个大型主题公园(欧洲100影视公园、中国100影视公园和美洲100影视公园);三大节庆会址(国际乡村电影节、国际乡村音乐节、国际特效电影节);四大主题酒店(电影主题酒店、节庆展演会议酒店、火山温泉度假酒店、幻灯精品酒店);五名影人工作室(世界名导演、名演员、名编剧、名制片人、名经纪人工作室);六大影视基地(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级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国家级特效电影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影摄制基地、国家级微电影基地、国家级电影教育基地)。
罗保铭认为:在海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必须老老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夯实产业基础。下最大的力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绿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壮大产业实力。
过去五年的发展事实证明,新型工业逐渐成为实现海南绿色崛起的重要引擎:以洋浦石化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集约化、园区化、高科技含量、高环保门槛的新型工业不断壮大,以汽车制造、软件信息、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新型建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兴起。
今年以来,海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势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上半年海南省电子信息及电气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13.1%和10.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49.8%和26%。
海南这个美丽的岛屿,即将展开绿色的翅膀,在南海上翱翔!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