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评说抗战
三军仪仗 史上最大
发布时间: 2015-09-04    作者:    来源:求是理论网 2015-09-04
  字体:(     ) 关闭窗口
  军旗飘扬,三军仪仗队207名仪仗队员组成史上最大阵容亮相,方队中首次增加了51名女仪仗队员。
  方队按陆、海、空军顺序从前至后,分别为男仪仗队员陆、海、空军各3排,尔后为女队员陆、海、空军各1排,共12排,每排17人;此外,旗手1人,护旗手2人。仪仗队员着陆、海、空三军礼服,除旗手高擎“八一”军旗外,其余队员均挂95式自动步枪。
  组建60多年来,三军仪仗队圆满完成任务3800余次,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三军仪仗队今年5月份参加莫斯科红场阅兵的102名队员返回部队后,立刻投入到今年抗战胜利阅兵训练中。各个方队突出基准兵、钉子兵和框子兵及口号声、应答声和脚步声训练,单排面达到头线、手线、枪线、腿线、胸线、帽线“六线合一”,方队达到横线、竖线和斜线分明的要求。脚掌落地声达到沉稳有力、富有韵律,答词和口号达到整齐清晰、富有气势的标准。
  2014年2月,三军仪仗队在北京军区范围遴选了第一批女仪仗队员。自2014年5月首次亮相外交礼仪至今,女仪仗队员已完成各类任务近百次,受到国内外各界广泛赞誉。三军仪仗队女兵首次参加大阅兵,更加彰显我国仪仗司礼任务部队的发展进步。参加这次阅兵的三军仪仗队女仪仗队员平均身高1.78米,平均年龄20岁,大学及以上学历达88%。综合新华社
  三军仪仗队里的“女汉子”
  5月29日晚,仪仗女兵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消息传来,瞬间让三军仪仗队女队员们“满血复活”。经过十多天的训练后,6月13日,选拔出来的60多名女队员一大早收拾好各自行李,带着兴奋与激动前往阅兵训练基地。
  在阅兵训练基地等候的方队长韩捷却带着一丝担忧。由于身高、体型差异,胳膊撑开的角度不一,男队员夹紧臂肘相互顶住即可,而身材相对瘦小的女队员则需要将胳膊架开,两人的衣扣线间距才能达到65厘米的要求。
  胳膊撑的越开,手肘力量越小,要更加使劲才能保持身体的稳定,这意味着女队员在体力上消耗更大。
  不仅在臂力上,女队员在脚下也要多花功夫。
  “一般情况下,男女步幅相差在10厘米左右。”韩捷说,训练标准要求男女队员步幅一致,达到每步75厘米,这也意味着女队员在体力上需要付出更多。“没准儿现在掰手腕都能掰过男兵了。”女队员季伟红说。
  女队员的辛苦韩捷看在眼里,却不能在训练上偏心,“男队员能做的,女队员标准也一样”。
  “我们并不比他们少走一步。”队员季伟红说,女队员们在训练场上的拼劲、狠劲一点不逊于男兵。
  正是靠着这股拼劲、狠劲,女队员们的表现得到了阅兵联合指挥部的表扬:“仪仗女兵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个水平,了不起。” 据新华社
    1. “将军,本质上是更加优秀的士兵”
    2. 大国仪仗的大国标准
    3. 红场阅兵:五星红旗指引的中国军人是耀眼的明星
    4. 我军援塞抗埃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
    5. 大洋深处舞蛟龙
    6. “神剑利刃”如何百炼成钢
    7. 南极科考勇士向昆仑站进发
    8. 从女排世界杯夺冠说起
    9. 守护生命的好汉们: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
    10. 从郎平重视基础训练说起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