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陈云同志诞辰108周年纪念日。十分感谢座谈会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通过述说我祖父南汉宸和我本人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对陈云同志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怀念!
陈云同志生前关心、爱护、帮助过的干部不计其数,我的祖父就是其中之一。在此,我想从家里多年珍存的陈云同志写给我祖父的两封亲笔信说起。
1陈云同志写给南汉宸的两封亲笔信。
第一封信:
事情源于1952年9月初,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央财经委委员的南汉宸因积劳成疾,猝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同时得到此情况报告的邓小平副总理和中央财经委主任陈云同志,分头即时作出的决定,都是让南汉宸同志停止工作,休养治病。陈云同志为此还专门找总后卫生部长傅连暲,询问南汉宸的病情及意见,傅的意见也十分明确:“立即休养”。陈云同志随即指示安排南汉宸离岗、休养治病。
经过十多个月的休养和治疗,南汉宸感到身体情况有所好转,即于1953年7月21日写信给陈云同志,希望重返工作岗位。陈云同志收到信后,先后征求了苏联医疗专家和给南汉宸看病的老中医的意见,才于7月26日亲笔写信给南汉宸:“请你安心休养,而且继续准备长期休养,(病)可以治的,急性是不成的。”
第二封信:
半年后,南汉宸的病情已明显好转,当他知道此时的陈云等中央领导,正夜以继日面对和处理着大量复杂的事务、矛盾和难题,再也按捺不住返回工作岗位的迫切心情。1954年2月15日,再次写信汇报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想法,陈云同志已然心中有数,次日,即亲笔回信叮嘱南汉宸:“很高兴你休养大有进步。到京之后,希望你仍要小心,慢慢工作,不要性急。”
经过这前后一年多的休养治疗,南汉宸在之后的十多年间,健康再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这和陈云同志亲自征询医疗专家建议,所作出的妥善安排是分不开的。这既是陈云同志关心、爱护干部的具体体现,更是他“不唯上,只唯实”科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事隔十余年后:
转眼到了“十年动乱”初期的1967年,南汉宸这位历经无数白色恐怖、枪林弹雨没有倒下的忠诚的老党员,却在“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下,于1月27日蒙冤离世。
“四人帮”垮台后,我们家属最急迫盼望的就是能尽快为受诬陷于“大叛徒、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而冤死的祖父南汉宸平反昭雪。孰料,找到外贸部的相关部门,提出给南汉宸公开平反等问题时,给予的答复却是:“问题不好解决。”一筹莫展之际,我们想到了祖父的老领导陈云同志,并打听到陈云同志有个女儿在北京某工厂工作。1978年底,我弟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见到了陈云同志的女儿,陈云同志女儿问明情况后,当即表示,虽然父亲正在出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但她一定尽快设法将信件交给父亲。
之后,根本没想到此事办得如此迅速:次日上午,我弟弟就接到了外贸部干部部尚部长的电话,尚说陈云同志已经收到信件,并有重要指示。下午,尚部长亲自带几位处长约见了我弟弟,并认真听取了有关公开平反的一些想法。尚表态,这些问题会尽快解决。此后不久的197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政协礼堂,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为南汉宸等八位在十年动乱中惨遭迫害致死的老同志,一起举行了空前隆重的追悼会。
又是一个十多年后:
1990年,中央同意出版《南汉宸传》,此时陈云同志已是八十五岁高龄,且身体状况不佳,四肢行动不便。但当收到我父亲期望能给题写书名的信后,很快用毛笔书写了“南汉宸传”四个饱含对老部下深厚感情,苍劲有力的大字。
祖父南汉宸几次关键时刻,都得到了陈云同志无私的关心和帮助,甚至身后之事,也是劳陈老不顾高龄亲力亲为,这使我们全家及亲友无不深为感动!陈云同志对待革命战友无私的关怀和深厚的友谊,不仅是我们和后世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医治现今蔓延于社会当中,金本位和实用主义思想的良药。
2我心目中的陈云同志。
陈云同志不仅是我祖父南汉宸的老领导,我和父亲也曾经在陈云同志的领导下工作过。在此,我想谈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和感受。
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建中央监察机关——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陈云同志当选为第一书记。我当时有幸在陈云同志的得力助手之一,中纪委某领导身边任秘书工作。亲历了陈云同志坐镇指挥全党拨乱反正,以及平反大量冤假错案的过程。在强力推进端正党风、反腐败的工作中,陈云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他一手抓政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手亲自指导查办典型案例。其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查处原化工部副部长兼燕山石化总经理杨义邦变相受贿案。对于此案,陈云同志一开始就严肃批示。邓小平、李先念、杨尚昆等领导同志对此案,也有定要严肃处理的批示。但是,由于此案涉及面广,并牵扯到数位高层领导,矛盾、斗争十分尖锐。根据陈云同志的批示,中央高层先后委托中纪委副书记张策、中央组织部长宋任穷和副总理薄一波等三人对此案进行反复调查核实。案件前后历经三个年头,才有了正式处理意见。但经中央书记处讨论了两次,意见也没有统一,陈云同志退无可退,最终坚决以中纪委名义作出决定:给杨义邦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留党察看两年的严厉处分,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也是中纪委成立后,处理的首例部级干部涉外经济违纪案件。
3以史为镜的思考。
陈云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功勋卓著,虽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他们既有坚定的党性原则,又有待人谦和、真诚、作风简朴的高尚品格。他们的优良作风、品德深深地影响着家人和周围的同志。
然而,正是因为他们低调、朴素的作风,使得这些优良的品格和感人的故事鲜为人知,没有能在广大群众中发挥其应用的光辉作用。我以为,在当前的反腐工作中,不但要严厉打击那些腐败分子,更要同步从正面加强对于老一辈优良传统的学习、引导和传承工作。用他们一心为公、为民的精神去震慑那些贪官污吏;用他们朴素谦和的作风去驱散社会上那些骄奢淫逸的歪风邪气;用他们的优良传统去教育和感染后人,特别是引导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尤其要破除那些“老传统作风不适合新形势”的错误思想。其实,在各部门、各行业都有像陈云同志这样可作榜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充分学习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作风,切实树立诸如:对待权力、对待工作、对待国家和人民的正确思想态度,定能起到抑制腐败和破除不良风气的重大作用。这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应继承的历史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