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陈云与当代中国
论学习陈云
发布时间: 2013-04-15    作者:李洪峰    来源:国史网 2013-04-15
  字体:(     ) 关闭窗口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杰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给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留下了极其宝贵和永远值得珍重的实践财富、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

  一、陈云同志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生,学习陈云同志,就要学习他的伟大功勋和业绩

  陈云的一生,是为中国各族人民彻底解放,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顽强奋斗的光辉的一生。陈云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贞不渝,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堪称楷模。他始终坚持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杰出的领导才能。

  陈云同志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担任党中央领导工作,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遵义会议上,陈云同志坚定地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与其他支持毛泽东的同志一起,反对当时在党内居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在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支持会议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积极参与清算党内错误路线的影响,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带头学习和阐发毛泽东思想。194211日,陈云同志在中共中央在杨家岭举办的新年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成立二十多年,经历了各种严峻考验,有成功、有失败。现在看来,最大的成绩就是我们党培养出了一个领袖,我们选择了这个领袖,他就是毛泽东同志。

  “文化大革命”时期,陈云同志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积极参与我们党粉碎“四人帮”的决策过程和斗争。粉碎“四人帮”以后,陈云同志坚决支持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支持邓小平同志对“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批评,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主张正确认识和评价19764月的天安门事件和平反冤假错案。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陈云同志同叶剑英、李先念同志等一起,积极支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陈云同志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是全党公认的“经济奇才、理财能手”。在经济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特别是在困难关头,人们总是希望听到陈云同志的意见,他也总是能够不负众望,洞悉全局,抓住要害,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从旧中国接收的是一个烂摊子。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党中央领导下,陈云同志采取一系列灵活果断的措施,迅速稳定金融和物价,遏止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出现的长达12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实现了全国财经的统一,安定了人民生活。此后,在保证抗美援朝战争需要的同时,用不到3年的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好了准备。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陈云同志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他成功主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为我们党推进工业化积累了宝贵经验。1953年,我国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供求日趋紧张,陈云同志果断地向党中央提出了统购统销的建议。这项政策实行了近30年,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本商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民经济遭遇暂时困难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有效地保证了城乡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保证了广大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陈云同志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陈云同志对如何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同志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突破。这是陈云同志对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实践证明,这些思想主张是正确的,影响是深远的。

  陈云同志较早地认识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问题。他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同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推动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并实现了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同志以其丰富的经验,主持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他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率先研究并指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张社会主义也必须重视市场的作用。他积极倡导和推动对经济体制进行系统改革,支持对外开放。他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教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战略性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陈云同志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1937年至1943年,陈云同志连续7年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主持起草了《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等中央文件;发表了《论干部政策》、《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原则》、《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党的支部》等重要文章,推动和促进了全党和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党的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建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陈云同志为第一书记。在主持中央纪委工作的9年时间里,陈云同志以其远见卓识和杰出的领导才能,做了大量工作,为开创新时期纪检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陈云同志的一生,是勇于追求真理、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创新的一生,学习陈云同志,就要学习他的光辉思想和智慧

  陈云同志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伟大的战略思想家。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出的一系列科学论断和许多重要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理论贡献,主要集中在经济工作、党的建设和思想方法等三个方面。

  陈云同志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观点,反映了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主要有:(1)领导经济工作必须了解国情,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陈云同志认为,我们搞现代化要学习借鉴别国的经验,但无论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没有中国的这些特殊情况,所以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2)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要真正为人民谋福利。陈云同志认为,吃、穿、用,油、盐、柴、米,这是人民的大事。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空话一句。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3)建设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陈云同志认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4)经济建设必须注意综合平衡。陈云同志认为,搞经济不讲综合平衡就寸步难移,一定要统筹兼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健康发展。按比例是客观规律,国民经济能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实现综合平衡最重要的是做到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收支的平衡。(5)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流的关系。陈云同志认为,所谓开源,就是发展经济。节流很重要,开源更重要。对支出用“削萝卜”的办法,对收入用“挤牛奶”的办法,在财政和经济上都会有利。(6)发展农业是头等大事。陈云同志认为,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发展不起来,工业就很难发展。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7)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要走一步看一步,随时总结经验。陈云同志认为,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都是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而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8)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陈云同志认为,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当然,“笼子”大小要适当,该多大就多大。

  陈云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观点,反映了他对党的建设规律特别是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主要有:(1)党的建设包括党的组织工作,要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陈云同志认为,党的建设既要正确了解党的政治路线,又要切实了解具体情况,避免“空谈”和“盲目”。(2)选拔干部要德才兼顾,以德为主。陈云同志认为,我们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再加一个德才兼备,这是提拔干部的大方针。他明确提出:“要严格把好政治标准这一关。德才相比,我们要更注重于德,就是说,要确实提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人”。(3)干部政策,就是用人之道,要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陈云同志认为,善用各种人才,才能成大事业。(4)各级领导班子都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制度。陈云同志高度重视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他多次强调,只有通气,才能团结,只有民主,才能集中。要照党章办事,不要一个人说了算。(5)支部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陈云同志认为,脱离群众的支部是最不巩固的支部。要注意培养支部干部。(6)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陈云同志认为,要坚持共产党员的条件和标准。共产党员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站稳党的立场。谁要是丧失了革命的和党的立场,谁就丧失了共产党员的资格。(7)严守党的纪律。陈云同志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最有纪律的党,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不能巩固自己。党内不允许有不遵守纪律的“特殊人物”、“特殊组织”。(8)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陈云同志认为,执政条件下加强党风建设的重点是解决以权谋私问题。端正党风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关键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9)党的纪检工作要为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服务。陈云同志认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要围绕改革发展的大局。只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才能从根本上为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陈云同志是我们党内注重思想方法的典范。陈云同志思想方法的精髓,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15个字,陈云同志讲了一生,做了一生。(1)不唯上。陈云同志说:“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他强调,一个共产党员,他的责任在于坚决地执行决议,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这些决议。如何做到“不唯上”?陈云同志认为,要讲真理。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应该怎样就怎样。怎样对老百姓有利,怎样对革命有利,就怎样办。(2)不唯书。陈云同志认为,“不唯书”,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不读书,不学习理论,就会在复杂的、不断变化的革命环境中迷失道路,找不到方向,不能独立工作,也不能正确地实现党的任务和决定。如何将书本上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陈云同志强调,首先是要读懂,读懂就是消化。掌握了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思想方法,就会自然地把所学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把具体经验提高到一般理论,并用以指导实际工作。(3)只唯实。陈云同志认为,“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才是最靠得住的。他认为,过去我们犯错误,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误把局部当成了全面。我们要决定政策,就要研究情况,用脑筋去想问题。(4)交换。陈云同志认为,事物是很复杂的,要想得到比较全面的正确的了解,那就必须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多和别人交换意见。交换的目的,就是要互相交换正反两面的意见,了解事物的全面情况,使自己对事物认识得更加完整。(5)比较。陈云同志认为,不经过比较,就看不清事物的发展程度,看不清事物的要害和本质。比较,是为了更深刻地判断事物的性质,弄清事物的本质。多方面的比较,可以把情况弄得更清楚,判断得更准确。(6)反复。陈云同志认为,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如何做到反复?陈云同志强调,要在决定了对策之后,再找反对的意见攻一攻,要请人唱“对台戏”。而最要紧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认识。凡是正确的,就坚持和发展。如果发现缺点就加以弥补,发现错误就立即改正。

  陈云同志对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也有许多独创性的贡献。主要有:(1)做工作,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毛泽东同志在1962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别人比我懂,少奇同志比我懂,恩来同志比我懂,小平同志比我懂。陈云同志,特别是他,懂得较多。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不调查清楚就不讲话”。陈云同志强调:“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他总是强调:“解决群众切身问题的办法,必须在群众中去讨论,到群众中去找寻”。他认为,其他所有形式的调查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自深入基层搞调查。(2)办事情,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积极稳妥。早在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就定下了坚持、沉着、切实、前进的办事原则。他认为领导要区别工作缓急主次,掌好舵,指出主要努力方向,预防某种偏向。他部署工作总要反复考虑,看准情况,经过典型试验,逐步推广,稳扎稳打。陈云同志处理的党和国家的大事,都能冷静对待,权衡利弊,慎重决策,力求稳妥。他从不感情用事,从不草率从事,从不存侥幸心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他又及时指出,我们的建设和改革,任务艰巨,问题复杂,而我们的本领还不大,要“摸着石头过河”,小心谨慎地前进。宁可稳当一些,不要冒冒失失。(3)处理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陈云同志说过,做大事都是从做小事开始的。他认为,工作不抓住要点,乱钻,那是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陈云同志抓工作卓有成效,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能够敏锐地抓住中心问题、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并且抓住不放,一抓到底。(4)注意思考关系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性问题。陈云同志经常说,做工作要有战略眼光,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对于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他有一句名言,全局在,可以挽救局部;而全局垮,则局部不能挽回。他认为,对于领导者特别是各个部门、各个地方的主要领导者来说,做好日常工作很重要,专心思考和研究战略性问题也很重要,而且更加重要。(5)注意总结经验。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同志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他说,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于我们党的身上,我们有这样的责任,不能搞坏,搞坏了不是一个、几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全国人民的得失。他认为,新发展要从旧阵地出发。根据过去的经验,找出新的办法,这项工作比日常的业务工作更重要。他强调,改革开放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经验,以把改革搞得更好。

  三、陈云同志的一生,是具有坚定信念、坚强党性、伟大人格和崇高境界的一生,学习陈云同志,就要学习他的高尚精神和品德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历来讲修、齐、治、平。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更加注重榜样作用、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陈云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实现了治党、治国、治家、修身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学习陈云同志的业绩、思想和风范,我体会最深刻的是八个字,这就是:信念、原则、为民和淡泊。

  信念。陈云同志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典范。他认为,共产党员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对党的信念,这是共产党员的第一条标准,他指出:“共产党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因此,一个愿意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观”。他说,“任何一个共产党员,每时每刻都必须牢记,我们是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进行的事业,是社会主义的事业”。“每个共产党员不仅要坚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而且必须对于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有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和奋斗到底的决心”。无论斗争如何艰巨、情况怎样复杂,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陈云同志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贞不渝,表现出共产党人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

  原则。陈云同志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典范。他认为,“要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只有我们党内首先形成是非分明的风气,党的团结才有基础,党才有战斗力,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他从不讲假话,即使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也敢于坚持真理,坚持正确意见,并顾全大局,维护团结,按组织渠道陈述和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一生无私无畏,秉公行事,从不计较个人进退得失,为维护人民的利益和真理的尊严,在关键时刻敢于坦言直陈,甚至宁肯沉默也不讲违心的话。他认为坚持原则,同遵守纪律是统一的,提出了“坚定的革命者视纪律为自由”的重要观点。他用生动的比喻说明,“真正的游泳家在水里是自由的,真正的革命家,在有纪律的革命运动里,也是自由的”。他强调,要真心地、具体地遵守党的纪律。真心地遵守,就是要心口一致,言行一致。具体地遵守,就是要在各种具体的情形下遵守纪律,“具体地遵守纪律,就一定要服从支部,服从直接的上级,即使上级的人比你弱,你也一定要服从”。

  为民。陈云同志是爱民为民、求真务实的典范。他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英雄。只有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革命和建设才能够成功。他认为,群众观点是立党的根本,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的实践是我们党的认识和智慧的源泉。有了问题要和群众商量,在群众中去讨论,到群众中去寻找,只有到群众中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最适当的办法。陈云同志始终认为,经济工作应首先考虑民生。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工作的着眼点要先放在哪里?陈云同志指出:“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他说,建国快30年了,现在有些农民还吃不饱饭,再过一二十年,若还是这个样子,就交待不过去。

  陈云同志十分关心、爱护干部。他说:“当着解决一个干部的问题,关系到他的政治生命的时候,要很郑重、很谨慎、很细心地去处理它。一个参加革命工作的同志,往往对肉体生命并不重视,对于政治生命非常重视,他宁愿牺牲一切,也不愿意被党组织开除。如果政治上发生这种问题,他就会认为他的前途没有希望了”。“做父母的爱护他们的子女是非常周到的,但是共产党爱护党员也并不下于父母爱护子女。任何一个人犯了错误,都应该帮助他纠正”。“上级领导人对下级的批评,务必要适当和正确,千万不要戴大帽子”。

  淡泊。陈云同志是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典范。陈云同志一生自律极严。不居功,不自恃。闻胜不骄,遇挫不丧。他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从来都把一切功劳归于党和人民。他说,“一个人最愉快的事,就是参加革命,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假设你在党的领导下做一点工作,做得还不错,对这个功劳怎样看法?我说这里有三个因素: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可不可以把次序倒转一下,第一是个人,第二是党,第三是老百姓?我说不能这样看”。要深刻认识到,“个人的作用是有的,不过自己不要估计得太大了。任何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他说,“我们是党员,在党的领导下,适合老百姓的要求,做了一点事,如此而已,一点不能骄傲”。他经常写的一个条幅是:“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这是陈云同志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现在,我国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学习陈云同志的业绩、思想和风范,学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业绩、思想和风范,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实践财富、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