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陈云与当代中国
在第一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上的会议总结
发布时间: 2013-04-15    作者:张启华    来源:国史网 2013-04-15
  字体:(     ) 关闭窗口

  

  再过几天,就是我们敬爱的陈云同志诞辰102周年纪念日。去年61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的发起和主持下,在当代中国研究所召开了“陈云与当代中国”课题组成立大会;122日,课题组又召开工作会议,研究确定了举办首届研讨会的相关事宜。今天,在课题组成立一周年之际,首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在这里成功举行。请允许我代表“陈云与当代中国”课题组和大会组委会,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论文并前来与会的各位同志,表示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受组委会委托,对会议作一总结。

  在两天会议期间,中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组长李洪峰同志、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组长王庭大同志、济南军区原政委宋清渭同志、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同志、国家图书馆荣誉馆长任继愈同志和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同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还有12位同志由课题组各小组推荐和大会组委会安排,作了大会发言;与会同志分为两个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刚才,当代中国所的丁明和陈东林研究员分别介绍了两个组的讨论情况,并对“陈云与当代中国”课题组如何进一步开展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国史学会成立“陈云与当代中国”课题组的初衷,就是希望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所形成的高潮的基础上,把对陈云生平与思想的研究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为有志于陈云研究的同志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加强各部门各地方陈云研究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从本届研讨会取得的成效来看,我们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在对陈云同志的党建思想、经济思想、思想方法和生平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来自各部门各地方的同志交流了对陈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心得体会,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

  下面我围绕本届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从四个方面对本次会议作一简要总结。

  一、关于陈云的党建思想研究

  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曾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达7年之久,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对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队伍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陈云同志根据党的地位和任务的变化,对执政党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陈云同志担任中纪委第一书记近10年时间,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想。陈云同志的党建思想,是毛泽东建党学说和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届研讨会共有13篇论文集中研究了陈云的党建思想和实践。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组长王庭大和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刘子忠撰写的《延安时期陈云对党的建设的思想贡献》一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陈云同志在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深入思考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毛泽东党建学说的形成作出的杰出贡献。全国党建研究会陈东平撰写的《陈云与干部队伍建设》,当代中国所罗燕明撰写的《陈云与延安的干部审查制度》和刘仓撰写的《新时期陈云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考》,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视角研究了陈云同志关于干部政策、干部制度、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和实践,深入探讨了陈云的干部工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指导意义。中纪委宣传教育室监察专员阎群力撰写的《陈云关于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思想》,系统地研究了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纪委第一书记期间,为明确党的纪律检察机关的性质、作用与工作职责,建立新形势下纪检工作的组织体系和有关制度,严格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上海市委党校袁秉达撰写的《论陈云对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突出贡献》,上海陈云纪念馆方芳撰写的《浅论陈云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岳从欣撰写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主要围绕陈云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作风建设作出的创造性探索,特别是在新时期提出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观点,深入研究了新形势下党风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国防大学董志铭撰写的《陈云处理执政党内部矛盾的思想与实践》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占善钦撰写的《陈云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贡献》,主要围绕高饶事件、“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重大事件,对陈云同志正确对待和处理党内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和实践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谢冠富的《民生视阈中陈云关于党的执政理念思想》,上海青浦区委党校莘小龙撰写的《陈云的党内民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吴超撰写的《陈云的民主监督思想探析》,以新的时代视角研究了陈云同志对党的执政理念和党内民主建设作出的积极探索及其现实意义。

  二、关于陈云的经济思想研究

  陈云同志是我们党杰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是他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经验结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富有鲜明的特色,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陈云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入探索和准确把握,为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和经济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认真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对于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届研讨会共有20篇论文集中研究了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和实践。其中关于陈云宏观经济思想研究的论文有8篇,主要有复旦大学金邦秋撰写的《论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当代中国所钟瑛撰写的《陈云经济思想中的协调发展观》,甘肃地方志办公室王杰撰写的《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回眸——毛泽东和陈云视角的研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刘日新撰写的《陈云反对西方市场经济》,社科院经济所姜长青撰写的《陈云关于加强中央经济权威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高强撰写的《陈云的反通货膨胀思想初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李海和项镜泉撰写的《陈云经济思想的核心是稳定市场物价,保障人民生活》,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陈煦和苏峰撰写的《陈云按比例调整国民经济思想对北京市国民经济调整的指导作用》。这些论文从不同侧面勾画了陈云经济思想的科学体系,分析了陈云经济思想的核心和基本方法,深入研究了陈云经济思想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启示。关于陈云同志的经济工作实践和对经济建设历史贡献的研究论文有8篇,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贺耀敏撰写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杰出实践者》、中央文献研究室赵士刚撰写的《陈云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经济实践及意义》,社科院经济所石建国撰写的《陈云与东北地区的工业建设》,中央文献研究室迟爱萍撰写的《陈云与上海财经会议》,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程珂撰写的《抗美援朝战争与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启动》,社科院经济所武力撰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引入市场机制的先声——陈云与1956年农村自由市场的开放》,董志凯撰写的《陈云与“大跃进”中的基本建设》,当代中国所陈东林撰写的《陈云与第二次国民经济调整的开始》。这些论文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陈云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工作实践,深刻阐述了陈云同志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此外还有4篇论文分别对陈云同志关于货币制度、对外贸易和农业经济的思想和实践作了探索性研究,主要有社科院经济所赵学军撰写的《陈云对我国货币制度建设的贡献》,曲韵撰写的《陈云对外经济思想与新中国对外贸易体系的建立》,当代中国所王瑞芳撰写的《陈云的农业水利思想》,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郑有贵撰写的《比较视角的农产品统派购制度》。

  三、关于陈云的思想方法和道德风范研究

  陈云同志长期坚持和积极倡导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他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特别是处理那些事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时,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越是在发生困难和曲折之时,越是显示出他独特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陈云同志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贞不渝,坚持原则,光明磊落,顾全大局,淡泊名利,谦虚谨慎,艰苦朴素,以崇高的党性和人格风范成为共产党人的楷模。

  本届研讨会共有9篇论文集中研究了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崇高风范。中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组长李洪峰撰写的《论学习陈云》从学习陈云的光辉业绩、科学思想和崇高风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陈云同志的历史功勋、思想贡献和人格力量,深入研究了在新的时代挑战和考验面前向陈云同志学习、继承和弘扬陈云同志的思想与风范的重大现实意义。军事科学院单秀法撰写的《陈云的政治智慧和人格力量——“以坚持在南满”为例》集中围绕陈云同志在坚持南满斗争时期的思想和实践,以生动的事例和深刻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概括和论述了陈云的政治智慧和人格力量。河北省社科院陆仁权撰写的《陈云在哲学上的两大理论贡献》和天津市社科院张景荣撰写的《略论陈云的矛盾辩证法思想》,从哲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了陈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造性运用和重大理论贡献。中央党史研究室武国友撰写的《从经济视角看陈云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践特点》和社科院哲学所李为善撰写的《陈云关于经济建设的矛盾和平衡思想》,主要围绕陈云同志领导经济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哲学、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的高度作了科学地概括和阐述,深入探讨了陈云同志的科学思想方法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指导意义。陈云同志是全党公认的善于作调查研究的楷模。当代中国所冷兆松撰写的《陈云实地调查新模式的创立过程、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和上海陈云纪念馆陈渊撰写的《陈云调查研究思想在上海的实践》,以陈云同志在上海的调查研究特别是1961年青浦农村调查为典型范例,概括了陈云同志创立的以典型调查、比较研究调查、交换意见调查为思路的实地调查新模式,深入研究和总结了在调查研究中所体现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交换、比较、反复”的辩证方法。

  四、关于陈云的生平研究

  陈云同志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长期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陈云同志的生平研究是同党史研究、国史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陈云年谱》、《陈云传》、《陈云文选》和《陈云文集》的相继出版,已经比较完整系统地展现了陈云同志的生平业绩,但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作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本届研讨会共有9篇论文从各个不同时期和不同侧面对陈云生平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上海陈云纪念馆马继奋撰写的《一张不同版本的照片——对陈云早年在商务印书馆职工会职位及相关问题的考证》,通过对陈云早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一张合影照片的考证,以确切的史料和缜密的分析,对陈云在这一时期的革命活动做了更为准确、清晰的梳理和研究。该馆曹自求撰写的《播下革命火种,燃烧沪郊大地——陈云与上海郊区农民运动研究》,阐述了陈云作为江苏省委特派员、巡视员在传达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恢复建立党组织、组织农民抗租斗争和武装暴动等方面开展的大量工作。中央文献研究室宋毅军撰写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发展游击战争——解读陈云关于游击战争问题的几篇论著》,从一个新的视角深入研究了陈云关于游击战争问题的精辟论述及其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贡献。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赵庆云撰写的《试论陈云与延安整风运动》,对陈云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阐述了陈云对延安整风的坚定支持、有力组织和对党建理论的特殊建树。吉林省临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青春撰写的《陈云在四保临江战役中的卓越贡献》和中央文献研究室韩洪洪撰写的《陈云对接管大城市工作的历史贡献》,集中研究了陈云同志在东北工作时期的两个突出贡献。当代中国所宋月红撰写的《陈云与西藏和平解放和自治区筹备成立时期的财经工作》,从民族地区地方财经工作的角度,系统研究了陈云同志在稳定西藏物价、统一西藏币制、指导西藏财经工作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张金才撰写的《陈云在“大跃进”中》,记述和分析了陈云同志对“大跃进”运动的认识与态度,以及为补救“大跃进”运动造成的损失作出的积极贡献。李正华撰写的《论陈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陈云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对打开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促进国民经济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加强党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作出的历史贡献。

  同志们,首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在大家的热心关注、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国史学会“陈云与当代中国”课题组成立一年来取得的初步成果,是我们课题组积极推进陈云生平与思想研究、大力弘扬陈云同志的光辉思想和崇高品格的一个良好开局。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要把对陈云生平与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使陈云同志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还需要我们作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第一,我们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开发新的研究领域,使对陈云同志生平业绩的研究更加深入扎实,为深入挖掘陈云同志的思想宝藏和精神宝库打下更加坚实的研究基础。第二,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新的史料,包括档案资料、口述史料等等,为更加深入的研究做好资料准备。第三,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在资料的运用、观点的提炼、思想的分析和语言的表达等各个方面,都争取有新的提高。第四,我们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强对陈云同志党建思想、经济思想、思想方法和崇高风范的研究,加强对陈云同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的思想和实践探索的研究,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总之,我们要紧密联系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认识陈云同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进一步加强对陈云同志光辉业绩、深邃思想和崇高风范的研究而不懈努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