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在共和国的摇篮、红色故都赣州召开陈云思想学术研讨会,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思想,回顾中央苏区那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这对于我们深刻体会党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学习传承党的历史经验,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我代表陈云同志的家人,向江西省委省政府及赣州市委市政府对会议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出席会议的有关部门领导和同志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今天,沿着父辈的足迹来到革命圣地,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的父亲陈云同志在江西留下了两段难忘而特殊的经历。第一段是他在江西苏区的战斗经历。1933年1月,父亲由上海进入江西苏区,参加党中央及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工作。在领导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中,他深入调查研究,根据苏区实际,纠正了盲目照搬白区斗争经验和苏联经验的“左”的错误做法,引导发展经济,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1934年1月,他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任白区工作部部长,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以后又负责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需生产。1934年10月,他告别朝夕相处的苏区人民,从这里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第二段经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身处逆境,在南昌下放蹲点长达两年零七个月。这一时期,父亲研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资本论》、《列宁选集》、《列宁全集》中十月革命以后的部分和《斯大林文集》,还研读了《毛泽东选集》,特别是有关哲学方面的论著。父亲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其中的经济理论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学观点。江西的读书生活开阔了他的思想,蹲点和实地调研使他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为他以后提出一些重大政治经济学观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父亲在江西的经历是他伟大、光辉一生的一个片断。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贡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军事斗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以及他崇高的伟人风范;他的思想系统完整、深刻、丰富,是党的历史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对父亲思想的理解和体会。
一、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凝结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运用
我们党始终强调要学习哲学,领导干部要善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陈云同志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他的领导风格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都表现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哲学思维。父亲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学哲学,还大力倡导在全党学习哲学。他多次讲,“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上、工作上才能真正提高”,“学好哲学,终身受用”。他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对于把握客观规律,推动各项工作“有根本的意义”。父亲一生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字名言,他自己诠释,前9个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括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这15个字是他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的高度而精辟的概括,代表了他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充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父亲关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的观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