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陈云与当代中国
时代的伟人陈云
发布时间: 2010-07-30    作者:〔俄罗斯〕波尔奇科夫    来源:国史网 2010-07-30
  字体:(     ) 关闭窗口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

  波尔奇科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俄《远东问题》杂志主编。1947年生,197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73年起先后在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苏联驻华使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工作,曾任欧洲中国研究协会副会长、俄罗斯驻华使馆顾问等,2004年起任俄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策、经济,俄中关系。著有《邓小平时代的中国经济政策》、《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江泽民到胡锦涛:21世纪初的中国》、《中日经济变革(19791999)》、《俄中关系:现状与前景》等。

  2009101,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日子里,有许多在中国60年的历史里留下鲜明足迹的伟人值得追忆。

  陈云(1905年至1995年)便是其中的一位。陈云先后在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党政领导高层中担任要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陈云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了中国的高通胀,实现市场价格稳定和财政收支的平衡。1953年,在陈云的建议下,中国开始对粮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分配,即根据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现实,集中采购和分配。1956年,在陈云的积极参与下,成功地阻止了此后被称为“小跃进”的第一次“大跃进”企图。

  正是由于陈云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制定国民经济调整政策上所做出的决定性贡献,中国才能成功克服1958—1960年“大跃进”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1978年末,在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断之后,陈云重新回到了中国领导核心层,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陈云的首要工作是,调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积累和消费之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重的严重失衡。陈云作为中国领导层中权威的经济领袖,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扭转了19791980年出现的、中央和地方一些干部对调整政策的消极态度。1981年,陈云坚持推行强硬的长远的、健康和务实的”解决方案,并最终提高了国民经济宏观比例的水平,使中国能够开始进行国家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即便考虑到中国的复杂环境,陈云在各个时期所从事的“危机经理”的工作,都应被视为他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仅这一项工作,其取得的成效在中国也是受用不尽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初理念的形成是与陈云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早在1956年,陈云就指出了用市场来补充和调节计划的必要性,并在19793月重申了该想法。陈云在自己的发言中,将上述理念形象地描述为“笼中鸟”。经济复苏是指计划控制下的经济复苏,而非脱离了计划控制的经济复苏。这就像在笼子里的鸟,不可以将鸟抓在手里,那样的话,鸟会死掉,必须使它能够飞行,但是只是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鸟就会飞走。如果将鸟比喻为振兴经济,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经济复苏和市场调节只能在合理的计划监管下才能显示其作用,而不应脱离计划的掌控”。尽管陈云后期的改革理念有时被看成是保守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陈云的不懈努力,以保障经济高增长率为目标的各项措施所组成的经济体系改革任务,才能转化为中国独立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调节国民经济比重以计划为主,以市场为辅”的论断,是陈云经济观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该论断被定义为三个主要和三个补充”。1956920日,陈云在党的“八大”的讲话中,描绘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前景。陈云主张,以国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以私营经济为辅,在计划外实行部分产品的自由生产,最终实现计划和市场的结合。三个主要和三个补充的理念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实行混合经济的前奏。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陈云立即在中共八大上做出了上述讲话。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这更像一种提醒,提醒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要追求形式上的、不考虑国情的所有权与经济组成形式的社会主义化。至于陈云本人,他在1951年就指出,不要试图跳过新民主阶段,应允许五种经济成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三个主要和三个补充的论断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年中共十二大后开始致力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先期轮廓。

    1. 邱霞:论陈云的改革方法论
    2. 陈云与调查研究
    3. 周红:试论陈云对苏联援助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评价
    4. 王蕾: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强化党内监督的思想及实践
    5. 吴超:陈云与新中国初期的劳动保护事业
    6. 欧阳雪梅:陈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及时代价值
    7. 储著武 桂奕菲:1985年陈云质疑“万元户”宣传考释
    8. 李正华:陈云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
    9. 宋月红:陈云谈台湾问题的一则史料
    10. 陈云: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