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陈云与当代中国
陈云若干经济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发布时间: 2010-05-20    作者:程恩富    来源:国史网 2010-05-20
  字体:(     ) 关闭窗口

四、陈云的统筹兼顾经济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见出成效的基本路径,十分重要。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十七大报告这些对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精辟概括,其思想理论来源和历史实践基础之一,是陈云的统筹兼顾经济建设思想和实践经验。

  陈云的统筹兼顾经济思想,在《陈云文选》中随处可见,贯穿陈云几十年经济工作的始终。陈云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思想,是其统筹兼顾经济思想在宏观经济管理上的集中表现。而其相对微观或集宏观、中观、微观于一体的统筹兼顾经济思想,从他在党的“八大”二次全会上所作的《解决猪肉和其他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办法》[11]这一讲话,可见一斑。陈云针对当时解决猪肉和其他副食品供应紧张等问题,从粮食的购销到猪的收购、从猪的饲养到猪病的防治、从养殖业到种植业、从价格政策到贸易政策、从市场开放到市场管理等等,统筹兼顾地作了较为全面详尽的安排。现在回过头来,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可以说,陈云较早地探索或演义了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陈云的统筹兼顾经济思想,还散见于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性理论著述中。如《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怎样使我们的认识更正确些》、《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等等。那些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光辉的思想观点,包含着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统筹兼顾经济思想,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陈云的统筹兼顾经济思想,还没有达到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的境界。在理论抽象的深刻层次以及立意高远上,要比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根本方法思想逊色些。尽管如此,有一点应该是毋容置疑的。那就是,陈云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的统筹兼顾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思想奠定了历史实践基础。这样,我们在陈云统筹兼顾经济思想构成与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内涵上,再次看到了陈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创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做出的历史性杰出贡献。而这,正是研究陈云统筹兼顾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程恩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


  [①]胡锦涛:《在陈云诞辰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5613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求是》2007年第21期。

  [③]《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页。

  [④]《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⑤]《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页。

  [⑥]《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1213页。

  [⑦]《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347251页。

  [⑧]程言君:《再论人力产权及其对我国改革的意义》,《探索》2007年第2期。

  [⑨]《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245页。

  [⑩]《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3页。

  [11]《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6页。

    1. 邱霞:论陈云的改革方法论
    2. 陈云与调查研究
    3. 周红:试论陈云对苏联援助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评价
    4. 王蕾: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强化党内监督的思想及实践
    5. 吴超:陈云与新中国初期的劳动保护事业
    6. 欧阳雪梅:陈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及时代价值
    7. 储著武 桂奕菲:1985年陈云质疑“万元户”宣传考释
    8. 李正华:陈云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
    9. 宋月红:陈云谈台湾问题的一则史料
    10. 陈云: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