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 各界热议
沙场阅兵: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庄严宣示
发布时间: 2017-07-31    作者:    来源:新华社 2017-07-30
  字体:(     ) 关闭窗口

  7月30日,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

  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共9个主要作战群依次接受检阅。

  据了解,这次阅兵共分为28个地面方队。阅兵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中部战区陆军副参谋长李明介绍,这次阅兵采取群队式编组,从实战出发,根据战斗需求编组,打破了原有阅兵单一兵种编组的限制,体现出信息化联合作战。阅兵地点也从天安门转向朱日和训练基地,由广场阅兵变为实战化沙场阅兵。

  “沙场阅兵是一次历史性的创新。”阅兵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中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王瑞成说,刚经历实战化训练的官兵们征尘未洗、集结列阵,以战斗的姿态接受检阅,从设计、编成、流程都体现出浓浓的“战味”“野味”。

  往年历次阅兵,官兵们都是面带微笑、装备干净锃亮,而这次,官兵们全副武装,脸上充满英武之气,刚从训练场上下来的装备外观遍布泥沙,犹如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

  “这是一次由礼仪式阅兵向打仗式阅兵的转变,展示了改革强军后的部队战斗力,体现了中国军队向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气势。”王瑞成说。

  此外,这次受阅队形也做出了相应调整。护旗方队呈楔形,突出了党旗、国旗、军旗三面旗帜。特种兵方队30辆全地形车组成箭簇形,体现了特种兵箭在弦上,时刻准备战斗的决心。敬礼角度也由原来的15度抬高到30度。“摆头角度的改变体现了我军在习主席改革强军目标引领下的自信和自豪。”李明说。(梅世雄、陈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