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和国防建设
(一)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因此,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我们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努力使部队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
我们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
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增强军队内部团结,加强民兵建设,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我们一定要加强军政训练,进一步增强部队的军政素质,努力提高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
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进一步开展“四有、三讲、两不怕”活动,加强作风培养,使部队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为保卫世界和平,为保卫祖国领土的安全,为争取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神圣大业作出新的贡献。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1981年9月19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95页
这次平息暴乱中,我们那么多同志负了伤,甚至牺牲了,武器也被抢去了,这是为什么?也是因为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使我们有些应该采取的断然措施难于出手。处理这件事对我们军队是一次很严峻的政治考验,实践证明,我们的解放军考试合格。如果用坦克压过去,就会在全国造成是非不清。所以,我要感谢解放军指战员用这种态度来对待暴乱事件。尽管损失是令人痛心的,但可以赢得人民,使是非不明的人改变观点。让大家看看,解放军究竟是什么人,有没有血洗天安门,流血的到底是谁。这个问题清楚了,就使我们取得了主动。虽然牺牲了许多同志非常令人痛心,但客观地分析事件的过程,人们就不得不承认,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这也有助于人民理解在这场斗争中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今后解放军遇到问题,采取措施,就都可以得到人民的支持了。这里顺便说一下,以后再不能让人把武器夺去了。总之,这是一个考验,考试是合格的。虽然军队里老同志不是很多了,战士们大都是十八九岁、二十岁出头的娃娃,但他们仍然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在生命危险面前,他们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党的教导,没有忘记国家利益,面对死亡毫不含糊。慷慨赴死,从容就义,他们当之无愧。我讲考试合格,就是指军队仍然是人民子弟兵,这个性质合格。这个军队还是我们的老红军的传统。这次过的是真正的政治关、生死关,不容易呀!这表明,人民子弟兵真正是党和国家的钢铁长城。这表明,不管我们受到多么大的损失,不管如何更新换代,我们这个军队永远是党领导下的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最可爱的人!同时,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我们的敌人是多么凶残,对他们,连百分之一的原谅都不应有。
《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1989年6月9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3、304页
军委要有个主席,首先要确定党的军委主席,同时也是确定国家军委主席。党要管军队,因为军队始终是党领导的,这次动乱中看得更清楚。军队是党领导的军队,当然也是国家的军队。五中全会上我辞职后,要有新的军委主席,军委也应该有些变化。我们的传统是军队听党的话,不能搞小集团,不能搞小圈子,不能把权力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军队任何时候都要听中央的话,听党的话,选人也要选听党的话的人。军队不能打自己的旗帜。我提议江泽民同志当军委主席。
《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1989年4月4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7页
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这与世界各国的军队不同。就是与别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也不同,因为他们的军队与我们的军队经历不同。我们的军队始终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做到这一点,几十年的考验证明军队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
再一点就是,军委领导更换了人。我认为,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全党做出的正确的选择。江泽民同志是合格的军委主席,因为他是合格的党的总书记。希望大家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以他为主席的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把我们军队建设得更好,为捍卫我们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捍卫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捍卫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会见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1989年11月12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4、335页
(二)军事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
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战争,敌人就是现在来,我们以现有武器也可以打,最后也可以打胜。我们有这样多人口,军民团结一致,敌人要消灭我们的人民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一定要争取有更多的时间,把装备搞上去,把部队的教育训练搞好,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我们能够争取比较长一点时间不打仗,对我们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对我们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对我们的备战工作,都是有利的。这里我想说一下,即使能够争取十年二十年时间实现我军装备的现代化,那时我们同敌人比较起来,武器装备也仍将处于劣势。我们在前进,敌人也没有睡觉嘛!因此,到那个时候,如果打起来,我们还是要以弱胜强,这种基本状况还不能够完全改变。我们历来的经验,就是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的敌人,因为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是人民战争。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
《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77年12月28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77、78页
我们的战略是毛泽东主席制订的。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就是人民战争,过去是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三结合,现在是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搞人民战争并不是不要军队现代化。毛主席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要建立强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提出军队的现代化。现在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就包括国防现代化,这是毛主席的思想。西方报刊说我们不要军队现代化,那是不了解情况。在我们非常困难的时期,毛主席就说我们要搞原子弹,这不是现代化?我们现在还是坚持人民战争。我们不会去侵略人家。敌人要打进来,中国的“三结合”就会叫敌人处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现在的人民战争与过去不同,装备不同,手段也不同。现在我们民兵的武器是大量的,而且比我们解放战争时正规军的武器好得多,民兵手上就有打坦克的导弹,跟过去完全不同,但战略思想仍然是人民战争。条件不同,人民战争的表现形式也不同。装备的改进,使人民战争更有力量。
《搞人民战争不是不要军队现代化》(1978年7月17日),《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60页
将来打起仗来,没有空军是不行的,没有制空权是不行的。陆军需要空军掩护、支援,海军没有空军的掩护也不行,我们主要的是近海作战。没有制空权,敌人的飞机可以横行无阻。不管如何,今后作战,陆海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都打不下来。
加强科学研究,这是总的趋势,不仅是航空工业。不搞科研,我们就根本不可能有现代化。引进外国大型科研设备,同外国科研机构合作搞科研,加速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个好。引进产品要考虑周到,要配套、搞全,同时要和我们的制造结合起来。还可以派人出国,进行技术培训。可以减少一些现在生产的飞机产量,把剩余的钱用来搞科研,搞新产品试制,搞出中国式的更好更新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有一定数量的更高级的飞机,那形势就不一样了。
《现代战争要取得制空权》(1979年1月18日),《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61页
讲质量,讲真正的战斗力,搞少而精的真正顶用的。每一艘战斗舰艇包括辅助舰艇都要顶用。你们也要有一个章程,起码百分之八十顶用吧。不从这方面着手,国家浪费,而且把风气搞坏了。舰艇的在航率那么低,这个作风就很不好,讲作风首先要讲这个。南海抢修潜艇的事例说明,并不是没有能力搞好,是有能力的。当然有的修不起来要报废,有些可以修起来,以此类推,其他舰艇也是一样。像核潜艇那么现代化的东西,出不得事故。工作不扎实,这不是下面的问题,恐怕是领导有一种差不多的思想。
我们的战略是近海作战。我们不像霸权主义那样到处伸手。我们建设海军基本上是防御,面临霸权主义强大的海军,没有适当的力量也不行。这个力量要顶用。我们不需要太多,但要精,要真正是现代化的东西。当然,实现现代化还要经过一个相当时期。现有的东西要搞好,起码要好好修理一下。有些舰艇要配套。有的潜艇我是没有看过,听说很漂亮。只看表面不行,要看实战能力。
《海军建设要讲真正的战斗力》(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63页
我们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究竟采取什么方针?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积极防御本身就不只是一个防御,防御中有进攻。既然是积极防御,本身就包括持久作战。战争肯定是持久的,一定要搞持久战,中国有这个条件。中国的特点是不信邪,这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就表示了我们不信邪,老虎屁股可以摸一下。当时世界上一片怕声,怕得要命,但我们表示不怕。我们中国有几个特点,一个不信邪,一个我们有持久战的传统。从一九二七年算起,从井冈山算起嘛,当然不只是井冈山了,到解放战争结束是二十二年,加抗美援朝战争是二十五年。就拿抗日战争本身说也是八年,如果抗日战争加解放战争是十一年多。所以我们有持久战的传统。还有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传统。过去我们什么时候是以相等的装备战胜敌人?都是很劣势很劣势的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现代化装备不是没有缺点的,两只脚当然跑不过摩托车,跑不过坦克,但是两只脚方便得很,只要有点小米就行了,坦克、飞机也要“粮食”,一旦卡断了,就不行了。淮海战役时,黄维兵团是机械化装备,坦克也不少哇,最后断了补给,坦克当作工事,周围一圈都是坦克,根本不顶用。这个很多同志都是知道的。所以我们有劣势装备战胜强大装备的传统。这一点要强调。这是我们人民军队有信心、增强信心的根据。我们总是要立足以弱胜强,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以持久战消耗敌人。所以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
《我们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1980年10月15日),《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98、99页
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就进入小康社会。这要求我们的军费维持现在的比例。军费搞得太高不可能,肯定影响经济建设。所以对我们军队的同志、在座的同志来说,就是怎么把这个钱用好,把钱更多地用来改进我们的装备。这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战略问题。现在我们人头费花得多。一九七五年,我们曾决心“消肿”,每年节省一些钱用来搞装备,但是没有实现。军队要考虑的,不是增加军费预算在国家财政开支中的比重的问题,而是在这个已定比例范围内,怎么用好这个钱,用得更好,用得更合理,真正用在加强战斗力上。
《搞国防建设要精打细算》(1980年10月15日),《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101页
大家都要从大局出发,照顾大局,千方百计使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起来。发展起来就好办了。大局好起来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搞一点原子弹、导弹,更新一些装备,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陆上的也好,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
《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9、100页
大家很关心军队的建设,关心军队装备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也涉及大局。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那岂不是只有三个现代化了?但是,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我看,到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会超过翻两番的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可以从外国买,更要立足于自己搞科学研究,自己设计出好的飞机、好的海军装备和陆军装备。
《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6月4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8、129页
(三)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现在提出“消肿”,主要是要解决军队机构重叠、臃肿,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级指挥不灵等问题。这件事在一九七五年我们就提出过,做了一些工作,也见效,后来由于遇到曲折,停了下来。经过这几年,军队的各级机构又加大了,随之官僚主义现象也发展了起来。现在解决问题很难,好多问题一拖就是好长时间。因此,军队要提高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消肿”不行。还有,我们国家现在支付的军费相当大,这不利于国家建设;军队人员过多,也妨碍军队装备的现代化。减少军队人员,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这是我们的方针。如果能够节省出一点用到经济建设上就更好了。冷静地判断国际形势,多争取一点时间不打仗还是可能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军费开支来加强国家建设。总之,搞四个现代化也好,把军队搞精干、提高战斗力也好,都需要“消肿”。
《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1980年3月12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84、285页
对减下来的干部,我建议组织各种训练班进行训练。训练什么呢?就是准备到哪个行业就专门学习哪一行的业务。地方上没有房子,可以利用军队的营房,教员请地方出。这些干部往哪里安置,可以同国务院有关各部门商量。地方上也有可以容纳的行业。
《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1980年3月12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86页
体制问题,实际上同“消肿”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要“消肿”,不改革体制不行。现在我们的体制有很多问题。比如,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三大总部为什么机构这样大?过去,每提出一个新的任务都要增加机构,增加人员,从来没有说减少人员。大家对公文旅行、解决问题慢,意见很多,这些也都和体制问题有关。
体制、制度问题中,很重要的是建立军官服役、退役制度。五十年代搞了个军官服役条例,一直没有行通,后来放下了。其实那个条例基本上是个好设想、好办法。如果那个东西执行了,就不会有现在的困难。这次会议后,就要着手研究这个问题。要有退休制度。不仅军队要有,地方也要有,国务院也要办这件事。军队干部的退休年龄要比地方干部小一些,因为军队要打仗。当然规定要切实可行。国家不建立退休制度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生气,军队不建立退休制度,也就不能保持自己的生气。有了退休制度,人人都知道自己到哪年该怎么样,这就比较好办。否则一个人一个人地处理问题,处理不下去。军队老同志退休,办法是军队把房子盖好,再转给地方。现在只能这样做,因为地方一下子接管还很难。还有,军队有些方面的工作人员可以改成文职人员、雇佣人员,不穿军服。军事院校的好多教员,也可以用文职人员,不一定用军人。教数理化的为什么一定要军人呢?该当教授就当教授,该当讲师就当讲师。军队医院也可以实行医务人员的制度,定技术职称,搞那么多行政职务干什么?这些问题都要制度化。制度化以后,编制就不会臃肿,该用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该用几个人就是几个人。总之,这一套制度要建立起来,要好好地找些人来专门研究。
这次精简,有了一个编制方案。但是还要进一步研究我们的编制、体制。有些同志提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很值得我们思考。比如,有的同志提出,根据各战区特点,根据军队装备不断改进的情况,搞些合成军、合成师。这样便于平时合成训练,便于指挥员熟悉特种兵的指挥,就能把平时训练和战时使用结合起来,免得临时配属不习惯。这些问题都要当作制度问题、体制问题提出来,作进一步的研究。
《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1980年3月12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87、288页
有的同志提出要研究我们军队的组成问题。究竟将来战争打起来,军队组织以什么形式便利?基本上是我们现在这样,还是有些还要改的?比如有的同志提出,过去我们也设想过,把一个军组成一个合成军,有炮,有坦克,有导弹,炮包括防空的,实际上就是一个集团军。战时这就是预备队,使用于突击方向。这样的意见是值得考虑的。今天我不是作结论,是提出来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说,在有的地区,首先搞一两个合成军。现在普遍搞不可能,没有这个条件。但是,有一两个集团军作基础,就可以进行合成军的训练,免得战时临时组成,指挥员都不会指挥。练兵也可以接触坦克,接触对空武器,接触导弹,这样就有了现代化作战的知识,我们军队的素质就可以提高。像这样的问题,军队的组成问题,或者部分组成问题,要提到我们日程上研究。我想,同志们提出这些意见对我们有启发。平时的组成要同战时结合,比如说,根据我们这次讨论,制订出动员的方案。现在我们军队缩减了,但还是多了,平时很不合算,不需要这么多。如果把动员方案制订好,战时指定哪些地方补充,那时打仗的人不一定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三十几岁也可以嘛,这就可以减少平时军队兵员数量。世界各国军队用到人头上的钱并不多,主要是用在装备上。我们有一个很不好的情况,主要是人头上花钱多。我们指挥机构的人太多,战斗部队并不算多。干部多了,机关太大了,打仗是不行的。这是我们军队的一种病态,很不好,人越多越不好办事。过去我们都打过仗嘛,那时指挥机构多大?有几个人?还不是一样指挥嘛!非常便利。现在不得了。精简方案,第一步定下来,以后还可以再减少一些,真正把钱用来搞装备。精减下来的干部要安排好,这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必须做。
《我们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1980年10月15日),《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99、100页
将来军委和各个总部,不简化看来不行。怎么简化,现在还不成熟。军队目前的体制、领导方法、制度,不是那么好的,很繁琐。军委、常委、办公会议,然后几个总部。真正来说,就是加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三总部的工作责任,上面有一个小的协调机构就行了。领导太繁杂,不但下边不好办,就是我们处理问题画圈圈都难,都是些麻烦事情。过去打仗的时候,负领导责任的,一个野战军几个人,一个兵团几个人,一个军几个人,一个师几个人,有的师还是师长兼政委,有个把副政委,搞得蛮好。一野、三野的司令员和政委都是一个人,彭老总、陈老总,其他野战军都是两个,方便得很嘛!现在是一大堆人。机构改革,算第一步,以后还要继续做的。成熟一件做一件,不成熟宁肯慢一点。
《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1982年7月4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10页
在这么一个重要会议上,我想先就裁减军队这件事情,讲几句话。我们下这样大的决心,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减少一百万,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它表明,拥有十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并且用自己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即使国际形势恶化,这个裁减也是必要的,而且更加必要。过去我们讲过,这么臃肿的机构如果不“消肿”,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消肿”,比较难的是安置退下来的几十万干部。杨尚昆同志在小组会上讲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想妥善的办法把它解决好。这次军委会议开得很好,大家想到一块儿了。在这方面,我看没有不同意见。这说明我们军队的同志是从全局着眼,从国际大局和国内大局着眼来看问题的。
《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6月4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6页
(四)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一九七五年开军委扩大会议的时候,在我的讲话中提出一个原则,就是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我们的军队过去是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锻炼成长的,那时提升干部主要靠战场上考验。现在不打仗,你根据什么来考验干部,用什么来提高干部,提高军队的素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不是要从教育训练着手?要把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个方针具体化。要从两个方面去做。
一个方面是部队本身要提倡苦学苦练。军队由于过去一段时期的混乱,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纪律废弛,作风不好,在人民中威信下降。现在地方上不大欢迎军队的干部,当然不是对所有干部都不欢迎。我们解放军要有自知之明,要靠自己恢复名誉。部队要加强政治教育,加强纪律性,要从勤学苦练当中学本领。军队的好传统、好作风,也要从苦练当中恢复和培养起来。军队要能打仗,靠提高政治觉悟,靠勤学苦练。不苦练不仅不能提高本领,还会出事故。从战士到干部都要苦练。干部,包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在苦练中增长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比如连队指导员,要在苦练中学会当好指导员。好多事故都要防患于未然。否则问题明明出来了,连长不懂得怎么搞,指导员不懂得怎么搞,甚至还会使矛盾激化。一个连长、一个指导员,不知道每一个兵的情况,当什么连长、指导员!一个军长,不懂得连队,怎么指挥你这个军!更不要说师、团干部了。所以军、师、团的干部,要下连队当兵,懂得自己的连队。部队训练还包括现代化战争知识、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内容。通过学习、拉练、演习,可以提高各级干部的素质。对连队来说,学硬骨头六连是对的,因为硬骨头六连的作风不只是一个连队的作风,所有的连队以至各级干部都应该像他们那样勤学苦练,有他们那种政治思想。但是,单单学习硬骨头六连还不够,还要努力学习现代化战争知识和其他许多必要的政治文化科技知识。以上是谈部队的训练。部队训练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大家可以议一下。
另一方面是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问题。要看到我们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都很不够,不要把自己的眼睛蒙住了。承认我们哪些方面有缺点,哪些方面还不足,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克服弱点、克服缺点的起点。比如我们的国家,承认自己哪些方面落后,这就有希望。我们有一段时间不承认这一点,吃了亏。现在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差很长的一截。要承认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要承认我们军队的人数虽然多,但是素质比较差。我们军队的素质在战争年代是很好的,在抗美援朝时也是很好的。老实说,有那样的素质,就是用现有的武器,也可以打仗,也可以学会适应现代化战争的条件,打败强大的帝国主义。现在的问题是,由于遭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们军队的素质确实不如以前了。特别是各级干部的指挥、管理能力弱。指挥现代化战争,包括我们老同志在内,能力都不够。要承认这个现实。
《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1977年8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60、61页
学校怎么办?我想对学校提出三个要求。第一,训练干部,选拔干部,推荐干部。用形象化的语言说,就是各级学校的本身要起到集体政治部的作用,或者说起到集体干部部的作用。第二,认真学习现代化战争知识,学习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不但高级干部要学,连排干部也要学,都要懂得现代化战争。我曾经讲过,现在当个连长,不是拿着驳壳枪喊个“冲”就行了,给你配几辆坦克,配个炮兵连,还要进行对空联络、通信联系,你怎么指挥?一个连是这样,更不用说营、团、师、军了。第三,恢复我们军队的传统作风。概括地说,这种作风就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群众路线的作风。要在学校里培养这种作风,并把它带到部队,发扬光大。不能像前些年办学校的办法,要讲一点有用的东西。提出这三个要求,够不够?大家研究一下。
学校有各级的:高级,中级,初级。高级的有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现在的军政大学要分开。海军、空军也有高级的学校,各特种兵、技术兵种也有高级的学校;还有中级的、初级的。一个师有教导队,训练班长和排干部。大军区训练营连干部。高级学校训练团以上的干部。大体上这样区分是适当的。
办学校要达到上面讲的三个要求。我个人设想,五年或更多一点时间,要达到一个目的:使干部队伍水平提高,能力加强,比较年轻化,特别是战斗部队的干部更要年轻些,使我们的干部能够掌握一些现代化战争知识,并且有好的作风。通过学校推荐的干部,一是要有现代化战争的军事知识和指挥、管理能力,二是要有好的思想和作风。基本上按这个要求,更新我们的干部,特别是战斗部队的干部。
《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1977年8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62、63页
一九七五年我们就提出要把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因为不打仗,部队军事素质的提高就得靠训练。这一段时间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好,现在重新提出来,并作为一个制度问题加以解决。
现在打仗,我们的军官没有现代化战争的知识不行。当个连长,不是过去的连长,当个团长,不是过去的团长,要有知识,天上、地下,陆上、水下,包括通信联络都要懂得。要从制度上考虑,从排长起,各级军官都必须经过军官学校的训练。排连干部要初级步兵学校毕业。毕业后,一般的当排长,好的当连长。营团干部要进过中级军官学校。从排长、连长里选好的来学,经过一定时间学习才去当营长、团长。军和师的领导干部也要进过高级军官学校的才能当。这个要制度化。我们现在有条件这样做。过去是在战争中训练,从战争中学习,而且那个学习是最过硬的。但是现在,即使有战争,不经过学校学习也不行,因为装备不同了,指挥现代化战争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连地图都不认识,那怎么行啊!现在还不是会不会识图的问题,那个还容易解决。现代化战争非常复杂,连通信联络都不容易。一个连作战,配属你几辆坦克、几门火炮,你怎么指挥?你连长没有这个知识是不行的呀!所以非学习不行。军官的晋升也要制度化。每个阶段的晋升都必须经过学习,掌握现代化战争的知识。特种兵也应该如此。徐向前同志每次都讲要多办学校,这个意见很好、很对。宁肯少几个兵,少几个机关人员,也要把学校办好,让多一点人进学校。
平时部队的训练,大家也还是在抓,确实也需要抓紧。但是不能总是停留在练射击、刺杀、投手榴弹的水平上,现在单练这些就不够了。怎样对付坦克、飞机等等,每个战士都得学会。怎样把天上地下协同起来,我们也要学会。刚才我说要编组合成军,就是要逐步地把部队合成起来,通过平时训练,使大家熟悉这方面的知识,学会这方面的本领。
《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1980年3月12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88-290页
再一件事,就是抓训练。这件事可不能放松。训练可是要注意合成训练,抓合成军作战训练。当然,合成军是这样,其他的也应给它这个条件,给它坦克,给它炮,给它其他装备,进行训练。不但学校注意训练,部队也要注意实战训练。政治工作要保证加强胜利信心,就是劣势装备战胜先进装备,持久战,要注意这一方面的教育,这也是个训练问题。
《我们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1980年10月15日),《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100页
再一个是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也是个顾全大局的问题。现在军队这方面工作做得不错,有成绩,这个很好。军队培养两用人才,地方是欢迎的。这方面工作真正做好了,部队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到地方就容易了。余秋里同志告诉我,现在军队的养猪专业人员,一到地方就有用处,司机到地方是最受欢迎的。我们军队培养了不少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把其中一些人才转到地方各行各业去,对地方也是个支援。
《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0页
(五)恢复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
军队非讲纪律不可,纪律松弛是不行的。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最后几年,特别强调这个问题,亲自领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这是好多同志都知道的。三大纪律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八大军区司令调动时,十天都到了职。毛泽东同志是相当了解这几年军队的状况的。纪律问题一九七五年提过,并没有解决,又耽误下来了。要重申这个问题,这是传帮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这个军队,历来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强调自觉遵守革命纪律。不这样,我们能够战胜比我们强大得多的敌人吗?能够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吗?能够加速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吗?现在有些干部对上面的指示不执行,命令不服从。这就是不守纪律!有的单位,个别人长期闹派性,有恃无恐,老虎屁股摸不得。为什么摸不得呢!有些干部调动工作,不合乎自己的要求就不服从命令。有个单位一九七五年要调一批人出去,这些人就是不走,还有个理由:你要我走,先把是非弄清楚。不服从命令,他还“理直气壮”,还像很有“道理”!对这种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他先执行命令,先走了再说。有意见可以提,可以保留。对不执行命令的,不走的,赶!有的开除军籍,有的降级,要执行纪律。如果军队连这一条都办不到,还叫什么军队!当然,决定一项事情,领导上要慎重,要注意,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命令是要执行的,指挥是要服从的。过去有好多派,闹派性,处理当然要慎重。以后不能以这个问题为借口,要严格军队的纪律,还有一些住大城市的,特别是在北京的干部,工作调动了,三令五申,家就是不搬。这怎么行呢?一般地讲,到哪里工作,家就应该搬到哪里嘛。
整顿军队必须严格整顿纪律。对这次会议的精神,对会议作出的各项决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军队干部一定要服从命令听指挥,首先要从老干部开始,带头遵守纪律。前面讲了,一个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一个是自觉遵守纪律。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当然,我们军队也要有民主,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自觉的纪律。毛泽东同志历来提倡我们军队要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我们是党委领导,党委本身又有集中,又有民主,是委员会嘛,不是一个人说了算,重要的事情党委要好好讨论。党委内部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有这种风气。我们高级干部应该参加党的小组生活。尽管党委本身有党的生活,可以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勉励的作用,但是,党委要很好注意高级干部参加党小组生活的问题。在连队,支部要发挥很好的作用,三大民主要坚持。政治民主当然要搞好。军事民主,教育训练方面,要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学习现代化科学知识,确实有好多要兵教官。兵里面有些人,科学知识比连长、指导员多,就得请他当教员,特别是技术部门。经济民主很值得注意。现在有些干部侵占战士的利益,这是不允许的。部队有经济委员会,要把这个组织好好健全起来,发挥作用。政治工作就要管这个事,要组织人查帐,要每月公布帐目。搞好三大民主,要从连队搞起,从各级党委搞起。
《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77年12月28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1-83页
讲讲风气问题。现在不是都在讲作风吗?所谓作风,第一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态度。对待事情没有实事求是的作风行吗?没有埋头苦干的精神行吗?没有艰苦朴素行吗?军队好是作风好。比如过去打仗,宁可少报战功也不多报。谎报战功要杀头。你看这简单吗?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老老实实,不能弄虚作假,自己欺骗自己。不能把打了败仗说成打胜仗,打半胜仗也不能说打胜仗。现在风气不好,是林彪、“四人帮”搞坏的。历来树立毛主席培养的好作风是军队带头的。不是叫“宣传队”、“播种机”吗?是军队把好作风带到地方,从长征开始以后就遍及全国。毛主席培养的好作风是由军队、根据地的干部带到全国去的。现在要发扬这些作风,这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很重要的问题。所以军队要恢复过去的好作风。艰苦奋斗,军队要起带头作用、模范作用,要从老同志做起,把作风带好。军队有希望,因为还有这些老同志在。军委会议定了些章程,搞了九个文件。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再搞点章程。有了章程,那就要老老实实执行。军队如果搞得好,肯定会在全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中起很大作用。全国人民对解放军的希望是很大的。
《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小组会上的讲话》(1978年3月2日),《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42页
这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呢?从部队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恢复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问题。这就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教导,研究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我们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战争,又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和平环境,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对军队来说,由长期的战争环境转入和平环境,这是个最大的不同。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毛泽东同志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曾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具体内容上提出不同要求。开始规定了三项纪律,接着又提出了六项注意。三项纪律的内容后来也有变化,把“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把“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来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增加了“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两项内容。到一九四七年重新颁布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上也有修改,“上门板”、“捆铺草”,改为“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改为“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基本精神不能变,也没有变,但怎样贯彻执行,如果不研究不结合新的情况,就贯彻不好。例如“一切缴获要归公”,现在没有打仗,就没有缴获要归公的问题,就要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执行这个原则。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6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19、120页
这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提高我军战斗力,是分析了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和解决政治工作的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这正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完全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既要有总路线、总政策,又要有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指示精神。如果我们不去分析和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够恢复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就不能够在没有打仗的情况下提高部队战斗力。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6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21页
军队的作风要做个好样子,就要解决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要雷厉风行,艰苦奋斗,紧张快干。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军队还是要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6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23页
第四个问题,讲讲以身作则。
这个问题很重要。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连长指导员不以身作则,就带不出好兵来;领导干部不做出好样子,就带不出部队的好风气,就出不了战斗力。
现在,强调以身作则这个问题很必要。比如,调动了工作,就要搬房子,高级干部不带头怎么行?下了命令,要立即到职,高级干部要带头。艰苦奋斗,也要高级干部带头。
能不能深入下去,工作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是不是以身作则,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近,不少单位领导干部开始下部队了,这是好现象。
我们说治军要严,首先对领导班子要严,对高级干部要严。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做执行“三要三不要”原则的榜样,做艰苦奋斗的榜样,做实事求是的榜样。总之,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榜样。
政治干部更要强调以身作则,我们过去在战争年代就是这样。那时,你打仗不勇敢,怕死,你不同战士心连心,不联系实际,不联系群众,做政治工作就没有人听。政治干部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红军时代的政治工作条例就规定:“政治指导员进行政治工作全凭本身直接接近群众和熟识红军战士”,“政治指导员不论在执行自己的职务上和个人行动上,均须做全体军人的模范,并且要在言论和事实上来表现”。我们要恢复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要靠政治干部以身作则。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6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24、125页
有人反映现在兵难带,特别是城市兵难带。城市里有的把一些不大守规矩的青年往军队里塞,这个问题以后征兵的时候要注意。但是,不管怎么样,军队里的政治思想工作需要加强。现在这方面的工作有相当的削弱,政治工作人员不懂得做政治思想工作。其实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军队所有的军事人员、政治人员都要做。今天上午我看了清华大学一个报告。清华大学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学校的党团组织和所有的教员都要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他们这样做很见效,现在学校风气很好。清华大学的经验,应当引起全国注意。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一个学校都如此,我们军队就更应当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要从战士入伍第一天起就注意这个问题。
《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1980年3月12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0页
最近有一件事做得好,就是大讲精神文明。这方面已有成效,要继续抓好。总政治部提出的“四有、三讲、两不怕”的口号很好,军队就这样办,要好好宣传。
《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1981年3月27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2页
对我们军队来说,有坚定的信念现在仍然是一个建军的原则,仍然不能丢掉,这是中国自己的特点。在军队里要讲信念,在人民中间,在青年中间,也要讲信念。《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1986年11月9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90、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