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 >> 继承与发展
江泽民: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
发布时间: 2012-02-02    作者:江泽民    来源:《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1992-06-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平同志一再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在长期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中国社会主义的状况究竟怎么样,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实现得好不好呢?小平同志通过回顾和分析建国以来的历史事实,认为建国后的前八年是做得好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到一九七八年的二十年里,工作做得不好,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总的说来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对外闭关自守,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制定的政策中有不少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导致不但不能发展生产力,反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他提出必须纠正过去“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小平同志接着思考的问题是,国内国际的形势和条件,是不是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不是能够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进行经济建设呢?他经过全面分析认为,国内条件已经具备,“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全党正在对“左”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国际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已超过战争的力量,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做到的,为此我们的对外政策应进行调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有利时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中国的经济搞上去。要发展中国的经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究竟要确定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呢?小平同志基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经过深入思考和精心设计,逐步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如何才能顺利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呢?小平同志认为必须采取根本区别于过去那种“左”的政策的一系列新的政策。他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并强调这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政策。他指出改革包括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改革,开放就是对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开放,对国内的各方面工作也要实行开放;指出改革开放同建国初期的革命一样,其目的是清除发展生产力的彰碍,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或者说是第二次革命;指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必须长期坚持不变,至少七十年不变,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七十年时间,即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和下世纪的五十年,如果要变,我们就什么也搞不成,就会遭到人民的普遍反对。七十年以后也不会变,总之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在一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时,小平同志就重申了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这样呢?小平同志的考虑是,无论经济建设还是改革开放,都需要有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它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相互依存的,最终都是为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个中心任务服务的。他认为只有实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逐步得到发展,从而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还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这也是小平同志经常思考和强调的重要问题。他认为只有这样去做,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新的事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不能不遇到困难和风险的艰巨复杂的奋斗过程,所以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胆子要大,步子要实,不断摸索前进,不断总结经验,以引导我们的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包括的重要之点很多,因为今天不是专门论述这个问题,不可能概括得很完全。但从上面提出的一些要点,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多年来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各种重要的理论观点和实际决策,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的结合和统一,因而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和历史风波的考验,因而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因而能随着实践的前进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他最近的谈话,也是他十多年来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贯思想的高度体现和新的发展。
  我们的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不仅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的一系列战略思想、理论观点和决策原则,而且要努力学习他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的实事求是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样才能改进我们的领导工作,提高我们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对外宾说过:我是实事求是派。我追求的目标是,力求我们国家的政策和实行这些政策的步骤和方法合乎我们自己的实际。他还说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正是这样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
  小平同志提出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我国现代化事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他为我们党、国家、民族和人民建立的新的历史功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能够经得起严峻考验,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的原因。完全可以这样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及其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形成,标志着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实现了一个新的飞跃。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始终不渝地走下去,一定会大大促进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于如何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同志们都在认真研究。下面我想分九个问题来谈一些看法,供同志们在内部研究问题时参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