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专家解读
从严治党引领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
发布时间: 2017-09-14    作者:戴立兴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09-14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建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戴立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讲话中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最集中的体现是,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能够带领人民迅速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做大蛋糕”;(2)讲求公平正义,实现分配的均衡合理,也就是说“分好蛋糕”;(3)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反对不良作风和腐败行为。我们党在改进党的作风、反腐倡廉方面可圈可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作风建设作为突破口加强管党治党工作,解决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说:“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将其作为改进全党作风的第一步。事实证明,“八项规定”整肃了陋习,开启了新风,极大促进了全党的作风转变。十八大以来,截至2017年5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04万起,处理23.11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27万人,其中包含省部级干部20人。

  此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就抓住了要害,深刻改变了过去干部队伍中的不良行为方式,慵懒散奢等风气得以遏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逐渐兴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这是对各级官员的要求,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再启程、再出发。共产党人必须紧紧抓住“讲认真”这个要害,破解作风建设中的难题,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真正取信于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腐败是社会的毒瘤,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与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干部队伍的贪腐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重塑政治生态的“打虎”“拍蝇”计划破立结合,正是要破解贪腐的历史性难题,既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腐决心,也让老百姓看到了党和国家治理腐败的决心!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是75%,2013年是81%,2014年是88.4%,2015年是91.5%,2016年是92.9%,逐年走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回顾十八大以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反对腐败。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改进作风、反对腐败要标本兼治。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在制度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权力科学配置、规范运行,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制度建设的路径目标,就是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监督来保障和巩固工作成效,切不能“牛栏关猫”,强调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要紧一点;制度执行要有刚性要求,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把严格党内生活作为作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党员干部在组织约束中锤炼作风、百炼成钢;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纵观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不仅是一句论断,更是将其落到了实处,有力地诠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有要求有措施有落实的鲜明风格。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一系列突破,不仅昭示着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决心和意志,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确保了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确保了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1. 朱晨 李正华:习近平关于忧患意识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2. 姬文波: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战略指引
    3. “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
    4. 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几个重大关系
    5. 欧阳雪梅: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
    7. 习总书记三次座谈透露“十三五”发展三大指针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基本经验
    9. 紧紧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根本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