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上下正开展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此次专项活动的开展实质在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新时期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着自身的逻辑进路,即由思想建设到作风建设到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化过程。
以思想建设贯彻为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观念决定正确的行为作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必须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认识问题;二是立场问题。
关于群众路线的认识问题,主要是指如何认识群众的问题、如何认识历史的问题、如何认识权力的问题。认识问题是一个事实问题,认识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实践的成败。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脱离群众,首要的问题就是不能正确认识群众,不能正确认识群众与历史、与手中的权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因而忽视群众、藐视群众,甚至敌视群众。要贯彻群众路线,首要的是让各级领导干部在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我们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的思想观念。
关于群众路线的立场问题,主要是指如何摆正自身与群众的位置问题、如何看待群众利益的问题。立场问题是一个价值问题,它比认识问题更深刻、与实践联系更直接。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虽然能够正确认识群众,但因为群众立场不坚定,而不能真正自觉地贯彻群众路线;更有甚者,把自身凌驾于群众之上,无视、践踏群众利益。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让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对群众负责”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群众立场,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合力谋发展,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有关群众路线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立场应该凝结为一条: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这是我们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以作风建设体现务实
思想必须见之于行动才有现实意义。必须将有关群众路线的正确认识和立场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中,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作风建设需要继续发扬两个优良传统: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二是密切联系群众。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工作方法。它要求人们在工作中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角度来看,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将有关群众路线的正确认识与立场同当时当地群众的所需所盼联系起来开展工作,群众的困难和利益就是最大的实际。因此,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要突出问题意识,以切实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开展各项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精髓。密切联系群众与否,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不深入群众、不联系群众,就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不为群众办实事、干好事、解难事,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因此,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以制度建设保障清廉
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都是软性约束,更多地体现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观意识与态度。为适应现代政治的发展要求和发挥群众路线的长期优势,必须将正确的思想与优良的作风转化为制度这种刚性约束——即从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推进到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从宏观层面而言,主要应从健全民主和完善法治两个方面来实施。从微观层面而言,主要应从健全群众的诉求表达机制和群众权益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加强人民民主建设是我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实践。民主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内在融通性,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现阶段,人民民主建设的重点在于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要求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与监督权,让群众的所需所盼、所喜所恶能反映在执政过程中。
健全的民主需要完善的法治来保障。因此加强法治建设同样是题中之义。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视角来看,加强法治建设的要义在于依法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加强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依法约束公共权力,防止公共权力对群众利益的侵害;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从现实来看,以思想建设贯彻为民,以作风建设体现务实,以制度建设保障清廉,应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