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执政生命线 >> 专家解读
植根群众须抓核心
发布时间: 2013-07-12    作者:何文明    来源:云南日报 2013-07-12
  字体:(     ) 关闭窗口
  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党的事业才蓬勃兴旺。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永远植根于人民群众中。
  要对群众满怀深情厚谊,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基层党员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更应该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紧贴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由衷的信任和拥护。
  要回应好群众的关切和期盼,找准群众关切点和期盼值。生活在基层,应该说都对体制机制弊端了解最多,对民生疾苦感受最深,也都知道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心愿最迫切。这就需要拿出行动来,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工作就业、孩子上学、生病就医、养老保险、住房困难、出行安全等问题。要以具体的一件事或一群人为切入点,不断取得新突破,使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维系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群众谋利益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在具体的事和人上。承诺了的就要及时兑现,不开“空头支票”。群众的关切和期盼有区别,每个党员的岗位要求、能力大小也不同,要把群众意愿和是否有落实的条件和措施结合起来,对群众热盼而暂时还办不到的事情,坦诚说出有哪些难处、哪些事非一朝一夕之力所能解决,求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只要我们真心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哪怕解决一件,都会赢得群众的赞扬。
  要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南华县是一个农业县,作为主要面对农民群众的基层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下大力气抓好野生菌、核桃、马铃薯、萝卜、花椒等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通过进村入户与打成一片,采取切合实际的综合措施,创造良好环境,真情关爱农民,真心帮助农民,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强的保证。
  要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番业绩。树离土难活,鱼无水必死。领导干部要像入土生根的树,游入大海的鱼,永远不要离开人民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地”,这个浩荡的“江河湖海”。摆正群众位置,亲近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大展宏图的法宝,是基层领导干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解决问题的“金点子”从群众中来、办法到群众中找,只有向群众学习任劳任怨、敬业奉献的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品格,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从而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才干和道德水平,才能把基层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系南华县委副书记)
    1. 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 周祥飞: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4. 培育人民群众的国家治理主体意识
    5. 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6. 黄艳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7. 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人民群众心坎里
    8. 以人民为中心赢得信赖
    9.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10.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