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执政生命线 >> 媒体评论
解放军报:离“四风”越远 离群众越近
发布时间: 2013-08-22    作者:叶小文    来源:解放军报 2013-08-22
  字体:(     ) 关闭窗口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能够不断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也能“我自岿然不动”,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我的故乡贵州,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我深知那里山有多高,路有多远,村村寨寨有多穷,省里的干部要真正沉到村寨去当“村官”扶贫攻坚,有多难。

  捧出真心帮民富。从去年起,贵州全面推行干部驻村帮扶政策。一年多来,真正做到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是覆盖广。贵州全省17672个村寨,每年集中力量帮扶6000个。要求所有省级干部都有帮扶联系点,省直部门一对一帮扶全省88个县,千余名处长一对一联系全省1446个乡镇;二是带头干。省委书记、省长都带头当“驻村干部”;三是扎根深。不仅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做到心相连,语相通。

  “干部的底气哪里来?”遵义县委书记穆嵘坤的话很朴实: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群众认亲结对,用亲人般的情感帮群众出思路、学技术、找市场,群众才会像亲人一样支持你工作。

  由此,贵州找到了攻坚克难的办法——沉下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离“四风”越远,就离群众越近。离群众越近,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多。干部在群众工作中接了地气,工作在深入群众中有了长进。集中群众智慧,团结群众奋斗,“扶贫”就有望扶上去,“攻坚”就能够攻下来,最终实现“同步小康”。

  联系群众,何为“密切”?是心心相印,是世代相交,是水乳相融,是血肉相连。时相异,道相通。不论历史还是现在,我们党的信念从未发生动摇,那就是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服务在人民。这是我们今天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的同时,应该永远继承、不断发扬光大的传家宝。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

    1. 践行群众路线要多走“群众走的路”
    2. 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和中国共产党
    3. 郑必坚:形成新阶段的“群众路线”
    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5. 新时期要走好 “网络群众路线”
    6.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7.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群众路线指向
    8. 让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焕发生机
    9.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10. 让网络群众路线直通民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