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执政生命线 >> 媒体评论
人民论坛:在群众中激扬理论“活的生命”
发布时间: 2013-08-20    作者:詹勇    来源:人民日报 2013-08-20
  字体:(     ) 关闭窗口

  日前,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一面世,就受到了广大读者欢迎。算上这本新书,自2003年以来,“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已推出11本,形成了图书市场的“面对面现象”,展现着科学理论的生机与活力。

  十年磨一剑,光芒正绽放。有人会问,现在图书出版市场活跃,各种理论著作、读物有如过江之鲫,为什么“面对面”能够脱颖而出?由此,想起一位大学教授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传授死的知识,还是分享活的生命?”一位读者的感言发人思考:谈的是百姓事,说的是家常话,这样的理论书籍谁不喜欢?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理论的源头活水,不在书斋里、大院中、文件上,而在群众生活和火热实践之中。打开《理性看 齐心办》一书,从收入分配到生态环境,从“舌尖安全”到“老有所养”,从教育质量到道德难题,站的是群众立场,想的是群众利益,在乎的是群众感受。正是这种平民身段、现实聚焦,让思想接地气,使笔端有感情,才能够真正做到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

  谈百姓事,就得解百姓惑。自说自话、自问自答,只能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理论的吸引力,关键在回应群众关切,解开大众疑惑。今天的中国,社会变化纷繁复杂,新老问题不断涌现,如何立足实践,对群众心中的问号,给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答案,是理论站得住、打得响的重要支点。

  “拼爹”现象怎么看?漫天雾霾怎么治?一包豆芽菜怎么管?干部作风怎么改?不回避这些热点问题,显示了理论的自信与勇气。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准社会“脉象”,切中问题实质,让人们分清主流与支流,看到希望与难题,找到方法与路径,则彰显了理论的价值和力量。在北京市海淀区阳春新纪元社区,群众一句“解答了我们心里很多疑惑”的评价,道出了理论读物“有人气”背后的思想魅力。

  讲给群众听,写给群众看,还得会说群众语言。有道是“真佛只说家常话”,文风优劣决定了理论能走多远。满纸不着边际的大话、故作高深的空话、绕来绕去的套话,只会让群众生厌,提不起一点兴趣。而鲜活通俗的表达,总是让人喜读爱看。用“扣紧安全阀”形容食品监管,从“十年等一床”看养老之难,以“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冲沙”讲勤俭之利、奢靡之害,在《理性看 齐心办》中,这样的亮点比比皆是。通俗不等于肤浅,浅显不等于浅薄,“深入浅出”方显大家风范。清人钱谦益总结文章之道:“真文必淡,真文必质,真文必简,真文必变”,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70多年前,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纸风行,“大众都能懂的哲学,大众都应该懂的哲学”深深影响了一代人。今天,《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理论著作走入千家万户,赢得大众掌声,同样启示我们:群众路线是理论工作的生命线,有了为民情怀、现实思考、朴实文风,就能激扬起理论“活的生命”,书写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传奇。

    1. 践行群众路线要多走“群众走的路”
    2. 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和中国共产党
    3. 郑必坚:形成新阶段的“群众路线”
    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5. 新时期要走好 “网络群众路线”
    6.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7.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群众路线指向
    8. 让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焕发生机
    9.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10. 让网络群众路线直通民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