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党的执政生命线 >> 媒体评论
新京报:住院花300万,官员医疗特权太奢靡
发布时间: 2013-08-16    作者:    来源:新京报 2013-08-16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普通人看病难、看病贵的语境下,有的官员却看病太过奢靡,怎能不激起民众心头的公平焦虑?

  据新华社调查,多地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呈现铺张浪费、挥金如土的恶性态势,而公费医疗造成的浪费同样严重。山西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举例,有的领导仅得了一个普通感冒,就要求吃好几种药,并且要求住院输液。前几年,有一位退休省级干部住一次院花费就高达300万元。

  “官员看病从不考虑钱”的说法,民众多有耳闻,但退休官员住院一次花300万,还是远超人们心理承受极限。在普通人看病难、看病贵的语境下,一些官员却看病太过奢靡,怎能不激起民众心头的公平焦虑?如那位副院长所言,“公费医疗造成的浪费不亚于餐桌上的浪费。”官员餐饮浪费要抓,医疗上的“合法浪费”更要遏制。

  取消“医疗双轨制”,这些年来各界呼吁不断。据媒体报道,当前多数省份名义上也已经陆续取消“公费医疗”,将公务员并入职工医保。但一方面,有些地方的改革仍不彻底,公务员还有补充医疗保险的“二次报销”;另一方面,改革往往针对“新人”,“老人”仍然是沿用“公费医疗”的“老办法”。这可能也是很多地方“干部病房”仍得以生存的土壤。

  但不管是“老人”还是“新人”,无节制地浪费医疗资源,都不具有正当性。近来中央倡导反对奢靡之风。在“公费医疗”的问题上,官员奢靡之风的危害性体现得更明显,损害官员形象,制造官民隔阂,也在事实上侵占医疗资源,伤害民众利益。

  因为官员、尤其是高级干部看病有特权,医院出于谋利,自然会刻意逢迎、甚至助长他们的奢侈医疗需求。不久前,媒体报道广西南宁投资3.5亿,建造“干部病房楼”,为“干部”服务之心,可说是路人皆知;而前两年被曝光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奢华程度也曾令公众咂舌,其中部级领导病房最大近200平米,里面配有厨房、次卧室、主病房、卫生间、客厅、餐厅等。如此挥霍紧张的医疗资源,确实令人难以容忍。

  退休官员住院一次花300万,虽然发生在几年前。但各地屡屡曝出的这些豪华干部医院,却印证这种现象的普遍性。现在公款大吃大喝、豪华办公楼,已是人人喊打,“公费医疗”稍显隐蔽,但造成的奢靡浪费甚至腐败,可能会更严重。

  在多数省份“公费医疗”已从制度上取消的背景下,为什么有的官员看病,还能如此奢靡,是制度改革不彻底,还是执行不到位?该怎么遏止、根治这种现象,需要各地今后以实际行动来回答。在这些备受关注的领域,要让民众看到实效。

    1. 践行群众路线要多走“群众走的路”
    2. 新阶段的群众路线和中国共产党
    3. 郑必坚:形成新阶段的“群众路线”
    4.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5. 新时期要走好 “网络群众路线”
    6.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7.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群众路线指向
    8. 让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焕发生机
    9. 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10. 让网络群众路线直通民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