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就此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蒋建农研究员。
蒋建农:长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导下,中央红军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踏上战略转移之路。193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始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对全党的统治,其危害蔓及全国,且日益加深。在白区,党的力量几乎全部损失,1933年1月,临时中央本身也无法在上海立足,迁至中央苏区;在苏区,大革命失败后,党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未稳和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之机开辟的海陆丰、湘鄂赣、湘鄂西和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均告失守;湘赣、中央苏区和闽浙赣根据地的主力红军,也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严重失利,被迫撤离,中国南方的各路红军陆续踏上战略迁徙之路。这样,在长征开始之时,中国革命陷入最低谷,中国共产党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
蒋建农:长征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背景是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所造成的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人和各路红军一方面不得不同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发动的全面“围剿”进行殊死的搏斗,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抵抗日寇侵略的全民动员和准备。要完成这两重历史任务,又必须克服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维护全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战胜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长征胜利,进而肩负起拯救民族危亡历史责任的先决条件。
从失败中寻找重生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中央苏区后期反“围剿”斗争的失利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抛弃错误、转危为安的?
蒋建农:长征开始前后血的教训,使全党和全军受到深刻教育,决心抛弃错误的教条主义路线。中国共产党人克服“左”倾教条主义主要依据了两条重要思想原则:一是独立自主。“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是毛泽东等早已具备了的觉悟。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夕,上海中央局被国民党当局破坏,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之间的电讯联系中断,这一情况客观上为党在长征途中独立自主地决定事务提供了可能。二是不再根据既定目标按图索骥,而是按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止,也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在这两个重要思想原则指引下,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和遵义会议上,先后决定转兵贵州、削弱“三人团”的军事指挥权、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调整党的组织路线,最终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从而实现了红军长征由被动到主动、中国革命由失败到胜利的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后,各路红军的对敌斗争形势均发生重大转机,中央红军转危为安;红四方面军取得陕南战役和嘉陵江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行动;红二、六军团和红二十五军分别成功地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这些成果和胜利的取得,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战胜国民党围追堵截和争取长征彻底胜利的信心。
推动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兴起
《中国社会科学报》:长征途中,党的思想原则和路线方针不断完善和充分发展,这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契机?
蒋建农:长征途中,毛泽东和党中央在克服“左”倾教条主义斗争中贯彻的思想原则与路线方针,又成功地运用于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如对于仍坚持“左”倾错误的博古、凯丰和李德等,不是沿用那种对不同意见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政策,而是通过耐心批评教育,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坚决地站在正确路线的一边,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使得张国焘没有可乘之机。再如,贯穿反对“左”倾教条主义斗争始终的民主集中制和“党指挥枪”的原则,成为同张国焘分裂主义行径进行斗争的最有力武器。遵义会议后,党中央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以极大的耐心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和统一,最终战胜了张国焘擅立第二中央等倒行逆施的破坏行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按照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布置一同北上。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终于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胜利会师。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举行会议,正式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策略,解决了八七会议和党的六大未能解决好的政治路线问题。围绕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党中央适时地把国内阶级斗争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东征、西征和迎接红二、四方面军等重要军事战役,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通过全面调整阶级政策和系统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以西北统一战线,促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和消极抗战的图谋,极大地推动了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兴起。
长征的意义伟大而深远
《中国社会科学报》: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请您谈谈长征的意义。
蒋建农:在长征危难时刻,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经受了重大危急关头革命斗争的艰苦磨练,赢得全党全军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国革命的时代诉求和现实需要,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党领导和推进革命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长征途中形成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独立自主和实事求是原则,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正确的军事路线、组织路线,并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历史性转变。正是把解决党和军队面临的生存危机与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凝聚了全党和全军的革命意志,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最终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经过长征的痛苦磨难与精神洗礼浴火重生。而在长征中锤炼和凝结起来的意志、智慧和精神,对此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对此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肖昊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