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武力 著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离不开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乃至中国经济史的研究。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为我们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也提供了历史检验。本书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官僚资本概念及没收过程中的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货币统一、土地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塑、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认识的深化等课题展开研究,深入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演变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作者简介   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党组成员、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在中国人民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目录      绪论   官僚资本概念及没收过程中的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货币统一   土地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塑   1949年以来乡村政权职能与农民负担关系   1978年前后人力资源配置及效率的比较   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辨正   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道德预设和“阶级斗争”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贡献   毛泽东调动地方“积极性”的思想和实践   陈云关于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关系的思想   20世纪50年代前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形成   20世纪50年代市场萎缩及其原因   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认识的深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与中国应对战略的演变   国际环境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整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   均衡与非均衡: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的辩证思想   1949~2017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演变   中国与欧美政府经济职能演进的历史比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