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研究阐释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 2022-12-30    作者:刘伟 刘守英    来源:红旗文稿 2022-12-30
  字体:(     ) 关闭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这些重要论断,努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

  一、中国式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高达14.12亿人,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实现现代化将改变世界现代化格局。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局部的现代化,而是覆盖全体人民的全面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基本国情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约束,也是可利用的条件。我国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但是,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很大部分在农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重中之重。中国式现代化将把全世界18%的人口带入现代化,将根本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就使得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人类现代化一般意义上的发展性,而且更具特殊的意义和广泛影响力。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无论是先发国家还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都未能解决贫富分化这一世界性难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通过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强调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壮大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共同富裕。促进在医疗、养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造福全体人民。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因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一般意义上制度创新和变革的普遍性,而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实现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是在精神文明上陷入挣扎。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必须通过经济现代化,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强国,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由于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中国的经济现代化也必须走自己的路,我们既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步发展,又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条件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要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使得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人类现代化的一般特征,而且能够增强并聚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环境保护的现代化,形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动态双向互动关系。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转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系统论的整体思维方法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减排降碳,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推动人类文明持续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演进,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平发展改变了西方现代化“扩张、掠夺、从属”的基因,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合作、共赢、平等”的新道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寻求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立足世界格局的变化,着眼于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需要,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以“多边主义”为内核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了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崭新的开放道路。

  二、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钥匙。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只要重视量的有效增长,更要注重质的大幅提升。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从“有没有” 转向“好不好”,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要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使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现代化是各国谋求发展的目标,也是充满荆棘的征途。迄今全球一百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绝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受挫。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经济发展在经历高速增长以后,已从中低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此,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如何认识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把握新阶段的新特点,推动新阶段的发展,关键在于经济动能的转换。从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转向主要依靠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甚至根本性、决定性的力量。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利用和发挥好我国超大规模优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保持合理的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把扩大内需作为双循环的战略支点,改善收入分配,优化区域发展,实现城乡平衡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通过推动形成更加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吸引更高质量的全球资源要素,形成高水平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升级,提升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能力与主动性。

  三、努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制度定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国有资本效率,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定民营企业经营者预期,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中坚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深化改革降低经济活动的制度成本,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企业和企业家创新提供良好环境,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培育更多“专精特新” 的隐形冠军。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减少行政审批, 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 降低企业合规成本,降低过高的社保缴费率,降低电力电网交易成本,降低物流成本。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形态与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与顺畅配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革命,提升种业安全和产业振兴,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高乡村产业复杂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转型。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大力度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