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执政基础,总体上是指党赖以执政的支持系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最核心部分是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党如何巩固执政基础进行历史考察,总结其经验教训,是充分发挥党史和国史社会功能的必要,也是党史和国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建国初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刚刚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中国社会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党在巩固执政基础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和艰巨的任务。实践证明,党在这一时期的作为是成功的,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
一
建国初期,党刚刚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巩固执政基础的任务异常艰巨,在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党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工作:
(一)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建国之初,由于环境与任务的改变,党内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政权巩固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整风整党运动,打击贪污腐败、教育党员干部、整顿基层组织、密切党群关系等,制定了许多指导党建活动的具体政策措施。
首先,重视思想建党,结合整风整党,刹住腐败风。针对建国后党内出现的骄傲自满、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贪污腐化等严重问题,中共中央决定于1950年夏、秋、冬三季,结合各项工作任务,在全党开展一次整风运动,重点是整顿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中心是解决党群关系问题。这次整风到1950年底基本结束,使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受到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党的基层组织中的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等问题暴露得更充分。中央政治局决定从1951年下半年起,用三年时间有计划、有准备、有领导地进行一次整党运动。1951年3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对整党的内容、目的、政策、步骤做了明确部署。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整党,为革命胜利后的执政党建设积累了经验,使党经受住了胜利和执政的考验。1951年12月“三反”运动开始以后,中共中央又接连发出了《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相结合进行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的指示》,使“三反”运动成为对每个共产党员的严格考验和对党组织的一次有效整顿,使整党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收到了很好效果。
其次,教育、发展党员,审查、培养干部,健全基层党组织。为了解决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不纯,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讨论并制定了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决定老区党组织目前以整党为重点,停止发展,在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的新区和城市工厂、矿山、企业、机关和专科以上学校中,应有领导有计划地本着慎重的方针吸收一部分新党员,同时严防各种坏分子钻到党内来。 按照决议要求,到1954年底,共接收新党员282万人,为党增添了新鲜血液。为适应主要任务的转变,1953年9月的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规定了党的组织工作在过渡时期的任务:动员全党从组织上保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党的战斗力。会议重点研究了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一是加强对干部的管理,中央于1953年11月下发《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二是加强对干部的审查和教育,中央又分别发出《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三是加强党校工作,轮训党的各级干部。
再次,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防止执政后可能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措施。一是坚持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武器。中共中央于1950年4月19日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要求把党的工作置于广大群众和舆论的批评与监督之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思想作风。二是重视群众来信。毛泽东在1951年5月16日《转发中央办公厅和秘书室关于处理群众来信的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 三是建立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1952年8月19日,政务院发出《关于加强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的指示》,普遍推广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的组织,设置人民意见箱,以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二)建设良好的执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