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1977—1982:胡乔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程中原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协助邓小平起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78年12月13日下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邓小平亲自主持起草这篇讲话,胡乔木则是协助起草这篇讲话的主要负责人,发挥了理论家、辞章家应有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这篇讲话的起草,随着形势的变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邓小平在历史转折关头思路的发展,也可以看到胡乔木如何紧跟邓小平为写好这篇“主题报告”而殚精竭虑,反复推敲。在1978年九十月间,邓小平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首先果断地提出结束清查工作,实行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胡乔木于11月起草的讲话初稿正是体现邓小平当时思想的产物。到了12月初,中央工作会议上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取得的巨大进展,迎来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民主法制,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让一部分人先好起来等思想突出地提到了全党的面前,产生了他的12月2日提纲和谈话。此后,经过对当时国内外形势和党内状况的进一步观察和思考,邓小平更加明确了实现历史转折的路径,确定了前进的策略。12月5日他对讲话稿的构思、设计,使讲话的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切实,锋芒更加犀利。经过此后反复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个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十分紧密的、完整的历史主题。

  邓小平在1978年秋冬起草“主题报告”过程中思想发展的轨迹,展现了这位20世纪中国伟人在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关头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新阶段新理论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而作为理论家的胡乔木,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紧跟上历史的步伐,积极自觉地充当助手,竭忠尽智,呕心沥血,出色地完成了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的起草任务。他对讲话稿的修改,思维严密,文辞考究,忠实于邓小平的思想理论而又有引申发挥,使得邓小平的思想理论的表述臻于完美,又与邓小平的风格相谐调、相适称,无愧于“党内第一枝笔”的称号。       

  (四)主持修改《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决定(草案)》

  这个决定草案提出,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决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加强自主权。二、允许包工到作业组,联产计酬。三、提高投资,减轻负担。四、提高粮食和农产品收购价格。五、降低农用工业品价格。六、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国家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这个决定草案的讨论和试行,使中国农村改革迈开了大步。

  (五)协助邓小平起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指导政治体制改革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这篇重要讲话,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讲话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存在不少的弊端,主要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篇讲话是政治体制改革决策基本形成和开始起步的标志。胡乔木对这篇讲话稿作了修改。他找了好多部门谈话,对讲话内容作了补充、解释,特别是对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制度改革在经济、政治、组织三方面应达到什么要求,作了很好的阐述和发挥。

  在基本路线的另一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方面,胡乔木的贡献也是卓著的。

  协助邓小平起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这是胡乔木最为突出的贡献。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1979年1月18日起召开了理论工作务虚会。 会上,大家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值得注意、需要研究的问题,总的说来开得是有成绩的。但是,会议期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十分严重的新情况、新问题:错误思潮蔓延;一些地方少数人闹事;一些非法组织进行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诽谤、攻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影响国家安全,违背人民利益的活动,社会安定团结受到威胁。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也发生了右的偏差,确有一些怀疑、削弱以至否定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贬低甚至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观点。邓小平逐期阅读务虚会简报,感到看不下去,照这五个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不能存在。胡乔木也有同感。邓小平与胡乔木交谈,决定在会上发表讲话,委托胡乔木起草。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讲话。他代表党中央郑重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四项基本原则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充分说理的分析和论述,指出:“只有坚持我们党历来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克服妨碍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不良倾向,我们才能坚定地向着我们的宏伟目标胜利前进。”

  此后,胡乔木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动积极地、坚定不移地工作和斗争,表现在: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