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实践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核心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因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护人权。”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0年“文化大革命”最惨痛的教训就是在民主实践方面“林彪、‘四人帮’宣传什么‘全面专政’,对人民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新时期伊始,党对掌握、运用和巩固政权的手段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建国以来没有重视这一任务,成了‘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一个沉痛教训。”1981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此提出党在新时期建设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求得以发展人民民主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特别强调以下几点界限:第一,民主并不等同于“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大民主”和极端无政府主义。第二,民主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国情之别。第三,民主的发展有快慢缓急以及阶段之别。
具体来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坚持和完善三个基本政治制度,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改革等。二是扩大基层民主实践包括推进农村村民自治、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推行厂务公开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党在坚持和完善这三个基本制度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职权、加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改进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制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规则、促进人大代表活动制度化和经常化等。这些实践活动使人大制度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橡皮图章”、“表决机器”的形象开始改变。
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方面,主要是确立其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地位;明确民主党派的参政党性质;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建立党就重大问题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的制度;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适时调整界别设置和委员构成,及时吸纳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代表人物等,这样,通过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从而“从政治上对国家的全局工作提供了有广泛民主基础的支持”。2003年3月3日李贵鲜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的报告。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通过1984年制订《民族区域自治法》及2001年2月对其进行的修订,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地方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权利和自治地方各少数民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在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1982年至1985年、1988年、1992年至1995年、1998年至2001年、2003年3月分别进行了5次大的国务院机构改革,通过转变职能,调整机构,以适应“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客观要求”1998年3月6日罗干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通过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进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法院改革主要是完善审判方式、诉讼制度、审判机制、法官管理制度等,检察机关改革主要是全面推行检务公开、改革检察业务工作机制、完善行使检察权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都提高了公正与效率,增大了公开性、透明度,有利于群众监督。
在扩大基层民主实践方面,最有影响的是村民自治活动。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后,农村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80年代初广西罗城县等地农民自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1982年宪法确立了其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1985年全国农村便普遍建立。村委会在开展自治活动过程中,广泛开展了“四个民主”的实践活动,即一民主选举,村委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二民主决策,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须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三民主管理,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形式,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等,规定得明明白白,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四民主监督,实行村务公开,重点是财务公开。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号召全面推进村级“四个民主”。11月,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级直接选举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直接选举已成为村委会干部产生的唯一合法方式,群众对选举非常关注,参选率一般都在90%以上,民主法制观念在亿万农民中日益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甚至产生腐败的环节以及本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应当公开。其中,重点是财务公开。”2000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在城市街道,加强社区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000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在企业,积极推进厂务公开制度,使企业行为和企业领导行为公开化,其实质是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实行更加有效的群众监督。在舆论监督方面,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特色推进新闻体制创新,“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1996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四、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决策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