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毛泽东有无民粹主义思想的研究,引发了学术界对建国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的争论。自从胡绳提出建国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曾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后,胡绳:《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关于建国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的争论就变得更加激烈,甚至超出了学术范围。本文拟对建国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作简要述评。
一、研究概况
民粹主义是近现代史上一股世界性的社会政治思潮。它最早萌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俄国,形成于50~60年代。毛泽东曾指出民粹派的思想“在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多数的党内是会长期存在的。所谓民粹主义,就是要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他认为“民粹主义在中国与我们党内的影响是很广大的”。《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275页。早年毛泽东和我党一些领导人曾或多或少受到过民粹主义的影响,毛泽东自己也承认早年有过“空想社会主义观念”,《毛泽东谈毛泽东》,2001年1月25日《解放日报》。但后来他至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坚决反对民粹主义的。
首先提出毛泽东和党的指导思想在建国后受到民粹主义影响的是国外学者。美国的莫里斯·迈斯纳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认为建国后在对“落后的好处”的特殊理解上,在将“一穷二白”说成中国人民特有的革命优势上,毛泽东主义和民粹主义存在密切关系。[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7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建国后毛泽东和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问题。李泽厚认为“民粹主义的理想和革命战争时代军事共产主义的成功”是毛泽东“大跃进”错误的根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斗私批修’的道德主义,‘向贫下中农学习’的民粹主义,构成了毛的晚年思想的一些基本特征”。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朱学勤也认为毛“集权力、机会、勇气于一身,把七亿人口的国家搞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试验室,结结实实地进行了一场民粹主义的大实验”。朱学勤:《毛泽东和他的民粹主义倾向》,《书林》1988年第9期。
上述观点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首次争论。胡绳在高度评价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同时,认为“到1953年宣布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后,党的方针有了明显的改变”:毛泽东实际上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只用大约三年时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8年,全国农村又“跃进”到人民公社。“可以说,领导思想失之毫厘,民粹主义的思想就在下面大为膨胀。当农业生产力没有任何显著提高,国家的工业化正在发端的时候,认为从人民公社就能进入共产主义,这是什么思想?只能说这种思想在实质上属于民粹主义的范畴,和马克思主义距离很远。”胡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胡文的发表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引发了学术界更大的争论。
沙健孙认为胡绳关于“毛泽东曾染上过民粹主义色彩”的说法,“带有严重的、根本的性质”,这涉及能否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重大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沙健孙:《一个至关重要的全局性问题》,《中流》1999年第4期。他认为胡绳的说法实际上“陷入”了“庸俗生产力论的泥潭”。沙健孙:《马克思主义,还是庸俗生产力论?——评胡绳教授对毛主席的批判》,《中流》1999年第12期。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不仅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无理批评,而是把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歪曲成‘民粹主义道路’”,金台生:《“民粹主义帽子”的由来》,《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2期。“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不是什么反对‘民粹主义’,而是反对庸俗生产力论”。黄如桐:《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岂容否定》,《中流》1999年第4期;范麻:《能够这样论证吗?》,《中流》1999年第4期。
支持胡绳的学者则认为,胡绳“不仅尖锐地提出问题,而且从对民粹主义认识的新视觉揭示了党内‘左’右倾错误路线产生的根源”,认为回顾“建立人民公社,搞‘一平二调’、穷富拉平,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在农村‘割资本主义尾巴’、‘穷过渡’”这一段历史,“我们又一次看到闪现其中的民粹主义阴影”。何诚:《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6期。他们认为胡绳“是想要提醒人们:改革开放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千万牢记历史的教训,不要再犯恐‘资’病,走回头路。”邱路:《请放下你的棍子——质疑沙健孙教授对胡绳先生的批判》,《百年潮》2000年第1期。
也有学者专门对认为“胡绳陷入庸俗生产力论的泥潭”的指责进行反驳,认为“胡绳先生的贡献,正在于对那些曾经导致我们走入误区的观念作了深入研究,准确使用了‘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等鲜明的概念。”晓晨:《究竟什么是“庸俗生产力论”?——与沙健孙教授商榷》《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3期。胡岩认为“主张国家工业化与民粹主义可以不矛盾”,“在民粹主义思想史上,确有人不赞成工业化,认为社会主义应以小生产为基础”,但“民粹主义者中不乏主张国家工业化者”。胡岩:《对当前民粹主义讨论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石仲泉则认为胡绳说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染上民粹主义色彩,并未表明胡绳“否定了社会主义改造”,也未“给毛主席脸上抹黑”,“他所说的急于消灭资本主义是染上了民粹主义色彩”,“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而言的”,而事实上胡绳是“维护毛主席的”,对他的评价分析是客观公正的。石仲泉:《与时俱进:胡绳学术晚年的新辉煌》,《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2期。
双方的争论有力地推进了学术界对建国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1)发表了许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除上述文章外,还有朱佳木的《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共产党》朱佳木:《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共产党》,《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6期。和《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朱佳木:《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2期。、石仲泉的《关于国外毛泽东研究的民粹主义问题》石仲泉:《关于国外毛泽东研究的民粹主义问题》,《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6期。、林蕴晖的《论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兼评“‘一穷二白’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林蕴晖:《论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兼评“‘一穷二白’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再思考》林蕴晖:《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再思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2期。等。(2)出版了一些论述相关问题的著作和文集。除上述已经提及的,还有《胡绳文集(1979—1994)》《胡绳文集(1979—199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石仲泉的《毛泽东的艰辛开拓》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朱学勤的《风声·雨声·读书声》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三联书店2003年版。、林红的《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萧延中主编的《晚年毛泽东》萧延中主编:《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等。(3)翻译出版了一些国外学者的相关论著。主要有莫里斯·梅斯纳的《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译的《日本学者视野中的毛泽东》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译:《日本学者视野中的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室编译处编译的《西方学者论毛泽东思想》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室编译:《西方学者论毛泽东思想》,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等。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